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健身设施受摧残 儿童使用需谨慎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3-04-13 13:13:30
阅读:756燕赵都市报冀东版记者 鲁千国

随着天气的变暖,进行户外活动的市民逐渐增多,但是最近有读者反映小区内健身设施多有损坏,记者走访了唐山市部分小区和公园,发现一些小区的健身设施存在使用和维护不当造成的破损现象,还有一些健身设施超期使用,存在安全隐患。
器材老化无人管理
在东大里社区一处健身点,有三四位老年人正在锻炼身体,扭腰器/太极柔推器/太空漫步机是人们比较喜欢的器材。但是远远看去还算很新的器材,走近发现许多连接点和轴承已经锈迹斑斑,一架靠边的牵引器生锈更是严重,一拽链条铁锈就脱落下来。一位大爷告诉记者,由于健身器材从建成后很少有人管理和维护,刮风下雨对零部件的侵蚀很严重,许多居民怕危险都不来锻炼了。
在一架破损的健身器材上,记者看到了它的安装日期是2007年9月份,距现在已经有五年半的时间,但是器材上标识该器材的使用年限是4年。在其他小区的采访中记者也发现了类似的情况,健身器材的安装时间已经接近或者超过它的使用寿命,这些“寿命已尽”的器材应该尽快拆除。
针对器材损坏的现象,据唐山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小区内的健身设施分别是由省市体育局、爱心企业等投资建设,但是根据唐山市出台的《全民健身工程(器材)管理办法》规定,健身设施被捐献建设完成之后,后续的管理维护费用由被捐赠的街道、社区负责,即谁受赠谁负责。
儿童玩耍存隐患
记者在社区调查中发现,小区里专门为儿童准备的如滑梯/跷跷板等健身设施很少,而且一些健身设施并不适合儿童。
在东大里社区采访时,一个孩子正在漫步机上跑步,由于惯性太大,一下子摔在了上面,正在一旁闲聊的家长听到哭声后急忙跑了过来。由于社区健身设施大部分是为成年人设立,健身器材的警示牌上一般都会标明“3岁到12岁的儿童使用时需成人陪护”,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许多小区的警示牌都不见了,也有一些家长对警示牌视而不见。
“前几天孩子从那个架子上摔下来了,头上碰了一个大包。”勤源里幸福花园小区的赵女士告诉记者,每天放学孩子们都会在小区花园健身区里玩耍,家长们担心发生危险,都要陪在一边。
“希望能够多一些供孩子们锻炼的设施,你看这些漫步器/扭腰器,孩子们都够不到把手,跟本不适合他们,要是多建一些滑梯/秋千之类的设施就好了。”友谊里一位居民告诉记者。
针对这种现象,社会体育教育专业的高老师告诉记者,由于12岁以下的儿童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在使用社区健身设施的时候一定要在家长的看护下,因为大部分健身设施都是根据成人的身体设计,儿童使用时容易对身体关节产生损伤。
“这水泥地面太硬了,在用单双杠的时候脚一落地震的疼,这些设施要是建在土地上会更好。”在采访中,一些居民对于健身场地并不满意,其中新小区情况会好一些,在规划时就对健身场地有所考虑,而老小区则是在前些年临时划出的狭小场地,锻炼并不方便。
在勤源里四季花苑小区围墙的角落里,几台健身设备积满了尘土,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人使用了,一个设施上绑了绳子,平时晾晒衣服用,如果不是居民带路,跟不就不会发现“藏”在绿化带后面的健身设备。“我们小区很小,而且这健身设备在墙角里,平时很少有人钻过来锻炼。”一位居民说。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