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迁安信息港
移动端

信息港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H5

WAP端

信息港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H5

WAP端

首页 > 资讯 > 正文

困境之下,谁能帮花季少年继续求学路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2-12-29 09:19:33

阅读:787
  

  燕赵都市报冀东版记者 王静田文/图

  18周岁,在这个花季的年龄里,滦县一中高二(7)班的商会林却遭遇着丧父之痛。失去了父亲,也意味着家里的顶梁柱倒了,原本困顿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由于没有了生活来源,商会林的求学之路变得异常艰辛而曲折,“家里实在没有钱,我只能辍学去打工了。”学习成绩优异的商会林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只能无奈地准备选择放弃梦想。

  父亲病故贫寒家境雪上加霜

  26日,记者来到位于滦县东安各庄镇前商家邻村商会林的家中,这是一处近30年的老房,屋内的檩条裸露在外面,商会林正在学校上课,家里只剩下商会林46岁的母亲杨木兰。

  杨木兰是贵州慧水县三都镇坪地村人,1993年嫁给了商满胜,婚后俩人有了儿子商会林。提到商满胜,杨木兰的眼中闪着泪花,因为就在12月17日,年仅53岁的商满胜因心脏病发作而去世。杨木兰告诉记者,7年前,商满胜就得了病,但是舍不得花钱治,就一直拖着,直到3年前,才开始偶尔用些药,当手头有钱的时候才到医院看看病。由于没有钱,商满胜没能及时地被送往医院医治而去世,“在他去世的前几天,他喘得厉害,呼吸困难,我想借3000元送他去医院,还没等借到,他就走了。”杨木兰不无遗憾地说。

  商满胜活着的时候,为了攒钱供儿子上学,自己除去种地外,还外出打零工。杨木兰由于腿疼,走不了远路,就在家里喂猪,干家务。家里赚得钱除去儿子上学的开销,看病的费用外所剩无几,杨木兰告诉记者,至今她还欠着两千元的外债未还。

  成绩优异想找好心人资助完成学业

  在商会林的家中,记者看到老旧的墙壁上贴满了商会林获得的各类奖状,这也是唯一令杨木兰引以为荣的地方。

  中午时分,商会林从学校赶回家中,一进家,就开始帮着母亲喂猪,做家务。“商会林是个好孩子,现在孤儿寡母的,以后该咋过啊。”商会林的遭遇也牵动着村书记郭建平、村主任张建国和村委成员朱百全的心。

  郭建平告诉记者,在他们村里,没几个孩子能够考上滦县一中,就因为商会林学习成绩好,他们才不愿看到商会林因为缺钱而辍学的情况发生。“这孩子如果辍学就太可惜了。”朱百全说他们想通过媒体为孩子找一个能够帮他完成学业的资助人。

  记者从商会林的班主任高会颖处得知,商会林平日生活简朴,学习勤奋、刻苦,在班上属于拔尖生,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眼中是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商会林是个住宿生,每个月底才回家一次,这个时候,杨木兰会把下一个月的生活费准备好交给儿子,就这300多元钱,杨木兰也是省吃俭用攒下的。记者得知,今年冬天,杨木兰没有买下一块煤,每天晚上靠烧些玉米秸秆来取暖。平时吃些咸菜,儿子回到家的时候,才改善下伙食炒个白菜。而商会林在学校每个月300多元的生活费也是算计着花,有时候眼看不够用了,商会林就花两元钱买个面包当顿饭吃。

  “我上学就是在享福,学校里最差的饭菜也比家里最好的饭菜强上百倍。”商会林对现在的生活很知足。“我喜欢念书,想大学上经济系,将来赚大钱,也让母亲享享福。”商会林说自己害怕没钱,就是因为没钱,父亲为了攒钱供自己上学,在今年秋收后去工地打工,导致病情恶化,从而永远地离开了他们。

  读者朋友们,在一个渴望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孩子面前,你是否能够伸出援手,让你的爱心帮他度过人生的艰难。如果你愿意对商会林进行资助,帮他完成学业,那么请拨打本报新闻热线0315-2340000。

编辑:郑丽涛 来源:燕赵都市报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评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