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同行,战疫必胜 | 我在迁钢的那些“抗疫日常”!
原创 · 编辑: 2022-05-01 13:30:03
阅读:31293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为父母,家中有牙牙学语的幼童;他们还是孩子,正处于父母的宠爱之中;他们身为家中的顶梁柱,上要照顾老人下要养育孩子;但他们此刻都是抗疫路上招之则战,战之必胜的抗疫战士,是这场疫情中的最美逆行者。
4月17日,迁安地区疫情防控形势突然反扑,迁安市老干部局医院也闻讯而动, 4月18日凌晨三点,唐新花护士长带领我们迁中采样第11大队迁钢采样点所有队员,直接奔赴抗疫一线。
一阵阵手机铃声打破了深夜的宁静,我们所有人员收到紧急集合的命令,须再次进入迁钢厂区进行全员核酸采样任务。来不及与熟睡中的家人告别,就收拾行囊、义无反顾地奔赴了抗疫第一线!
凌晨四点天色还很黑,但是厂区内各个采集点却灯火通明,我们每位医护人员都目光坚定,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每一步操作。在我们与广大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仅用时4小时就完成了全部9729名职工的核酸采集任务。
4月19日我们背上行囊正式入驻迁钢厂区。
入驻厂区的第一天,唐大队长带领我参加一位密接人员的采样,采样过程中我的心情真是百感交集!其实医护人员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害怕采集不到位、害怕自己被感染、害怕传染了同事,害怕辜负了领导、更害怕见不到家里盼归年幼的儿子和为自己担心的父母。而我当时唯一能做的就是规范的操作和不停的手消,或许此时对于酒精过敏的我酒精已不再是恐惧。
直到晚上20:30分,我们完成当天的所有采样任务回到我心目中一直期待的宿舍。同事的一句句问候,端来的热饭,整理好的床铺显得都是那么的温暖和恰到好处。尤其是我的姗姗姐早就布置好了我们俩的双人床。
或许是离家的第一夜,大家都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心中有太多的牵挂与不舍。同事侯媛媛一向爽朗活泼,但是这一夜的她却闷闷不乐,因为她家里老公及公婆都奔赴了抗疫一线,只留下两个年幼的孩子和年过八旬的爷爷奶奶,一家老小的生活起居无人顾暇;张姗姗是我们大家心目中的大姐大,在我心目中就没有她办不成的事,然而她此时也显得郁郁寡欢了,家里不足两周的一双儿女成为了她心里最深的牵挂。为了迅速入睡不影响第二天的工作,赶紧吃了点艾司唑仑好早点入睡。
就这样,我们的集体生活开始了。采样过程中我们不再担心几点回家,几点结束,而是思考如何做到无交叉感染、如何消杀到位。由于进行多轮采样任务,唐队长以及我们各组组长,嗓子都已经说不出话来了,但是谁都没有一句怨言。
我们用实际行动来捍卫身为医护人员的那份职责与精神,严谨规范的执行每一个操作步骤,扫码、确认信息、采集样本、手部消毒等,为的就是确保采集核酸结果的准确性,并且最大程度地保护被采集职工的安全。采样工作的顺利进行,是与广大志愿者以及负责人共同协作密不可分的。从人员的排队规范,再到为医护人员的提供方方面面的便利与配合,志愿者团队都在为核酸检测任务的圆满完成保驾护航。
疫情无情人有情,短暂的相处却能让我们众志成城,同舟共济。闲暇之余还会有像雷严这样的小哥哥来给我们解闷,不分大小叫我双姐双姐的,我不但不生气,反而习惯了这种气氛。他们以他们的方式关心着我们,而我也会不时假装“教育”一下他们。同样,办公中心的李丹每一餐都为我们精心的准备并及时的配送,看到新鲜又美味的饭菜,心里总是觉得暖暖的,他们口中叫一句“天使”是让我感觉那么入耳,亲切。
记得能源部的董主任曾问过姗姗姐这样一个问题:“张大夫,你怕吗?”,姗姗说:“我不能说怕”。
是啊,听到这里的时候我落泪了,或许其中的辛酸只有我们才懂。即使这样,在紧张有序的工作之后,我们也能像朋友一样彼此玩笑几句。
在疫情阴霾笼罩下的迁钢厂区是那么生机盎然,美丽的鲜花依然绚丽多彩地悄然绽放,相信在我们医护人员、广大志愿者以及迁钢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胜利的钟声很快就会响彻在大美迁安!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相关推荐
一伙人拿着手电冲入小树林!迁安信息港提醒,这件事得注意→
涉及15个镇24个村,迁安25人获补助金!
占地面积约5533㎡!迁安这处位置将有大变化!
广告推送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