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迁安信息港
移动端

信息港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H5

WAP端

信息港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H5

WAP端

首页 > 资讯 > 正文

迁安耄耋老人醉心“唱”诗抢救冀东吟诵文化

原创 · 编辑:李瑛 刘亚会 崔静 2014-05-14 14:27:46

阅读:595
        迁安信息港消息 走进迁安市84岁退休老教师李宝德的家时,他正在用婉转悠扬的曲调“唱”着孟浩然的《春晓》,别有韵味地描绘着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让闻者仿如身临其境、沉醉其中。
  迁安诗词协会的王迪凡介绍,吟诵是介于读和唱之间的一种诗词表达形式,是古代私塾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随着私塾的消亡,吟诵文化也面临着危机,现在几乎都找不到懂吟诵诗词的人了。
  李宝德回忆起自己跟随老师学习唱诗的经历:“我8岁开始上学,那时读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大学》、《中庸》,然后就是唱唐诗,我们都特别喜欢跟着老师学,慢慢地就入门了。当我们会背一首诗,就跑到老师面前摇头晃脑地吟诵出来,那时唱诗俨然成了一股风。”
  李宝德就意识到传承传统吟诵文化的迫切性,谈起吟诵文化的传承,他很是惋惜:“去年我们举行家族聚会,家族中有二十几个大学生,与他们聊天谈及唱诗,孩子们竟然都没有听说过。就连当年与自己一起上学的那些还在世的老同学,现在也都不会吟诵诗歌了。”
  为了传承冀东吟诵文化,使其免于失传危机,李宝德自前年起,便将自己还记得的许多诗词吟唱腔调以曲谱的形式用文字整理了出来。
  据李宝德介绍,整理过程并不容易,自己谱曲,让闺女帮着校正,但懂音乐的闺女却不太懂诗词吟诵曲调,给自己的帮助有限。他还自掏3万多元将自己数十年来编写的儿童歌谣汇集成书出版。
  李宝德说:“如果将吟诵文化加入课堂教学,这样不仅能增强诗歌的吸引力,学生们爱学、易记,而且对学生们理解诗词内涵更有好处。希望孩子们不要忘记诗词吟唱,能有一个好的平台好好学习诗词吟诵,将冀东吟诵文化传承下去。”
  笔者看到,李宝德以独特的吟诵方式吟唱着《高山流水》的典故,抑扬顿挫、婉转悠扬的曲调见证了俞伯牙与钟子期“子之心而与吾心同”的知音情谊。(李瑛 刘亚会 崔静)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评论

更多评论

热门资讯

广告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