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安小伙13年为军营送文艺“精神食粮”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3-04-17 16:36:18
阅读:872
"穿林海跨雪原,气冲宵汉"、" 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只因为我们都穿着朴实的军装"……一首首经典的军歌从武警驻迁部队马哨营地传出。8月1日,由唐山迁安青年教师李卫超组织的"走进军营"慰问演出团来到这里,为驻地官兵送上精心编排的文艺节目。这已是他们连续第13年走进军营,慰问演出80余场,为驻迁部队送上丰富的"精神食粮"。<br />
李卫超今年33岁,是迁安市上庄乡一名普通的音乐教师,从小就梦想成为一名军人保家卫国。1998年参加工作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给武警驻迁部队山东庄营地辅导大合唱,感受到军营驻地偏僻,与外界交流少,平时的文化生活更是匮乏,萌生了"走进军营"慰问演出的想法。于是在那年的"八一",李卫超组织身边的10多个文艺爱好者,第一次走进武警驻迁部队山东庄营地进行慰问演出。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离驻地还有四、五里地时,路旁每隔百米一名士兵站岗,部队以隆重的方式迎接他们的到来。虽然只有短短一个小时的演出,但演出现场爆发出的一阵阵掌声让李卫超感觉到了驻地官兵对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的渴望。<br />
这之后,李卫超每年都利用"八一"、元旦等节假日,走进驻迁部队各个营地慰问演出,为广大官兵送去丰富的"精神食粮"。同时,为了培养军营自身的文艺骨干,他利用周末、寒暑假等时间,每月去军营进行一次免费曲艺辅导,教快板、吹笛子、弹吉他,让广大官兵能够在业余时间自娱自乐。<br />
让李卫超没想到的是,小时候的军人情结,竟然是通过文艺与军营结缘,而这缘分一"结"就是13年。想起这些年的经历,他深深体会到一路走来的不易。最初慰问演出时,没有舞台设备、没有车辆,是李卫超和开乐器店的朋友软磨硬泡借来的。2001年,他有了自己的琴行,组建了自己的乐队。但随之而来,有的人认为他有商业宣传目的,亲戚朋友也劝他放弃无偿的辅导和慰问演出,李卫超默默承受,他用自己13年的"坚守",回应了他人的不解。说起"坚守",李卫超讲述了他在2009年八一慰问演出的经历:8月1日下午,李卫超组织演出团冒雨去青龙河驻地演出,暴雨冲坏了道路,他们只得绕道前行,到达军队驻地时已是晚上9点,一个多小时的演出让驻地官兵感动不已,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已是凌晨1点。<br />
李卫超连续13年"走进军营"慰问行动感染了身边的许多人,大学生、钢厂工人、农民纷纷加入慰问演出队伍。今年"八一",当50人的慰问演出团走进马哨营地,为战士们献上军营歌曲、器乐、快板等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博得了广大官兵的热烈好评。看着台下官兵脸上洋溢着笑容,不时发出阵阵喝彩,李卫超说:"我虽然不能拿出像样的慰问品,但是能组织文艺演出,给战士们送来快乐,我也感到很幸福。"<br />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