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迁安信息港
移动端

信息港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H5

WAP端

信息港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H5

WAP端

首页 > 资讯 > 正文

违法犯罪的“终极克星”--记唐山迁安市公安局刑事技术中队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3-03-19 09:20:25

阅读:1010
<p>     <strong>迁安信息港消息</strong> (时方 丽丽)没有擒敌缉凶时的惊心动魄,更没有刀光剑影般的生死对抗,但是他们始终站在与违法犯罪战斗的最前沿;无论案发现场多么艰苦复杂,无论嫌疑人多么阴险狡诈,他们总是凭着精湛的技术和缜密的思维,重现作案过程,指明侦破方向,锁定嫌犯目标,这就是迁安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技术中队的真实写照。2012年,该中队共勘验现场1780起,录入现场勘验信息1630条,直接锁定证据侦破命案8起,破获入室盗窃、撬盗保险柜等系列案件160余起。 </p> <p>   <strong>瞄准一流夯实硬件</strong> </p> <p>   迁安公安局始终把刑事技术建设作为提升侦查破案能力的“杀手锏”,强力推进刑事技术改造升级,利用两年时间,累计投资190余万元,先后建成河北省首家二级标准的法医解剖室,首个县级公安机理化检验室,购进气相测谱仪、全自动顶空进样器、红外、紫外照相系统、现场勘查车等一大批先进的专业设备和交通工具,该局刑事技术硬件水平走在了唐山市乃至全省县级公安系统前列。 </p> <p>   2013年以来,该局党委专门为技术民警搭建优越的业务交流平台,有计划组织技术员到先进地区学习培训,不断引进先进的工作经验充实实战。同时,筹划建设1300平米的刑事技术实验室,计划配置DNA检验仪等高端检验鉴定设备,瞄准走在全国前列打造一流的高标准刑事技术团队。 </p> <p>   <strong>打造年轻化、专业化团队</strong> </p> <p>   刑事技术工作专业性强,科技含量高,素质要求严,但基层单位条件艰苦,待遇较低,发展受限,往往是招不进人,配不齐人,留不住人。迁安市公安局不等不靠,积极争取政策,广泛招贤纳才,完善奖励激励,经过3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已建成拥有9名民警、7名医学专业文职的技术中队。该中队成员平均年龄32岁,文化程度普遍大专以上,法医、痕检、文检、影像、技管等专业涵盖齐全,是一支名符其实的“专业化、年轻化”技术团队。 </p> <p>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副中队长全志臣,是一名33岁、有着13年警龄的“老”技术员。迈出警校大门的那一天起,他就一门心思投进了刑事技术工作,凭着满腔热血和执着精神,经过十余年的砥砺与锤炼,由一个毛头小伙子成长为全局最年轻、专业最过硬的技术尖兵。 </p> <p>   技术中队每年都要勘验现场千余起,无论寒风酷暑,还是艰难险恶,他们始终冲在最前沿,坚守第一线,精心细致地勘查检验每一处现场,为定性侦破每一起案件疏理线索,为锁定缉拿每一名嫌疑人固定证据,每一次都是高标准完成勘查任务的基础上,连续保持了多年案件定性准确,分析思路清晰,检验结果无失误、无差错的勘查记录。 </p> <p>   2010年9月,迁安城区某饭店发生爆炸,室内满地狼籍,屋顶还不时掉下建筑物的残碴和碎块。全志臣带领技术民警为了第一时间搜集线索,不顾随时可能被砸伤的危险,毅然进入现场。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细致勘查,准确判断出爆炸系煤气泄露遇明火所致。经外围侦查与取证,案件定性得以证实。事后大家才知道,在勘查中一块2厘米长的玻璃碎片穿进了全志臣的鞋底,他愣是强忍着疼痛一步步检查完成现场,最终找到了煤气泄露的证据。 </p> <p>   2012年7月,城区一处正在建设中的高层住宅楼前侧平台上发现一具男尸,在当时电梯还没有运行的情况下,全志臣与技术员徒步登上32层楼的楼顶,几番上下楼取证,克服超高反应,在楼顶边沿护栏内外耐心地勘查,最终锁定死者手、脚接触的准确位置,果断得出男子系跳楼自杀身亡的结论,一举排除了死者家属的疑虑以及周边群众的恐慌。 </p> <p>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细微之处见真知,往往是一枚指纹、一滴血迹、一根数据线或一行不清晰的字迹,都是技术民警拨开迷雾、查证事实的至宝。技术中队的民警们就是这样默默无闻地战斗着,他们用寂寞和枯燥换来了一起起急难险恶案件的侦破,守护着家家户户的平安幸福。2012年,在唐山市公安局刑侦工作绩效考核中,迁安市局刑事技术检验鉴定、直接破案、系列串并、基础信息采集等工作均名列前茅,技术中队被唐山市公安局评为“刑事技术工作先进单位”。 </p> <p>   <strong>创新机制,提升勘查工作能力</strong> </p> <p>   2012年,该局刑侦大队着眼创新突破,争先进位,结合破解实践工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历经几番思索与论证,大胆提出了现场分级勘查的指导思想。主管技术工作的刑侦大队副大队长侯均好带领全志臣等人查阅大量外省市现场分级勘查工作的办法,结合本地实际科学制定了《迁安市公安局现场分级勘查工作办法》,经局党委审议通过在唐山地区公安系统率先实行了现场分级勘查制度。 </p> <p>   推行分级勘查工作制后,技术中队民警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经过多次现场培训与技术指导,基层派出所民警快速掌握了普通案件的现场勘查、材料制作以及勘验信息录入等方法,不仅提升了基层办案民警的证据搜集意识,还进一步扩大了提取痕迹物证的深度和广度,刑事技术勘查取证工作更加协调顺畅,勘查取证的时间大大缩短,信息录入率、破案率显著提升。 </p> <p>   2012年上半年,迁安市马兰庄镇、闫家店乡、大崔庄镇一带连续发生拦路抢劫、强奸妇女案件,作案目标相似,作案手段雷同,社会影响恶劣。可是嫌犯极其狡猾,始终没有被抓获归案。在乡镇派出所前期勘查取证基础上,技术中队及时提取了相关犯罪证据,有效串并多个案件线索,几次组织专门会议分析判断,为最终抓获嫌犯紧紧锁定了证据。同年12月,犯罪嫌疑人崔某被抓获,但拒不交待违法犯罪事实。技术员们逐一列出证据,重现犯罪场景,在铁证面前崔某再无反驳余地,如实供述了抢劫、强奸6起的犯罪过程。 </p> <p>   <strong>查证蛛丝马迹,锁定疑案真凶</strong> </p> <p>   法医检验鉴定是刑事技术工作的重要部分,法医们经常要面对各种尸体,深入各种现场,不管是腐败恶臭,还是毒菌滋生,他们都没有丝毫退缩,每一处细节,每一个信息都可能决定案件的性质与能否侦破。法医工作是幕后工作,又苦又累难出成绩,更无缘于掌声和鲜花,但惠军成、王耀辉、张立春3名年轻的医学业务骨干,毅然放弃了医院的优越和舒适,毫不犹豫选择法医事业。在他们的感召下,2011年,又先后有4名医学专业大学生投身技术中队法医队伍。 </p> <p>   2013年1月22日深夜,迁安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彭店子乡某村妇女赵某在家人死亡,死因不明。因死者亲属慌乱中曾请村医抢救,加之群众围观,现场被毁坏殆尽。法医惠军成、王耀辉连夜进行尸检,确定赵某系被人扼颈、闷堵窒息死亡。技术民警不顾疲乏连夜奋战三个多小时,最终在受害人衣物上查出3处极其细微的血迹,为直接锁定犯罪嫌疑人固定了铁证。 </p> <p>   3月6日晚,刑侦大队接到报案,大崔庄镇新立庄村侯某在村口严重受伤,经医院诊断为脑死亡。因事故突发,且原由不明,侯某亲属怀疑被人报复伤害,情绪异常激动,由于聚集人多,如不及时控制,很有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该局迅速组织警力协同派出所疏导群众情绪,控制事发苗头,责成刑侦大队连夜作战,限期破案。 </p> <p>   技术中队民警全体上案,顶着任务与责任的双重压力,开展了细致入微的现场勘查与取证。法医王耀辉、张立春通过对侯某受伤部位的仔细检查,又在医院遗弃的物品堆里找出侯某所穿衣服,通过对损坏痕迹进行物理分析,准确判断出伤者系外力快速撞击所致。同时,中队长全志臣带领技术民警在对现场路面及附近草丛勘查过程中,找到细小的胶皮粉沫、红色塑料板碎片、废铁屑和细微玻璃碎片等物证。综合勘查情况,果断确定此案为交通肇事案,并作出嫌疑人脸部、腿部被擦伤的判断。侦查民警根据线索展开深入走访与排查,连续作战19个小时后,嫌疑人侯某某在秦皇岛市青龙县被抓获。 </p> <p>   就是这样一支年轻的团队,就是这样一种执着的精神,他们寻着蛛丝马迹与犯罪嫌疑人斗智斗勇,他们凭着过硬的技术坚守着破案阵地。面对酸甜苦辣,他们甘之如饴,从容淡定;展望理想征程,他们踌躇满志,信心十足;打造全国县级公安机关最高水平的技术室,是他们奋斗拼搏的目标。 </p>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评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