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80后小伙昨"捐髓" 河北今年诞生35名捐髓英雄</h1> 2012-12-07 09:35:21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2-12-07 17:03:11
阅读:983河北省捐髓志愿者已超10万人
燕赵都市网记者 王丽
一位是曾经的见义勇为英雄,一位是汶川震后的援建者。12月6日,这两位充满爱心的80后小伙子再次奉献爱心,在同一天在同一家医院各为一名白血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携手成为“捐髓英雄”。
记者从省红十字会了解到,这两位小伙子分别是我省第34、35位捐献者。我省捐髓志愿者目前已超过10万人,在中国各个省市中名列第2名。
-人物一:
索晨曦:24岁爱心小伙完成“生命接力”
18岁,第一次献血,并坚持每年献血两次,每次400ml。20岁,因热心劝架,全身被捅8刀。24岁,他又来到石家庄白求恩和平医院,为一名陌生的白血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这就是邯郸小伙儿索晨曦,刚刚24岁的他朝气蓬勃、充满爱心,不知不觉中已经集“献血英雄”、“见义勇为英雄”、“捐髓英雄”于一身。 昨日上午成功捐髓后,索晨曦精神状态非常好,他自豪的说“造血干细胞就像是种子,从我的身体里取出一点,再种到病人身上,就像是生命的接力,多么神圣啊!”
◆20岁时见义勇为身中8刀
索晨曦,出生于1988年,目前是河北邯郸峰峰和金贸易公司职工。2006年5月份,刚刚18岁的他第一次献血,并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自此他坚持每年献血两次,每次400ml。“女生每次都是献200ml,我一个大小伙子总得多献点吧”,他风趣的拍拍自己的胸膛,说自己身高1.84。目前,他已经累计献血3000多毫升。
每年固定的献血也曾有过一年的中断,那是他受伤住院的时候。2008年4月14日下午,在苏州打工的他和一位同事回住处时,发现租住的小区里有一群人在推搡。“我们当时也没多想,上前去劝架,结果双方都把我们认成对方的人,我们俩都受伤了,我被捅了八刀,造成双肺贯穿伤、右膈肌破裂,住院治疗了40多天。”索晨曦说,因为他们的劝架行为将事情的不良后果减到最小,事后,当地政府还将他评为“见义勇为”青年。 提及那次“当英雄”的事,索晨曦不好意思地说,以后再碰到类似事情还会去劝,但不会像那次莽撞地冲上去了,会采取比较“婉转”的方式。
◆体检不过关,他着急辩解“身体特别好”
今年8月份,索晨曦接到通知,他与一名白血病患者初配成功,这个消息并没有让他感到任何不安和担忧。他说,“能有机会挽救一个生命,是多了让人高兴的事啊!”就连电话通知他的工作人员、邯郸红会的张静也说,“在我接触的捐献者中,晨曦是最阳光、最开朗的。”
虽然晨曦捐髓志愿坚定,捐献过程却也有波折。9月份的体检结果出来了,肺粘膜有粘连,不正常。这是当年见义勇为受伤留下的后遗症,却险些让他无缘“捐髓”。“这个结果一出来,我就急了。那是四年前受的旧伤了,不会受影响的。”他说。邯郸红会的张静依然清晰的记得晨曦着急辩解的情景,他的原话是“我现在身体好的很,四年了我连一片药也没吃过”。
再一次体检,胸片结果没问题,可以捐献。这让晨曦感到由衷的欣慰。接下来的日子,他每天坚持锻炼身体、不吃肉,提高干细胞的捐献质量。他一边准备着,一边焦急的等待着捐髓的一天。“他是真着急,过一段就给我打电话问啥时候捐啊?”,张静笑着说。 12月1日,他来到石家庄白求恩和平医院,开始每天打动员剂,为捐髓做最后的准备。12月6日上午,他顺利的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的采集,成为我省今年第34位、史上第132为“捐髓英雄”。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