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交通运输局驻遵化市工作组撤离帮扶村见闻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2-12-07 14:33:35
阅读:717“以后要常回‘家’看看”
——市交通运输局驻遵化市工作组撤离帮扶村见闻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秀华、张叶)
有一首打油诗在遵化市铁厂镇井匡峪村的乡亲们口中广为传颂:“交通干部来包户,帮村发展谋富路。村庄整洁通马路,荒地种满核桃树。打井挖渠铺管道,引水浇灌幸福树。扶持发展农家院,生态旅游新路数。帮扶好事不尽数,但愿队伍长久驻。”这首诗讲述的对象,就是唐山市交通运输局驻井匡峪村的帮扶工作组。
12月4日,驻村帮扶任务圆满完成。听说驻村工作组李宝军、刘恩利、莫鑫三位同志要走了,村民们停下手中农活,自发地聚集到新修好的小广场上为他们送行。井匡峪村党支部书记刘宝齐拉着工作组组长李宝军的手,动情地说:“工作组和我们都是亲人,不说客套话,以后要常回‘家’看看!”
沿着村路缓步前行,刘宝齐感激又自豪地一一细数着一年来工作组给村里带来的改变:村里新安装了两个高配额的变压器,村民们不用再过三天两头跳闸断电的日子了;打机井、挖水渠、铺管道,将100亩的槐树林变成了优质高产的经济核桃园;废弃了三十来年的饵料加工厂危房,如今成了集健身娱乐、休闲赏景、停车于一体的观景平台;组织专家到村里免费义诊,让村民们在家门口享受专业的医疗服务;村里街道上第一次有了垃圾桶,第一次有了农家书屋,第一次有了卫生室……
“以前路不通,卖鱼要划船到水库南岸的丰润界上再卸货装车,费事费力不说,耽误了时间,鱼翻白儿了还得被人砍价。现在路通了,收鱼的直接开到村里来,出货方便了,价也涨上去了。”村民刘国仲说。井匡峪村毗邻邱庄水库,村民主要以养鱼为生,村中原有的道路已经使用了20多年,路面破损严重,“雨天两脚泥、晴天一身土、石头尖朝上”,村民出行不便,经济发展也受到了很大制约。为了能让村民们早日走上平坦的便民致富路,驻村工作组为该项目跑办奔忙,8月20日,这条全长7.5公里、沿线涉及8个行政村的乡级道路全线贯通,受益人口达到了12000多人。
“工作组不仅帮着大家富了口袋,也让大家富了脑袋,”村民刘宝柱在他正在新建的二层小饭店前兴奋地对笔者介绍,“路通了,人多了,这生意绝对错不了。”村路修通后,来村旅游的人数明显增多,但是井匡峪村没有像样的饭店,也没有可以住宿的旅店,往往游客从这里摆渡到水库对岸吃饭、住宿,白白流失了宝贵旅游资源。看准商机,工作组找来有开饭店经验的刘宝柱,悉心为他分析投资前景与利弊,帮他投资开阔思路,建议他扩大经营规模,带头发展村里的“农家乐”市场。刘宝柱热情地说,“明年天暖了,饭店也盖好了,欢迎你们再来,就在我的店里吃、住!”
千言万语说不完,一年来的患难与共让工作组与村民之间结下了亲人般的感情,送行的村民迟迟不散。工作组组长李宝军说:“我们今天走,但我们与井匡峪村的感情没断,责任没断。我们会把这里作为交通局的职工教育基地,让职工前来体验传统农业生活,与村民们一起共话心声,将帮扶延续下去。”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相关推荐
定了!迁安这所中学将有新变化~
定了!迁安这所小学将有大变化~
广告推送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