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安古迹遗存:现黄帝部落活动遗迹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4-12-15 11:03:43
阅读:1418迁安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爪村遗址”中出土的披毛犀、野驴、野猪、纳玛象牙等大量古脊椎动物化石及众多打制的石器、骨器等出土文物,曾经在世界考古学术界引起震动。考古专家认为:一百万年前,这里曾有高级动物生存。四、五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这里就有人类居住。
商庄子片麻岩——中国最古老陆壳
木厂口曹庄、黄柏峪地区的古老岩石,为我过早太古壳岩的唯一代表,经同位素测年,岩石生成时代应在35亿至38亿年。
地球已有大约46亿年历史,月球表面31亿年。商庄子片麻岩与月球玄武岩有诸多相似之处。南极紫苏花岗岩,年龄约40亿年,商庄子片麻岩为这种斜长紫苏花岗岩。
商庄子地区地质图(据河北区调队)
寒武纪,地球生命大暴发。我国寒武纪底层发育,北方为浅海相沉积,以碳酸盐岩和泥质岩为主,迁安分布于石梯子沟一带。滦河流域迁安城南爪村地层剖面。地质年代被认为属晚新世,是迁安组的标准地点。
爪村遗址、杨家坡遗址:出土大量化石及石器、骨器
1988年11月29日《人民日报》载:新华社石家庄11月28日电考古专家对河北迁安县爪村出土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石器、骨器考证后认为,大约四万年前,冀东地区就有古人类活动。
1958年,这里的滦河渡口西南方的山坡上曾发现了许多埋藏在第四纪地层中的古哺乳动物化石和10多件石器、骨类器具。在1986年的文物普查中,人们在爪村老发掘点附近又发现两个石器点。去年10月文物部门对两点进行了试掘。
目前,在两个地点已出土了大量马、驴、赤鹿、转角羊、牛、披毛犀等动物化石和上千件石器和骨器。石器有刮削器、尖状器、硬砸器等。石器多为燧石,有明显的人工打击痕迹,有的制作精致。这些出土物埋藏在深3.3米至4.5米的黑色土层中,地质年代被认为属于第四纪晚更新世。文物时代暂被专家定为旧石器时代或稍晚。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爪村遗址,市区南7.5公里的滦河南岸。
爪村遗址
爪村出土的“纳玛象牙”
省保单位杨家坡遗址(位于市区东南20公里处的滦河支流——青龙河西岸)出土“诺氏古菱齿象”化石骨架,高3.85米,长7.5米。
古菱齿象
还有大量脊椎动物化石
安新庄遗址可见黄帝部落活遗迹
安新庄遗址(位于市区东北6公里的滦河古道东岸),面积11.6万平方米。区间遍布新石器时代的石器、陶器和骨器,其中代表性文物有磨盘、磨棒、玉斧和天鼋。从这些文物中发现:距今五千到一万年以前,人类已由旧石器时代过渡到新石器时代,人类已走出洞穴,开始或游牧或定居的比较文明的新生活。
玉斧(万军遗址)、磨盘、磨棒
黄帝是我国远古时代的一个部落首领,姓姬,号轩辕氏,在氏族部落中黄帝族力量最强大,文化最发达,是汉族的始祖,曾活动在迁安。玉斧是黄帝权位的象征,天鼋是黄帝部落的标志。安新庄等遗址出土的玉斧和天鼋便是黄帝部落活动在迁安的遗迹。
天鼋
原民盟中央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费孝通为迁安题词“黄帝胜迹,光耀千秋”。
迁安文物资源丰富,大量珍贵文物凝聚着祖先卓越智慧和辛勤劳动的结晶,记录下迁安历史遗迹与史前文化。作为迁安市民中的一员,这是倍感骄傲和自豪的事情。位于迁安市黄台山公园的“轩辕阁”妇孺皆知,也述说着史前文化的深厚印记。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