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犬训导员:与犬并肩,为了那份共同的荣耀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2-12-21 17:27:40
阅读:935
燕赵都市报冀东版记者 李雪杰 刘飞/文 鲁千国/图
2007年,一只拉布拉多狗崽被交到了警犬训导员陈永军的手里,尽管这只小狗柔弱而胆小,但“阅狗无数”的陈永军却一眼认定:这是个好苗子。
实际上,在唐山市刑警支队警犬技术大队,每一个训导员都不会轻易说出“留下”二字,因为那将代表着,他要和某只天性忠诚的生灵建立起无可替代、不可分割的关系,正如陈永军和那条被命名为“克林”的拉布拉多狗崽。
训练警犬枯燥而且辛苦
在训练基地,记者看到的“克林”高大威猛,攻击性十足,丝毫找不到当年“胆小”的影子。
“刚来时它都不敢出犬舍,我每天都得抱着它出来,像哄小孩一样。它不敢上台阶,我就用火腿肠在上边逗它,让它慢慢地、一阶一阶地往上走。如今,作为一只优秀的搜爆犬,它早已经战果累累、荣誉加身了”。回忆起“克林”5年来的成长历程,陈永军像一个自豪的父亲在炫耀自己的孩子。
如果不是警犬本身灵性十足、能和人有情感互动的话,训导员这份工作真可以用“乏味”来形容。“训练新犬是最难的,首先我们要长时间地留在基地,和它培养感情。业务方面还要从最基本的‘走线’开始,来训练它的侦查能力。”据陈永军介绍,在那个阶段,他都是晚上十二点出去“走线”(一般走800米),藏好嗅源以后返回来,睡两三个小时以后再带着警犬出去寻找嗅源。“只有这种重复再重复的训练,才能让警犬一点一滴的去成长、成熟。”当然,板墙、三级跳架、独木桥等障碍训练也是警犬的“必修课“,而这样的艰苦训练最少要持续10个月,警犬才能具备出警侦查的能力。
在训练新犬的几个月里,训导员们能跟家人在一起的时间非常有限,“几天、十几天不回家是很平常的事,好在家人对我们的工作都很理解”。可在记者听来,如此“不得不”的理解中又难免多了几分无奈。同时身为孩子父亲的训导员们,倾注在这些警犬身上的精力和感情之多,肯定早就遭到了孩子们的嫉妒甚至“抗议”。

执行任务共同赢得荣耀
目前,训练基地一共有35条警犬,有德国牧羊犬、拉布拉多、史宾格和马里努阿等。它们常年执行刑侦任务,直面犯罪现场,因此显得异常凶猛。即便是搜爆、搜毒犬也气势十足,别说是罪犯,就是训导员陪同下的记者,和它们近距离接触时也不禁胆寒。而“克林”,更是这些“猛将”中的佼佼者。
上午9时,“克林”又开始了常规的训练,出了犬舍的它显得很兴奋,围着训练场不停地奔跑,还像个撒娇的小孩似的往陈永军身上又扑又蹭。
常年的并肩作战、休戚与共,人和犬之间的情感和依赖也与日俱增。记者学着陈永军的口气叫克林的名字,但它丝毫没有反应。陈永军说,“它只认我的声音和语调。”
“克林是一只搜爆犬,它的鼻子非常灵敏,和障碍训练相比,它的搜爆能力更强,在省公安厅组织的搜爆班训练中,我每次都是带着克林第一个上。”实战中的克林更是表现出色,2008年和2011年,陈永军还带它参加过北京奥运会和深圳大运会的安检工作。
“但并不是每次执行任务都那么顺利,”陈永军回忆说,“去年大运会的时候,我带着克林被分配到‘尖刀排’,主要负责开幕式现场、比赛场馆、各国领导人入住的宾馆以及车辆、参观点的安全检查。可就在执行任务前几天,可能因为水土不服,克林忽然得了窝咳,这种病会传染,没法执行任务,当时我陪着它输了五天的液,吃饭时间也不敢离开。由于犬舍离我们的大部队很远,我每天晚上都睡不踏实,要到犬舍看看它才能安心,第二天天不亮我就去犬舍守着。在第十天,克林终于康复了,指挥部才批准我们正常执行任务。”
除了重大活动的安检外,遇到交通肇事或者重大刑事犯罪时,训导员们也要带着警犬马上赶到现场,所以他们的待命时间永远是24小时。“执行任务基本上都是在夜里,犯罪现场情况复杂,我们常常要带着警犬在外面呆一整夜。”这样机动的工作虽然辛苦,但也为人犬组合赢得了诸多荣誉,陈永军屋内成排的奖杯就是明证。

艰苦中他们选择了坚守
一场训练下来,陈永军深蓝色的训导服上粘满了狗毛。
从公安部警犬技术学校毕业后,陈永军已经在警犬技术大队工作了20年。“这么多年了,好多事早都适应了,比如每天得换好几次衣服,再比如每年夏天都得添新伤”。他给记者看了一下胳膊,上面大大小小的伤痕很密。“夏天穿的少,警犬的牙又很锋利,训练的时候经常一不小心就被它咬了。队里几乎每个训导员都被咬过,但我们还是舍不得打它们。”
目前,警犬技术大队的训导员只有5个人,要训练并照顾35条警犬。“下午三点半警犬们准时开饭,这也是它们一天中唯一的一餐。每个训导员要负责给三到四条警犬喂食,警犬不能乱吃东西,我们只喂它们狗粮,提前用热水冲泡好,一餐每只狗给一舀子就够了。”
给警犬喂食相对简单一些,比较辛苦的是打扫狗舍。警犬们的“私有领地”不容陌生人进入,所以只能由训导员亲自打扫。尽管警犬们住的都是专门建造的“小别墅”,但里面总会有难闻的气味。“每到阴雨天气,犬舍的气味就会更难闻。无论什么样的天气,我们必须坚持每天仔细打扫,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全天一身臭。但为了这些心爱的朋友、伙伴,我们没抱怨过一句”。
其实,能坚持到最后的训导员并不多。由于工作枯燥、辛苦等原因,曾有不少人从这个岗位上匆匆而过。大队长许滦军对记者说,“现在我们的训导员只有5个人,一位是新来的,其他人都已经干了十几年甚至二十多年。这些训导员本来也有机会调走,但他们热爱这份工作,更放不下身上的责任,所以始终都没动过走的念头。”
训导员冯华也风趣地说,“我们这项工作虽然单调,但是每天和警犬打交道,很单纯,没有利益之争,过得很开心。而且,每天训练警犬还能锻炼体能呢,我们训导员都能活到八十岁”!
让他们留下来的,绝不是这些简单的理由。采访过程中记者已经深切感觉到,让这些人留恋痴迷的,是警犬的勇敢与忠诚,是人与犬并肩作战的默契,更是建功立业后那份共同的荣耀。 采访结束前陈永军又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他训练过的警犬不下10条,其中跟他时间最长、感情最深的得数“虎子”。“训它的时候我最累,受的伤也最多,但我和它感情也最深。我对它进行了两个月的突击训练后,它就在河北省第一届全国警犬技术比赛中拿回了一个奖杯,后来更是立了不少大功。去年虎子死的时候,我的心里特别难受。”指着训练场外的河边,陈永军声音低沉地说,“虎子就埋在那里,我们这里死去的警犬都会埋在那儿。”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