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相声社也想“民晚”献技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2-12-21 17:27:16
阅读:895
燕赵都市报冀东版记者 刘飞 李雪杰
找乐儿相声社是唐山一群90后自发组织的民间相声团体,他们不是专业演员,却对传统相声情有独钟,在舞台上诠释着年轻人对传统艺术的理解和追求,今年,也许您会在我们民晚舞台上,看到他们带来的精彩表演。
12月19日,记者见到了找乐儿相声社的发起人——郑烁,同来的还有他的搭档张浩。这两个90后年轻人,一个是图书管理员,一个是汽车销售,低调含蓄,走在人群中,你可能不会注意到他们。然而在舞台上,他们却能变成能捧能逗的“话唠”,一口气能说上三五个小时,风趣幽默,逗得观众哈哈笑,台上台下判若两人,可以说相声给了他们另一面的人生。
因为有一群爱相声的朋友,找乐儿相声社成立
今年4月15日,由郑烁发起,找乐儿相声社正式成立,一群热爱相声的年轻人聚在一起,由之前的“散兵游勇”变成了现在稳步发展的正式社团,目前社团固定演出的成员有十人左右,这些成员基本上都是90后,业余时间就聚在一起说相声。
“社团成立那天也是我第一次登台,挺紧张的。但是看到爆满的现场和热烈的氛围,我渐渐平静下来,能够挥洒自如了。”郑烁回忆道,“我在大学学的会计,但是从小就喜欢听相声。尤其从06年听完郭德纲的相声之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如今,相声成了郑烁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工作以外的时间,他都一心扑在相声上。
张浩是学声乐出身,目前做汽车销售工作,“但是说相声是我从小的梦想,现在终于能干我喜欢干得事了。”2006年,张浩和郑烁在网上认识,本着对相声的共同爱好,两人一拍即合。现在,他们在台下是谈心的兄弟,在台上是默契的搭档。
钟爱传统相声,想在茶馆演出
郑烁最爱传统相声,“电视相声不是不好,只是它有一定的局限性,一个20多分钟的段子,被剪成三五分钟,掐头去尾的,听着也不过瘾。我很希望我们的观众坐在茶馆里,喝着茶水、吃着花生,轻松地听我们说相声,抖出好包袱大家一起乐呵,这样才有氛围,这才是相声。”郑烁说。
张浩对记者说,之前他曾在论坛里看见有网友问唐山有没有在茶馆说相声的,“这说明唐山还有很多人喜欢听传统相声,就是没有演出场地。当时我心里就特别不是滋味,其实在天津、北京有很多这样的地方,但是在唐山基本上没有,以前在小山有很多老艺术家表演,但是现在那儿成了一个批发市场,挺遗憾的。”
为了联系场地,郑烁没少吃闭门羹。“有的商家一听说我们要演相声,直接就把我们轰出来了。现在唐山的茶馆几乎都变成棋牌室了,很少有用来说相声的。”郑烁告诉记者。
相声社现在的演出场所大多在咖啡馆,但并不是所有的咖啡馆都适合演出,无强制消费是郑烁挑选场地的基本前提。
除了场地,经费问题也是相声社遇到的一大难题。“因为我们没有演出经费,而且服装、道具也要自己花钱置办,所以没什么人愿意来演,即使来了看到这个情况也坚持不了多久。”郑烁有些无奈地说。
找乐儿的成员都不是全职的相声演员,他们只能利用下班后的闲暇时间进行排练。郑烁现在每天早起都会练习贯口等基本功,张浩调侃地说:“每天这么练,现在都没人愿意和他合租。”

“相声给了我们好心情,也给了我们力量做公益”
张浩说,演出的时候看到台下有观众笑就特别有成就感,有时他们甚至演出到凌晨,“我们只要看到台下还有观众,哪怕只剩一两个人,我们也会继续说下去。虽然有时候特别疲惫,但是心里的自豪和高兴是怎么也替代不了的。”
说到相声带给他们的收获,郑烁说:“听相声已经是我的习惯了,每天都很开心。”但是除了娱乐,郑烁还有更长远的打算,“我们不想做商业性的演出,只想走公益化演出的道路。我们计划明年开始进行正式的公益演出,或者现场募捐,或者收取低价门票,然后把得来的费用用来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张浩说:“现在的80后、90后把大多数闲暇时间用在KTV、泡吧、看电影上,很少有年轻人关注相声这种传统的艺术形式。我们做这个相声社团,也想让相声在年轻人中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郑烁说:“我们想在民晚这个大舞台上演出,能锻炼自己,也能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加入我们,让唐山的相声走得更远。”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