Hi~,欢迎来到迁安信息港
移动端

信息港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H5

WAP端

信息港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H5

WAP端

首页 > 资讯 > 正文

迁安87岁上屋村老人拾荒助学18年 他背后的身份竟是.......

转载 · 编辑:迁安报社 2019-03-30 18:37:03

阅读:17967

        近日,在“感动唐山十大爱心人物”颁奖大会上,唐山市精神文明委员会给刘义的颁奖词中这样讲到,“刘义同志拾荒助学这一壮举,体现了他对国家,对民族的忠和义。在我国古代就出现了武训办义学,在当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唐山又出现了刘义拾荒助学。这种对国家对民族的忠和义永传不绝。”

640.webp.jpg

        这个拾荒助学老人名叫刘义,今年87岁,有着61年的党龄,被称为唐山的“白芳礼”。他出生在抗战时期,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迁安镇上屋村。自幼受两位战斗在抗日前线的哥哥的影响,14岁就牵着毛驴参加向卢龙山沟里转移伤员的任务,自此,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播下革命的种子。

        新中国成立后,辍学在家的他重返校园。靠着救济、助学金、带薪,他一步步走入育人灵魂的神圣殿堂,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他逢人便说,是党给了他一切,他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所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报答党恩,回报家乡,回报社会。

640.webp (1).jpg

        作为一名退休教师,他目睹了许多学生因贫困而辍学,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一直是他牵挂的事。2001年开始,老人萌发了拾荒换钱助学的念头,并将第一笔1000元助学金,捐给了家乡上屋村小学,学校给老人颁发了奖状和纪念品。这让老人心里感到非常高兴和快乐,从此便一发而不可收。

        近二十年来,老人每天凌晨出门,一手拎个大袋子,一手持个木棍,走街串巷,翻遍了每一个垃圾箱。夏天,垃圾箱里臭味熏天,苍蝇围着团团转,汗流满面的时候,他掀起衣角擦一把,继续捡。冬天,因为垃圾潮湿,手套都冻在手上,冰凉刺骨。老人常说:“每弯一次腰,就捡了一分钱,就能给困难的人多一分帮助。”

640.webp (2).jpg

        这18年来,老人记不得自己帮助过多少学生了。平日里,常常会有陌生人“闯”进他的生活,说自己曾经受到过资助要报答他,都被他婉言谢拒了,“要报答,就回报社会吧。”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评论

更多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