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唐山迁安市迁安镇王崖村好媳妇邓桂珍
原创 · 编辑:李建军 温媛媛 崔静 2014-05-12 08:55:51
阅读:998今年48岁的邓桂珍于1990年与丈夫王连合喜结连理。丈夫是家中长子,下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公婆都是老实本分的庄稼人,邓桂珍婚后善待公婆和小叔、小姑,日子虽不富裕,但也安稳融洽。可好景不长,当时13岁的三弟因为摔个跟头小腿受了伤,伤口溃烂流脓一直无法愈合,因找不到病因导致身体每况愈下,最后竟然双目失明。期间,邓桂珍和丈夫带着三弟往返于唐山、承德、北京多地治疗,虽然花了几万元的医药费,但邓桂珍从没半句怨言。三弟治愈无望后,她对这个小叔子更加怜爱了,每次下班回到家,总是买来三弟爱吃的东西,帮三弟收拾屋子、洗衣服,还时常给他些零花钱。逐渐长大的三弟心中明白嫂子对他所做的一切,总是对家人和邻居们说:“我嫂子对我可真好啊!”
一转眼十几年过去了,二弟娶妻生子了,小姑出嫁了,这个家也变成了10口人的大家庭。十几年间,邓桂琴两口子任劳任怨、倾心付出,精心呵护着这个家。平日里,公婆的蔬菜水果、冬季燃煤,二弟家侄女侄子的四季衣服,过年的鸡鸭鱼肉……什么时候为家人添置什么东西,她总是提前想着,为了照顾一家人的生活,她几乎搭上了和丈夫的全部积蓄,而她却说:“只要我们这一家人和和睦睦地过日子,我啥都不计较,操多少心都值得。”
可到了2010年,两个家人的离开还是让邓桂琴全力维护的家庭面临着解体的境地。2003年公公患上了半身不遂、小脑萎缩,伺候瘫痪在床的公公,邓桂琴从没嫌过脏、喊过累,公公每年看病输液都要不少钱,她主动跟丈夫说:“老二没固定收入,又有两个孩子,负担重,老三又是孤身一人,咱们不能像别人家那样老人有病兄弟均摊,咱就自己负担吧。”就这样,公公在她和婆婆的精心照顾下度过了7年,于2010年去世。公公去世后不久,二弟的婚姻就亮起了红灯,弟媳撇下12岁的女儿和6岁的儿子离开了这个家。弟媳的离开给这个还沉浸在悲痛中的家庭带来了极大打击,让邓桂珍十分伤心难过。看着寡居的婆婆、离异的二弟、失明的三弟,还有两个可怜的孩子,想到他们今后的日子,她着实担忧,但随后她仍下定了决心:这个家不能散,我一定要管到底!
接下来的日子,邓桂珍更加操劳。婆婆腿疼下不了炕,她为婆婆看病抓药、精心伺候;侄女回来晚了她大街小巷地去找;侄子脚受伤了她天天换药包扎;她还托人给二弟找了份钢厂的工作……4年过去了,这个不太完整的家在邓桂珍的呵护下渐渐挺过来了。二弟有了稳定的收入,起码能供得起两个孩子的学费,女儿和侄女在她的影响下懂得主动帮奶奶洗衣做饭了。这一切都让邓桂珍感到无比欣慰,她常对别人说:“善良、孝顺是我做人的根本,婆家人也是我的亲人,能为自己的亲人做点事,苦点累点又算得了什么呢!”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