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迁安信息港
移动端

信息港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H5

WAP端

信息港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H5

WAP端

首页 > 资讯 > 正文

让幼儿园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孵化器———市光彩幼儿园绿色发展启示录之二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5-07-02 17:00:49

阅读:1513
        多年来,市光彩幼儿园始终把教师专业发展纳入整体规划和日常工作中,努力为老师营造专业成长的浓厚氛围,搭建展示自我的宽广平台。为检验教师专业发展成果,该园确立了“一年入门上路,两年过关达标,三年走向成熟,五年成为骨干”的青年教师培养目标。
        园本研修求实。在开展教研活动中,光彩幼儿园坚持做到“形式上有特色,方法上有策略,指导中有技巧,理论上有创新,难题上有突破”。为把园本研修真正引向深入,他们把教师按幼儿年龄班分为大、中、小三个教研组,全方位、立体式开展各项教研活动。填写“观察记录手册”制度,使教师学会了观察,促使他们对记录进行分析、筛选和提炼,进而不断反思;“每周案例分析”的设置让教师做到了时时刻刻反思总结教育教学经验,不断提高专业素质;“每月话题”提高了教师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各抒己见的形式也让参与讨论的教师开阔了思路;学期末的“经验交流会”更是总结经验、探讨得失的讲堂,一得之见逐渐被教师们吸纳。再一项活动就是该园的“一课四磨”。他们将教师们分为几个小组,每组4———6人,共同研讨集体教育,一磨选课、备课,二磨说课,三磨上课,四磨评课、形成解说论文。通过活动,使老师教研主体地位得到体现,教师参与课改积极性和实施新课程能力得到提高,保教质量不断提升。
        多层培训引领。如何真正提高老师专业素养及群体实践能力?光彩幼儿园通过多年实践,自主探索出系列以实践为背景、以体验为核心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培训方式。体验式培训———选择有代表性的教育话题作为培训内容,让教师变成“幼儿”,在换位活动中体验,使教师在主动学习中获得新知。成长式培训———该园要求每位教师为自己设计一份“成长记录”专集,并公开展示研讨。通过对比、交流和有的放矢的分析,使教师既看到了同事的成绩与进步,又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对自身明确了努力方向,对幼儿园渐渐补齐了“短板”。园本分层次培训———按照教师教育生涯发展的需求,他们将教师按照成熟程度分为不同层级,根据教师自己所处的不同层级,调整成不同的层次。担任课题组长的课题管理层、深入课题研究的骨干层、初上教育岗位的年轻层。他们努力寻求教师专业成长的“最近发展区”,促进不同层次水平的教师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师徒制培训———这是光彩幼儿园又一独具特色的培训方式。光彩幼儿园是中央教科所课题实验园。为发挥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帮带作用,带动一线老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他们在同年龄组内本着教师自愿结合的原则,根据自己内在的需求,结成师徒对子。通过师徒合作、探究,生成建构,反思超越,有效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依托课题提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有些知识、手段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为此,依托承担上级课题,在更高更新领域探索成了市光彩幼儿园瞄准的目标。自“九五”以来,该园先后承担完成国家级课题2项,省级课题5项,唐山市级课题3项。其中“十二五”课题成果《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策略》应邀在中美学前教育论坛上发言,在2013年教育部组织的园长培训班上作大会发言;《中大班幼儿民俗节日教育的研究》实践活动6次通过网络媒体报道,形成了幼儿园民间游戏、民俗节日教育汇编等10余册园本教材。课题研究已经不单纯是学术研究,它引领着幼儿园“亲文化”的发展,实现了与幼儿的实践活动有机融合。
 
        短评
        激发内驱力
        幼儿园怎样发展,取决于拥有一支怎样的教师队伍。因此,关注教师成长是园领导的大智慧。园长王丽华说:“我们不仅让教师成为幼儿园发展的促进者,更要成为不断充实、不断完善的自我成长者”。
        决策层的远见卓识,成就了教师,成就了“光彩”。采访中,记者受到了强大的正能量的冲击。这种冲击来自他们对幼儿园的热爱,20年间,除几名退休教师外,队伍非常稳定,因为他们在自我成长中实现了自身价值;这种冲击来自他们不懈的追求和探索,承担的多项国家、省级课题、现场会可以作证,160多篇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可以作证,逐步完善的教学体系可以作证;这种冲击来自他们荣誉感和成就感,谈到“光彩”荣誉,每个教师都能如数家珍,在光环下,10多名教师入了党,7人提拔到领导岗位和中层,为农村中心园输送了3名园长。“光彩”人的精气神哪里来?或许人们从中能找到答案。
        事实上,“光彩孵化”优秀人才的过程,也充满阵痛。近10多年来,由于政策因素,幼儿园很少有本专业教师进来,一方面进不来,一方面教师偏少,按1:6(1:7)比例,“光彩”的教师要达到百人的配制,目前仅有67人,工作强度之大可想而知。经费紧张是另一个制约教师培训的因素。即使这样,“光彩”人并未停止“孵化”的进程。人员少,不搞专业发展培训,一个顶不了俩;资金紧张,选派人员到外地进修不现实,就开展高质量的园本培训,走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之路。更难能可贵的是,即便是这种情况,光彩幼儿园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足够的时间保障、资源保护和经费保障,逐步摸索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机制。
        采访当天,天空中飘起了小雨。我在想,“光彩”专业教师好比夏日的禾苗,决策层的系统培训,不就像这润物无声的霏霏细雨吗?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评论

更多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