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安城市文化建设四点构想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1-12-31 00:36:04
阅读:1939 迁安信息港通讯员消息
城市文化包括城市的历史沿革、历史遗存、名人典故 、山水风物、地方风俗传说甚至特色小吃等。而它更多地融在一个城市悠久的历史内涵中,也正因为这历史内涵,才显示出每一个城市与众不同的个性。更具体点说,城市文化是一种气氛、一种特征、一个灵魂。显然,这种气氛、特征和灵魂就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纵观中外现代城市,其超越时空的辉煌和令人难以忘怀的巨大魅力,在于以博大精深的文化意蕴去启迪,熏陶人们的精神世界,引发人们对民族历史的追怀和对未来的进取。
迁安城市文化建设是打造“文化迁安”,充实中等城市的内在文化底蕴,留住城市的文化余脉,提高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旅游城市的文化品位,提升山水城市的特色,凸显迁安“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和途径。
纵观迁安历史和自然状态,其文化底蕴浓厚博大,历史文化资源丰富,通贯古今,品位高雅,意蕴深长。如何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社会效益,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市情和当前城市文化建设的发展趋势,笔者提出以下四点构想:
一、建迁安名人纪念馆
迁安人杰地灵,英才辈出。远古有轩辕、大禹;近古有伯夷、叔齐、公孙瓒、韩当;近有明代李金、郭墉,清代刘鸿儒;现有革命英烈杨十三、省主席杨秀峰、评剧先驱碧月珠、银娃娃、唢呐艺人金财、古典文学研究名家缪铖、民族工业先驱李显庭,全国劳模张海婷、识字女状元王艳秋;今有县域经济的领头人姚自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全国劳模秦玉合。通过建迁安名人纪念馆,进一步弘扬这些英豪雅士的不朽精神和名人的丰功伟绩,激发全市人们干事创业的激情;同时也是全市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和最好课堂,是深刻理解“团结务实,拼争奉献”迁安精神的最好教材,更是提升市民人文素质的重要载体和关键。
二 、建迁安诗词书画长廊
迁安风景秀丽,文人雅士舞文弄墨,留下了千古绝篇和字画。古有《东周列国志》云:山有黄台水有濡,周围百里令支居。近有高顺贞《峡谷龙诗》云:峡口影蜿蜒,潜影阅今古。何不挟风云,与世作霖雨。今有徐春瑞诗:女娲只手补青天,指影化作五峰山。五女潭边增瑞气,滴水洞府玉观音。圣祖圣笔留圣迹,仙山仙水谱诗篇。弃石静卧仙山下,广留遗爱在人间。这些山水诗、山水画给人以丰富的意境感受,它能在有限的“形“之外,创造出无限的意,以生成丰富的“境”和“景”。通过建诗词书画长廊,营造一个诗意的家园,必将带给我们诗意的感受,引领我们迈向充满诗意的美好生活。这正是我们山水城市的点睛之笔,是城市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是诗意宜居环境建设的核心,是我们新型山水中等城市的特色所在。
三、建迁安古八景仿真馆
迁安山清水秀,古有八景,史书有志。黄台夕照、峡谷影龙、西津晚渡、灵泉喷玉、云寺晓钟、岚山迭翠、滦水拖蓝、东岭晴岚,不知陶醉了几多雅士。通过利用声、光、电等高科技建设迁安古八景仿真馆,我们就能找回古迁安的风貌,使之成为山水城市建设的原素材,进而悟出山水城市的灵感,即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壮,城得山水而灵,生机盎然、和谐自然。达到通贯古今,开启迁安未来之目的。
四、建迁安民俗陈列馆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迁安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有评剧、唢呐、皮影、剪纸、贯头山酒、书画纸、地毯、第一炉铁、第一炉钢、第一块材等等,这些构成了迁安民俗文化的基因。通过建迁安民俗陈列馆,就能充分展示迁安民俗文化的发展历程。它印证着迁安阔步前进的足迹,律动着迁安改革开放的音符,昭示着迁安走向世界的最强音。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相关推荐
迁安水蜜桃支书爆火!网友:这波操作必须支持!
90天!迁安这条路即将硬化修缮,位置就在→
广告推送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