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迁安信息港
移动端

信息港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H5

WAP端

信息港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H5

WAP端

首页 > 资讯 > 正文

人间自有真情在 迁安农家妇女凌翠萍大爱无声释孝义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3-01-09 08:21:44

阅读:1168
   <strong> 迁安信息港消息</strong>(李瑛 张翠香 张光明)11年前,丈夫突患癌症离世把这个家庭推到了支离败落的边缘,然而,壮年丧夫的她却用一双柔弱的臂膀毅然担起了生活的重担,撑起了这个苦难之家。十余载坚守,她倾心照顾老人的故事,在当地传为美谈,她用孝老敬亲的朴素大爱诠释了人间真情,她也在收获晚年幸福的时光里,誉满乡邻。她就是迁安市上庄乡平林镇村普通的农家妇女凌翠萍。<br /> <br />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Upload/News/2013-1-9/20131983842BFGH9.jpg" alt="" /><br /> 凌翠萍正在为86岁的婆婆剪指甲。 李瑛 摄</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 /> <p>    见到凌翠萍时,她刚匆匆赶完集市回来,一边忙着把我们让进屋,一边麻利地把买的东西一件件地摆在了瘫在炕上的婆婆身边:苹果、点心、衣服……但没有一件是买给自己的。59岁的她,齐耳的短发,围着一条还是结婚时买的蓝色围巾,看起来朴实、厚道。边伺候着婆婆,她边和我们断断续续讲述着她的经历。从她的讲述里,我们渐渐还原了凌翠萍过去30多年操劳、辛苦的历程。</p> <p>  <strong>“再苦、再累,也要把这个家撑下去!”</strong></p> <p>  1980年,凌翠萍嫁到了老袁家,丈夫袁立武在家排行老二,大哥袁立文成家后落户在铁岭,一年到头也没空回上一次家,老三袁立国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孤身一人,家里老人除了60多岁的公婆外,家里还有个50多岁的、独身的二叔公。“二嫂刚结婚那些年,二哥在外打零活赚钱养家,父母老了也干不动了,二叔、三哥那时的吃喝拉撒也都得二嫂打理,再加上他们家两个孩子,这一大家子都是二嫂照顾着,还有地里的农活,嫂子总是起早爬半夜的干啊!”凌翠萍的小姑子袁丽君告诉我们。</p> <p>  “90年,公公得了肠癌,婆婆65了,身体也不好,60出头的二叔公也到了年迈多病的时候,老三类风湿关节炎也犯得大发了,得用双拐,那时村里人都劝我分家另过,可这一家老的老、病的病根本没法活,分家我良心上过不去,就是再苦、再累,我们两口子也要把这个家撑下去!”凌翠萍说的很实在。</p> <p>  患了肠癌的公公在炕上瘫了3年,凌翠萍端屎端尿的伺候了3年。93年公公去世后,婆婆、二叔公、小叔子的身体也是愈发不好,那时家里的钱几乎都用到了给这3个病人的打针吃药上,有时穷的连两个孩子上学交学费的钱都没有,房子几乎是村里最破的一家,雨天,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而凌翠萍,自打嫁到这个家,就一件新衣服也没买过,一双袜子也是补了又补,但却从没有过一句怨言。</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Upload/News/2013-1-9/20131983843G3BU9.jpg" alt="" /><br /> 凌翠萍正在为86岁的婆婆梳头发。 李瑛 摄</p> <p style="text-align: left"><strong>    “我不走!一辈子都不走!”</strong></p> <p>  日子虽然苦,但一家人过的却也和气、充实。可谁也不曾想到,厄运突如其来!2001年,47岁的丈夫也得了肠癌,2002年便撒手人寰,留给凌翠萍的只有一副常人难以承受的重担——76岁的婆婆经受不了儿子去世的打击得了严重的脑血栓瘫在了炕上,还有70岁的体弱二叔公、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40岁的小叔子和20岁尚未成家的大儿子、14岁正上初中的小儿子。凌翠萍的天塌了!那段时间她终日以泪洗面,神情恍惚,有时哭到全身抽搐不止。</p> <p>  一时间,村里人议论纷纷,劝她改嫁、上门说媒的也数不胜数。然而短暂的消沉后,凌翠萍却斩钉截铁地告诉婆家人:“我不走!一辈子都不走!”选择留下,意味着48岁之后的日子要与苦涩艰辛同行,然而生性倔强的凌翠萍不但没有被生活的苦难压倒,反而用坚强活出了自己的精彩。那时不到10亩土地是这个家庭的全部收入来源,缺少主要劳力,照顾好几个病人外,凌翠萍几乎将自己“种”在了地里,乡亲们印象中定格的都是她埋头在田里劳作的身影。</p> <p>  一边要养家糊口,一边还要侍奉3个病人。面对婆婆,凌翠萍总是压抑着内心的凄苦,嘘寒问暖,无微不至,婆婆虽然说话含糊不清,但见到人就说着一句话:“翠萍比亲闺女都好哇!”对于体弱多病的二叔公和小叔子,凌翠萍同样是尽心照顾,从不让他们受一点委屈。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失去父亲的两个儿子知孝懂礼,成了她最大的精神支柱。这些年来,只要谈起凌翠萍,十里八村的人没有不翘大拇指的!</p> <p> <strong> “我要把‘婆婆妈’伺候得更好些”</strong></p> <p>  采访中,说到瘫在炕上的婆婆,总是听到凌翠萍叫“婆婆妈”,看到我们不解的眼神,她告诉我们:前年80岁的二叔公去世了,去年小叔子又突发脑溢血去世了,大儿子结婚后就分家另过,小儿子去外地上了大学,家里就剩下婆婆和她了,有时婆婆神志不清老是耍气折腾,为了哄她开心,就叫她‘婆婆妈’, “叫着叫着,就叫习惯了,这样叫,老人特开心,我也感觉比叫‘婆婆’或者‘妈’都亲呢!”</p> <p>  “没有嫂子,我妈也活不到今天啊”,小姑子袁丽君感激地说,“我妈病重住院时,都是嫂子日夜陪伴、伺候着,医院的大夫、护士们都把我当成儿媳妇,把我嫂子当成我妈的亲闺女啊!”“都是我……我不好……”这时凌翠萍86岁的老婆婆呜呜地哭了起来,边哭边含糊地说着,“我妈是说都是她拖累了嫂子,让嫂子受这么多苦,我妈虽然说不好,但她心里很明白,这么多年,嫂子很累、很苦,她哭,她是心疼嫂子啊!”袁丽君的眼圈也红了。</p> <p>  “这么多年,凌翠萍始终如一孝老敬亲得到了全村的好评和尊敬,村里人都以她为榜样,有时哪家婆媳闹了矛盾,她一出面调节立刻就好了。”平林镇村村主任邵新说。“哪有这么好啊,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啊,我没有读过多少书,也不会说那些大道理,但我觉得谁摊上这样的事谁都会这样做啊!”凌翠萍说得很实诚。</p> <p>  “现在孩子们都大了,生活也好多了。大儿媳妇也非常孝顺懂事,虽然不在一个院里住,但每天都会到我这里转转看看,见着活就伸手干。”谈起现在的生活,凌翠萍挺知足得,抱着小孙女,凌翠萍笑语爽朗,“小儿子也大学毕业了,正在找工作,也懂事!房子虽然破旧、漏雨,但今年就能申请危房改造,而且每个季度还有政府给的八九百元的低保补助,相信日子会越来越好的,‘婆婆妈’这辈子也够命苦的了,今后我要把她照顾得更好些,让她过得更舒心些! ”</p> <p style="text-align: left"><br />  </p> </div>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评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