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安县志》之迁安境内40余座山峰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5-01-26 14:52:48
阅读:12454县境地形呈“簸箕状”。北部西起刘皮庄,经五重安、商庄子、雷庄、建昌营,至新房子,山峰连绵起伏;东从徐流营至五道沟乡均系低山丘陵;西从马兰庄向南,经蔡园、大五里、北营、崇家峪至太平庄,是一条纵向群山。北、东、西三面呈脊背状与中部和南部的开阔平原相衬托,形成了典型“簸箕”状地形。县境最高山峰海拔为695.70米(五重安乡的大嘴子山),最低平原海拔为32.30米(彭店子乡南丘村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迁安市境内西部、北部山峰较多,均属燕山余脉。海拔高程在200—
龙山:又名龙泉山,海拔226.3米,在县城南7.5公里处,属燕山余脉。据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迁安县志》载:“龙山距县城十五里处,山屏耸秀,松林苍翠,滦(河)水绕带。山中有古庙,山腰有泉水,石洞通山内”。从龙山向西便是爪村山,龙山镇峙滦河两岸,据守爪村渡口,北起滦河滩头,四爪抓地,脊背隆起,山势绵亘,蜿蜒向南伸展,颇有拔地而起之势,远远望去宛如一条巨龙,故称龙山。明朝万历年间李安仁游此,曾题“眠云漱月”四字于山上丈余方的山石上。
龙山
龙山脚下的滦河,由西北而来,环绕龙山,向东南流去。龙山南北走向,东面为悬崖峭壁,西面和南面坡虽较缓,但林木深密荆棘丛生,难以通行,加之又扼守滦河渡口,使龙山成为古今兵家必争之地。战国时期,齐桓公为救燕国发兵出征令支国(今迁安市),屯兵于龙山,令支国王为击败齐兵,在濡水(滦河)上游筑坝截流,以断齐兵水源,而齐桓公则令军士在龙山上顺蚁穴凿泉取水,以救断水之危,因此龙山改为龙泉山。魏武帝征乌桓辽西三郡时,龙山为鏖战古战场。相传唐朝大将姜兴本曾占龙山为王,现在龙山顶上仍有当时城堡遗址。民国初期,直奉军阀混战时,龙山也是激战战场。1945年抗日军民在龙山头全歼日军一个大队。
龙山不仅地势险要,景色秀丽,而且还有许多神话般传说。相传:殷商时代,伯夷、叔齐哥俩,因不食周粟,而活活饿死在首阳山,后人为纪念他们,在龙山口修一座夷齐庙。又如,在龙山正东5公里有一棒槌山,山顶上有一座高十三层的宝塔,称之为浮屠号文峰塔(明万历年间修筑),这里很早就有“二月二棒打龙山头”的传说。
蟒山:海拔202.60米,在县城东北7.5公里处。据《永平府志》载:蟒山的东侧有一深洞,洞内有三蟒经常出来害人,后被军官射杀而死,故此得名蟒山。
晒甲山:海拔145.60米,在县城东北10公里处。相传其名由李广曾晒甲于此而来,也有唐王李世民征东时在此晒甲之说。
金牛山:海拔159米,在城东10公里处,山高石怪,其状如牛,故名金牛山,现名牛山。
磨盘山:海拔124米,在县城东南13公里处,徐家沟村北,铁矿储量比较丰富。
棒槌山:海拔155.40米,原名为团山,因传孤竹国王次子之墓在此,又名次君山。在县城东南10公里处,山头独秀,有浮屠号文峰塔一座,修筑于明朝万历年间。地下铁矿含量丰富。
黄台山:海拔77.50米,在县城西南1.5公里处。因山多为黄土,其状如台而名。滦河自西北而来,经其右,向南折东流去。此山历史悠久,曾发现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据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迁安县志》载:山上庙宇很多,山南侧曾有栖真寺,寺西有龙王庙、药王庙,山顶还建有凉亭,春夏之季,游人甚多。这些古迹早已荡然无存。据《东周列国志》载:令支国的地理位置,有“山有黄台,水有濡(滦河),周围百里令支居”的诗句。
榆山:海拔483.10米,连接滦县、迁安两县,往北便是大平台山。
挂云山:属燕山余脉,海拔638.70米,位于县城西17.7公里处,因山势陡峭,主峰突起,似有直插青云之势而得名。每逢春秋两季,山峰周围山雾缭绕。在夏季经常出现山顶烈日当空,山腰浓云翻卷,山脚大雨倾盆的景观,故有“挂云山带帽,暴风雨就到”的谚语。山上铁矿含量丰富,现为首钢矿山公司开采。
平顶山:海拔497.10米,在大五里乡山叶口村南,东西走向,山顶有一片可容纳万余人的平地,形成奇特的山顶,故名平顶山。
龟口山:又名藏龙山,海拔142米,在县城西北20公里处,两山雄峙,滦河经其中入境,汇为深潭,此潭称为龟龙津,此山口有“累死黄龙笑死龟”的传说。为古迁安县内八景之一。
大嘴子山:海拔695.70米,是全县境内最高峰,位于县城北偏西24.5公里处的五重安乡境内。因山高,远望其山峰呈凸状,很像一个人张着大嘴,为此取名大嘴子山。山的北坡有个山洞,能容纳30余人,山下有一长冷洞,冬季常结成许多冰柱,景致奇特。
迁安最高峰大嘴子山
佛面山:海拔373.80米,距县城35公里,在白羊峪西,亦名三角山,其山峰多圆巨石,远望像“佛面”,故名佛面山,又名达摩峪。相传戚继光在此山出家当了和尚,山上现仍有庙宇残迹。
将军坟:海拔530米,在大龙王庙村以北。相传因这座山上的长城修错了位置,当时主管这段工程的将军被就地斩首,并埋在了这里,故称此山为将军坟。
将军帽山:位于县城西北27.2公里处,在刘皮庄乡境内,山顶有长城通过,海拔495米。
荒牧林山:位于县城西北22.14公里处,在五重安乡境内。
四顶山:位于县城西北21.6公里处,在五重安乡境内,海拔187.20米。
大石片山:位于县城西北22.4公里处,在五重安乡与商庄子乡北部交界处,山顶有长城。
大边山:位于县城北偏西18.1公里处,在商庄子乡境内。
龙头山:位于县城北偏西18.1公里处,在商庄子乡境内,海拔185.30米。
亮甲山:位于县城西北20公里处,在刘皮庄乡境内。
老君台山:位于县城北偏东20。8公里处,在雷庄乡与建昌营镇交界处。
擂鼓台西山:位于县城北17.6公里处,在擂鼓台乡境内。
大红山:位于县城北16.8公里处,在商庄子乡境内。
红山:位于县城北15.2公里处,在雷庄乡境内,海拔145米。
大鞍口山:位于县城西北16公里处,在马兰庄镇境内,海拔378米。
羊关鼻子山:位于县城西北16.8公里处,在蔡园乡和马兰庄镇与迁西县搭界处,海拔446.4米。
塔山:位于县城东北12.2公里处,在上射雁庄乡境内,海拔126.4米。
老虎山:位于县城东北9.9公里处,在上射雁庄乡境内。
磁洼梁山:位于县城东北19.2公里处的徐流营乡境内。
尖山寺:位于县城西北17.6公里处,在蔡园乡与迁西县交界处。
羊崖子山:位于县城西北13.2公里处,在孟官营乡与马兰庄镇交界处。
庙山:位于县城北8公里处,在潘营乡境内,海拔86米。
谷子山:位于县城北6.9公里处,在上射雁庄乡与扣庄乡交界处。
凤凰山:位于县城东北9.7公里,在扣庄乡境内。
乔山:位于县城西11.3公里处,在孟官营乡境内。海拔126.50米。
寺山:位于县城西12公里,在孟官营乡境内。
余家山:位于县城东北8.8公里处,在扣庄乡境内。
鸽子山:位于县城东北9.6公里处,在陈官营乡境内。
南天门山:位于县城西20公里处,在大五里乡与迁西县交界处,海拔544米。
尖山:位于县城东南12.8公里处,在夏官营乡与五道沟乡交界处。
抓集山:位于县城东南14.4公里处,在五道沟乡境内。
麻沟山:位于县城西南21.1公里处,在崇家峪与北营乡交界处,海拔408米。
杏山:位于县城西南18.7公里处,在北营乡境内。
水佛寺山:位于县城西南15.4公里处,在北营乡与木厂口乡交界处。
大杏山:位于县城西南15.3公里处,在北营乡与木厂口乡交界处,海拔415.20米。
城山:位于县城西南20.4公里处,在崇家峪乡与滦县交界处,海拔535.10米。
黄梅岭山尖:位于县城西南18.1公里,在北营乡境内。
四角山:位于县城西南15.1公里处,在木厂口乡境内。
吊鱼台山:位于县城西南17.3公里处,在崇家峪乡境内。
韩家山:位于县城西南15.1公里处,在木厂口乡境内,海拔159米。
岚山:位于县城西南12.5公里处,在赵店子乡与东周庄乡、爪村乡交界处。
横山:位于县城西南12.1公里处,在爪村乡与滦县交界处。
管山:位于县城西南25公里处,在太平庄乡与滦县交界处。
岳野山:位于县城西南19.2公里处,在沙河驿镇境内,海拔269米。
横岭子山:位于县城西南25.3公里处,在太平庄乡境内。
关脸子山:位于县城西南23.2公里处,在太平庄乡境内。
羊拉子山:位于县城西南16.5公里处,沙河驿镇境内,海拔313米。
摘自94年版《迁安县志》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相关推荐
事关每一位迁安人!这个系统正式投入使用!
长见识!迁安老人在家自建民俗博物馆!
6952元/平!迁安129.45平米房产公开拍卖!
断交施工、公交停运!迁安人路过这里注意绕行!
已中标!迁安这个村将有大变化~
960万,9个月!迁安这条路即将施工~
广告推送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