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打“黑”还须自身硬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2-12-24 17:27:59
阅读:716燕赵都市报冀东版记者 李金花
12月17日至19日,本报以大篇幅的报道追根溯源,力图找出“黑车”存在的原因以及有效的破解之法。文中,我们对黑车所带来的各类社会隐患进行了分析披露,也向合法营运者们表达了同情与声援。然而,当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黑车时,我们不禁想到:在这场颇具规模的较量中,合法营运者们除了表达满腹委屈外,是不是更应该以过硬的服务主动出击,去赢得这场胜利呢?
抛开“合法”这一身份之后来比较,正规出租车单从“服务”角度来看优势并不大。相信这样的场景对很多常打车的人来说并不陌生:司机在车载对讲机里说怪话甚至脏话,让乘客感觉很不自在;为抢时间司机一路飞车让乘客提心吊胆;高峰时段司机挑远近、挑路况,将“不合格乘客”甩在身后……这样的事情不能代表出租行业全貌,但绝对是一直存在的事实。
尽管如此,人们还是将那份信赖投给了正规出租车。有一种现象就是最简单的明证:高峰时段,路上很难看到空驶的出租车,却时常能看到亮着小红灯的黑车。可见,如果可以选择,乘客的目光还是会首先投向正规营运车辆。
单是为了这份信赖,合法运营者们就应该在服务中做到更好甚至最好。
唐山的运管部门在对出租车这个“城市窗口”的管理上确实下了不少功夫:车容车貌、文明用语、按规行车……每一条都制定了很详尽的实施标准以及违反标准的惩罚措施。
带小孩打车的人可能都听到过司机这样的提醒:别让孩子穿鞋站在座上,座套脏了我们会被罚款。作为乘客,听到这样的话首先应该感到安心——为了给乘客提供一个高品质的乘车环境,“相关部门”正做着努力;但细一想,司机这样的做法有“规矩”,却少了几分“境界”。迫于罚款的压力去履行职责,一旦监管松动,“规矩”必然要跟着打折扣。而3100辆出租车,究竟需要多少人力去监管呢?
无论是为了自身利益还是为了职业操守,合法运营者都应该尽快拿出更加主动地姿态:陋习,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优势,始终坚持,更上一层。
其实,今年新投放的600辆帕萨特早就以其热情的服务赢得了乘客很好的口碑,有读者专门来到本报,要求对帕萨特出租车的服务给予表扬。读者口中的“热情”,无非是态度和蔼、不拒来客。司机做了本来就应该做的事却感动了乘客,可见我们拥有一个何其宽容的营运环境啊!黑车势头不减,合法营运车主不能坐以待毙、怨天尤人。打这场“仗”其实也不难:在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同时,抓住你已有的优势,做好你该做的细节,全力出击,正者必胜!总之一句话:抓住乘客的心,你才能拥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和取之不尽的利益。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相关推荐
露骨文字、低价诱惑......迁安部分车主又“中招”!
广告推送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