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唐山2012]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开局良好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3-01-15 08:51:39
阅读:571我市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开局良好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卢山)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特别是2011年底召开的市委九届二次全会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八届三次全会精神,明确提出实施“文化立市”战略,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对加快文化发展重要性的理解更加深刻,对唐山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紧迫性的认识更加明确。2012年初,市委、市政府印发了《2012年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使实施“文化立市”战略起始之年的工作思路更加清晰、措施更加具体。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开局良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推进。通过组织开展迎接十八大和学习、宣传十八大,开展唐山新时代精神学习宣传和“惠在何处、惠从何来”宣传教育活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理想信念不断强化;通过开展创先争优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集中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干部群众的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通过组织文明城市复检,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我市顺利通过国家对城市文明程度指数的测评;全年共有26位优秀市民荣登“中国好人榜”,滦南县“爱心小院”志愿服务群体的先进事迹在全国引起热烈反响。
-文化传播和舆论引导能力持续增强。围绕为十八大召开创造良好舆论氛围,增强全市上下科学发展、争先进位、走在全省前面的信心和动力,运用传统媒体和现代传播手段,持续组织了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形成了舆论强势。同时,协调国内外网络媒体组织了3次大型采访活动,组织中央重点媒体开展了5次集中采访活动,进一步宣传推介了唐山。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推进。投资1.5亿元改扩建的唐山博物馆于去年4月正式开放,展陈面积增加8倍,居全省各市之首。完成了迁西县板栗博物馆新建、迁安市博物馆扩建和丰润区博物馆主体工程,海港开发区文化中心投入使用。同时,现有的13个图书馆、15个文化馆(群艺馆)达到国家三级以上,乡镇188个综合文化站达标率为98%,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基本实现全覆盖,广播电视实现村村通。
-城乡群众文化活动日益丰富。着眼加大文化供给力度,我市组织开展了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先后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唐山群众文化艺术节和第八届中国评剧艺术节,全年累计组织较大型演出1500多场。评剧《香妃与乾隆》获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节5项大奖,神话皮影剧《沉香救母》获第21届国际木偶联会大会一等奖,评剧《小英雄雨来》荣获全国儿童优秀剧目演出一等奖。特别是电影《唐山大地震》和话剧《寻找李大钊》,获第十二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我市因此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11个设区市中惟一的突出贡献奖。
-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坚持以项目为载体,以唐山工业文化、历史文化、旅游休闲文化为依托,着力培育文化产业链条。轩辕黄帝始祖文化城、滦河文化体验中心、隆达陶瓷创意中心等20个新的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冀东古玩城、玉龙湾滑雪小镇、老呔商城、曹雪芹文化园等16个在建项目已完成主体。电视剧《平安是福》《呔商》《长城雄影》《家大业大》和电影《咱村书记是明星》《血战喜峰口》,以及反映唐山在中国近代工业史上“五个第一”的5部(170集左右)电视连续剧等11部影视剧,有的已进入后期制作,有的展开前期工作将于今年陆续开拍。全年新签约重点项目13个,签约金额125亿元。目前,全市在建、拟开工和正在做前期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165项,计划总投资1109.66亿元。迁安市和开滦矿业文化产业园、唐津运河文化产业园,分别被评为河北省文化产业“十强县”和“十大文化产业聚集区”,入选数量居全省前列。
-文化体制改革进展顺利。着眼巩固改革成果,激发内在活力,唐山演艺集团等转企改制单位正在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唐山劳动日报社、唐山广播电视台等重点媒体创新管理和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唐山广播电视报》《开滦日报》《唐山文学》等3个非时政类报刊单位的转企改制工作已完成主要改革任务。2012年,我市第二次被中宣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荣誉称号。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