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迁安信息港
移动端

信息港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H5

WAP端

信息港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H5

WAP端

首页 > 资讯 > 正文

迁安市加快构建城乡统筹发展大格局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3-04-15 09:01:49

阅读:721
    近年来,我市按照一产抓特色、二产抓提升、三产抓拓展的思路,紧紧围绕繁荣农村、全域统筹、城乡一体的目标,坚持“四化”同步,加快构建城乡融合、良性互动的统筹发展大格局。<br />     建设三大主体功能区,构筑全域统筹新格局。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我市把全市1208平方公里划分为三大主体功能区,用不平衡发展破解发展的不平衡。西部工业区,资源优势明显,工业基础雄厚,定位于重点开发的新型工业区,坚持产城融合、镇园一体,打造工业品牌,构建产业新城。中部和南部生活服务区,公共服务和配套设施完善,定位于优化开发的都市文化生活区,重点发展高端生活性服务业,打造品质靓城、创新智城。东部和北部农业生态区,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定位于限制工业开发的农业生态区,坚持生态优先、旅游兴镇、产业富民,禁建、禁采、禁伐,打造生态绿城。三区实行不同的要素配置、绩效考核,使每个功能区的资源充分利用,优势最大发挥,促进全域统筹、联动发展。<br />     以大城区战略为引领,加速全域城镇化进程。我市牢牢抓住全省城镇建设上水平的机遇,以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生活方式的改变为重点,深入实施大城区战略,加速全域城镇化进程。一是做强做美中心城区。依托城市规划区两河环绕、三山拱卫的自然禀赋,加快现代化标志区、滦河生态休闲区、右岸新城三大城市板块建设,全力打造“绿都水城”。2012年全市实施城市重点建设项目96个,完成投资151亿元,建成区面积达到43.45平方公里。实施城中村改造攻坚行动,累计改造城中村29个,涉及9246户。目前正在建设的滦河生态休闲区,总投资130亿元、开发面积近50平方公里,建成后将形成24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积,17平方公里的绿化面积,7平方公里的建设用地,使迁安成为名副其实的北方水城。二是创新新民居建设模式。坚持农业发展与农村建设相融合,优化产业和空间布局,确定了“1-3-38-48”四级城镇发展体系,即1个中心城区、3个城镇组团、38个农村社区、48个特色保留村。充分发挥传统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大力发展旅游、养殖、加工等特色专业村。以新型社区、新民居建设为载体,引导农村变社区,农民变市民、变股民、变工人、变商人。几年来,我市累计建成特色专业村161个,投入74.9亿元,建成新型农村社区10个、省级幸福乡村示范点17个、省级新民居示范村116个。三是持续改善城乡环境面貌。以规范城乡秩序、提升群众文明素质、改变城乡生产生活方式为核心内容,开展了“全国文明城市、中国宜居城市、健康城市”三城同创活动,提升了城乡的发展建设品位。我市累计投资4500万元,在全市建立了“户清、村集、乡运、集中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体系,实现了农村卫生保洁和垃圾清运全覆盖。<br />     以绿道建设为抓手,加速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我市依托城乡交通骨架,规划建设了总长百公里的“一横三纵”四条绿色生态廊道,即北部长城山野绿道、西部森林生态绿道、东部滨河田园绿道、中部山水融城绿道。其中,全长23.2公里的西部森林生态绿道和全长45公里的北部长城山野绿道建成通车,新增造林面积11.6万亩,全市有林地面积达到66.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0%。按照绿道为藤、顺藤结瓜和农业建点、旅游串线的理念,大力实施“绿道金瓜”工程,发展农业观光园、采摘园等休闲农业园23个,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32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市)之一,成功举办了中法休闲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发展模式,积极推进农业产业链条化、园区化发展,培育农业龙头企业78家,省和唐山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达到26家,农业产业化率达到75.1%。<br />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评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