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迁安信息港
移动端

信息港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H5

WAP端

信息港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H5

WAP端

首页 > 资讯 > 正文

老人迷路,好心人帮助他回家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2-12-24 17:28:08

阅读:853
 

  燕赵都市报冀东版记者 李雪杰文/图

  21日中午,记者和两位朋友经过信息大厦时,在新华西道辅路上,遇到一位老人,当时他身体向前倾着,自西向东急匆匆走过,可能是由于走得太急,走到信息大厦公交站牌附近时,老人摔倒在地,恰好记者与两位朋友看到这一幕,将老人扶起。记者询问老人家住哪里,老人说:“不知道。”

  当时老人拄着一支拐杖,拐杖上挂着一个布袋,布袋里只有一个坐垫和一本宣传册,身上没有手机也没有家里的联系方式,经过多次询问,能够得到的信息只有老人和她老伴的姓名,至于家的具体位置,老人说不出来,只说“向前走,向前走,不远。”于是记者和两位朋友搀扶着老人向东走。

  遇到玉田协巡帮忙,但仍未联系到老人家人

  走到友谊路口时,老人说要右拐,在友谊里,恰好遇到一辆警车,于是记者向前求助。“您好,我们在路上遇到这个老人,他不记得家在哪里了。”这位女警马上让老人上了警车,记者了解到,这位女警名叫李萌,是玉田县交警大队的协巡,今天下午到市区开会。按照老人的指示,警车开到了国防道南的一个正在拆迁的小区,但那里已经是一片废墟,显然老人记错了路,“他记得自己的名字,可不可以查到他家的住址?”于是李萌打通了玉田交警大队的电话,让同事帮忙,根据老人的大概年龄和姓名进行查找,查找结果中只有附近的光明东里一号楼的户主与老人情况相符,于是我们将老人带到光明东里,但这家人都不在,楼上的邻居孙大爷也很肯定地告诉记者,“我家楼下这房子是几个外地打工的年轻人在租,而且原户主姓吕,不姓王。”看来光明东里并不是老人的家,无奈之下,只有将王大爷送到了附近的友谊里派出所。

  派出所民警帮忙找到老人家属

  在友谊里派出所,记者向民警介绍了老人的大致情况,协警柴警官让老人在纸上写了自己的姓名,虽然字迹歪斜,但基本可以认清,后来经过询问,老人很肯定地说自己家住路南区,于是柴警官按照老人的信息进行搜索,仍然无法确定老人的身份和家庭住址。随后柴警官在纸上一一写出附近的小区名称跟老人确认,老人都说不是自己的家。裴警官仔细搜查了一遍老人的手套、帽子、衣兜,并没有身份证之类的证件,也没有老人家里的联系方式。

  一筹莫展之际,柴警官又仔细搜查了一遍,在老人棉服的侧兜里发现一个白色的小布袋,打开一看,袋子里有一个全球通GPS定位器,柴警官赶快打开定位器,“看来这位大爷的家人也早有准备,知道他有可能走丢。现在,我们就只能等着他家人根据这个定位器来找他了,我们也联系不上他的家人。”

  在民警们等待王大爷的家人时,一位老巡警回到派出所,看到眼前这位迷路的大爷,说:“这大爷我认识,上一次他走丢了就是我送回去的,是赵庄105楼的。”于是,民警很快和王大爷家里取得了联系。与此同时,王大爷的孙女根据定位器的位置也找到了友谊里派出所。她对民警们说,“家里人找爷爷都急死了,谢谢你们。”随后,王大爷的老伴儿也赶来派出所接他。

  老人小脑萎缩,时常迷路

  记者了解到,王大爷今年68岁了,患有小脑萎缩,因此时常迷路。王大爷的老伴儿说,“今天大概上午十点,他出门去超市溜达,平时我都是过一个多小时就去超市接他回来。今天十一点多了我去超市接他,发现他没在超市,我就回家看看小区花园里,结果他也没在那,这时候我就着急了,就骑着车到处找他,过了中午也没找到,就通知了孙女去找。”王大爷的孙女说,“我下午正想去上班的时候奶奶说爷爷找不到了,后来我是通过那个定位器找到了派出所。”

  民警提示,要在老人身上留下联系方式

    民警向老人家人提出建议:“只有这个定位器还是不够,如果定位器恰好损坏或者没电了,那你们很可能和老人失去联系,所以最好在老人身上留下家里的住址或者联系方式,放在显眼的位置,这样方便和家里人取得联系。”

编辑:郑丽涛 来源:燕赵都市报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评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