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安市广播影视事业步入科学化规范化发展轨道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3-04-06 13:57:07
阅读:1236
<span style="line-height:1.5;"> 本报讯 (刘思莹)文化体制改革以来,我市广播影视行业各部门抢抓机遇,以管理促发展、以服务树形象、以执法促规范,全市广播影视事业呈现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态势。</span><br />
安全播出成效显著。市文广新局始终把安全播出工作放在首位,不断强化责任,完善措施。为加强对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的领导,该局成立了迁安市广播电视安全播出领导小组,每逢重要节假日、重要活动保证期,都召开安全播出会议,对重大播出活动进行安排部署、组织协调。2012年国家大事多、喜事多,各播出单位牢固树立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高质量完成了国庆、十八大等转播任务。<br />
外宣报道共有338篇稿件被上级台采用,超出年度目标178篇:在省、市好新闻评比中,有19篇作品获奖,超出年度目标14篇。对外宣传、好新闻评比两项工作连续8年位居河北省、唐山市前列。<br />
事业建设再上新台阶。市文广新局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结合我市广播影视发展现状,总体规划,科学安排,出台了《迁安市广播影视十二五发展规划》,使我市广播影视事业纳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轨道。2012年9月11日,随着最后一个村——五重安村模拟信号的关闭,广电网络公司停送了运行19年的模拟信号,标志着我市有线电视自此进入了全数字化传输时代,比十二五规划规定的时间整整提前了三年。广电网络增值业务蓬勃发展,初步实现了由原来单一节目传输业务,向双向点播、互联网、电视商务等多元化业务发展,为抢占“三网融合”制高点奠定了基础。在升级广电网络前端平台的同时,在中心机房和19个镇乡机房安装了网管监控系统,实现了网络运行状态的远程监控,网络承载能力和综合业务支撑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截至目前,全市数字电视用户达到13万余户,城网入户率达到100%,农网入户率达到85%。<br />
惠民工程深入民心。市电影公司以开展“文化惠民工程”为推手,不断提高电影公众服务能力,使我市电影事业和电影产业实现平稳有序发展,呈现出以国家实施的“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为龙头,以市委、市政府实施的“电影惠民工程”为重点,以营业性电影放映为补充的深层次、广惠及、普受益的电影放映格局。为满足更多居民小区观看电影的需求,电影公司把小区放映点由原来的8个调整增加到27个,按不同的受惠群体和服务对象,安排放映起止时间和放映场次,根据不同的观众和需求选择不同类型的影片。从2012年开始,包括学校在内的所有放映点全部使用数字放映机。<br />
积极深入农村、学校、敬老院、社区、企业、驻迁部队和农民工工地放映影片,全年完成公益放映场次9609场。2012年进入我市放映市场的三家营业性电影放映场所年放映场次近万场,接纳观众10万人次,营业额近百万元,对我市电影放映市场形成良好补充。<br />
<div>
<br />
</div>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