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30年不离不弃 用瘦弱肩膀撑起家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3-04-13 13:13:31
阅读:538燕赵都市报冀东版记者 师源 李金花 文/图

儿子患怪病,母亲一夜白头。数年里带着儿子东奔西走、寻医问药,最终却只能让孩子的病情得到控制。恰在此时,婆婆又因病重瘫痪在床,一铺炕上一老一小都需要她照顾,可她却没退缩。伺候婆婆时,她把孝字化成了一汤一饭;照顾儿子时,她又用母爱掩盖了30年的操劳。
儿子得怪病,母亲一夜白头
家住迁安市王古庄村的朱桂兰今年60岁,有着半白的头发、干裂的皱纹和长满老茧的双手。朱桂兰告诉记者,她的头发是一夜之间愁白的。
朱桂兰的儿子王树强今年39岁,从9岁开始就一直四处就医。“9岁时,我发现他肚子特别大但人特别瘦,上医院检查说是脾有问题。13岁给他做了脾切除手术,可15岁他突然不能走路,还从鼻子往外流脓,再查才知道他得了肝豆性核病变。”朱桂兰从医生那里得知,得这种病的人久之会全身瘫痪,说话不清。
最终,儿子的病情虽然被控制住了,但有时候仍然会发病,“22岁那年的一天晚上,孩子突然发病,整个身子都在抽搐,眼睛都冒蓝光了。看着孩子的样子,我又着急又心疼,第二天就发现自己的头发白了一半。”
儿子未愈,又要照顾瘫痪婆婆
朱桂兰还没来得及松口气,婆婆又因脑血栓瘫痪。从此,照顾婆婆和儿子两个病人的吃喝拉撒,成了朱桂兰生活的全部内容。
虽然很累,但朱桂兰仍然尽心伺候着婆婆。朱桂兰的丈夫王得富告诉记者,“她每次给老人和孩子喂饭的时间都超过一个小时,还嘱咐他们慢慢吃。可她自己却因为常年吃快饭落下了胃病,现在也时常胃疼。”婆婆在朱桂兰18年照顾下一直吃得好、睡得好,直到2010年以80岁高龄去世。
为了儿子,再苦再累都值得
儿子对朱桂兰有很深地依赖,近30年的时间里,朱桂兰几乎没怎么出过门,“有时刚走到大门口就听见儿子叫我,他是一刻也离不开我。”
多年的操劳让朱桂兰的身体大不如前,一次在帮儿子翻身时不慎扭伤了腰部。医生强烈要求她住院治疗,但考虑到儿子需要人照料,她还是忍着剧痛回了家,继续忙里忙外。 王树强有时会和母亲发脾气,每到此时,朱桂兰总是温和地和儿子交谈,缓解儿子的情绪。如今,看着儿子病情一天天稳定,朱桂兰脸上总是挂着满足的笑容。她说,“现在孩子他爸每月有1000元的退休金,我和儿子也有了农村低保,日子越来越好了,干活儿也更有劲了。”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