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鲜活的河北百年历史长卷</h1> 2012-12-07 08:47:32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2-12-07 09:13:14
阅读:1071一部鲜活的河北百年历史长卷———评《河北文史资料全书》
□李晓明
从2008年盛夏播种,到2012年金秋收获,由河北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组织征编的《河北文史资料全书》,经过全省各级政协文史工作者、社会各界文史资料爱好者的协作努力,终于展示在世人面前。
人民政协的文史资料工作,起始于1959年,是时任全国政协主席的周恩来总理倡建的。周总理希望老一代的人,特别是阅历丰富的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把自己亲身经历的历史事件和接触了解的历史人物,本着存真求实的精神记述下来,传承下去。这是人民政协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对广大群众特别是对以往历史没有切身感受的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工作,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半个世纪文史资料的工作历程,有着最初几年的兴盛,有着文革浩劫的凋敝,更有新时期以来大地回春、百花争艳。如今,政协部门的文史资料已与党委部门的党史、政府部门的地方志,并称为当代中国修史的三大系统,共同担负起盛世之举。而政协文史资料,更以其“两旗”———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两性”———统战性、三亲性(亲历、亲见、亲闻),“三不拘”———不拘题材、不拘长短、不拘观点,“四个作用”———存史、资政、团结、育人,在史林独树一帜,成为海内乃至世界史坛上的一朵奇葩。
据不完全统计,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我省各级政协征集的各类史料达十数亿字,整理、编辑、出版的有数亿字,堪称硕果累累,蔚为大观。如何将这些延续多年、散见各地的宝贵的资料汇总起来,精选精编,成书出版,使之更好更便捷更具体地服务于社会,是全省广大文史工作者的长期夙愿。本届河北省政协,欣逢新中国成立60周年、文史资料创建50周年,此间完成这一巨制,当是最好的纪念。
《河北文史资料全书》(以下简称《全书》)有三个特点:
一、规模巨大。
作为一个文化大省、文化强省,一些标识性的东西是不可或缺的。譬如一般省会都具备的博物馆、图书馆、大剧院、青少年宫、中心广场等等,还要有交响乐团、足球队、会展中心、通史、大辞典、百科全书等等。在这个意义上,《全书》堪称我省一项填补空白的重大文化建设工程,一个文化的制高点,一部“可以拿得出手”、向外人介绍夸耀的精品。作为文化标识,除了精,还要大,建筑物要巍峨耸立、气势磅礴,书籍要卷帙浩繁、富丽堂皇,充满不可撼动的权威性,使人望之心生敬畏。这些特点,《全书》也都具备。
《全书》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共分11卷,26册,总共2560万字,可称为迄今我省编辑出版的最大的一部类书。11个省辖市各为一卷,石家庄卷、唐山卷、保定卷、张家口卷各为3册,280万字;其他7个市卷各为两册,字数由180万到220万不等。《全书》26册摞起来有一米多高,重达40公斤,确实是我省出版物中重量级的皇皇巨作。
二、内容丰富。
《全书》内容之丰富,不光体现在字数上,更主要体现在范畴、类别上。
周恩来总理倡建政协文史资料工作时,鉴于“三亲性”,将其征集上限定在1898年戊戌变法,下限定在新中国成立前。这个上限一直延续至今,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征集下限也延展至新中国成立后。《全书》资料体现的年代,大致上从戊戌变法至上世纪末,所以又称作“河北百年历史长卷”。
文史资料的类别,通常分作政治、军事、工商、经济、文化、教育、科技、民族、宗教、社会等几大类;“人物”一般不作为一个专类,而是按其主要身份分属于不同类别。《全书》分类比较简练,只有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这五大类,为的是照顾一些分类比较模糊的内容,统一囊括在一个大类中。也允许有的市卷根据自身史料的具体情况分门别类,体现出不同情况不同对待的务实风格。
《全书》各卷经过认真遴选、精心编辑,所有内容都属于正统的文史资料;而各市又针对当地历史和史料征集情况,突出了自身所特有的部分。譬如石家庄卷中早期工人运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创建、解放石家庄战役;唐山卷中清末实业的兴建、冀东抗日大暴动、1976年抗震救灾;保定卷中保定军官学校、敌后抗战、河北作家群;张家口卷中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张库大道商贸活动;邯郸卷中的冀南会队武装、邯郸战役;沧州卷中回民支队、运河史料;秦皇岛卷中榆关抗战、北戴河史料;邢台卷中抗大在浆水、永年古城史料;承德卷中避暑山庄史料;廊坊卷中义和团史料;衡水卷中改革开放后的民营企业史料等。这些分卷中突出的重点,都是河北现当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文史资料这种形式的展现,极大地丰富了我省史料宝库。
三、特色鲜明。
一部史书的价值,不在于规模有多么大,字数如何多,装帧怎样精美豪华;在很大程度上也不在于其内容的丰富和范围、类别的设置。
一部史书有没有价值,价值的大小,在于展示客观存在的主观是怎样的动机,通过怎样的视角,采用怎样的手段;在于这种被展示的客观是以什么样的状态存在,给受众以什么样的感觉,为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个问题处理好了,其巨大的规模和丰富的内容才有实际意义。而《全书》正是抓住了这个“史学的灵魂”,出于将历史细节化、生动化、原生态化的动机,给受众对百年间的人与事有一种如睹如闻、可以触摸的感觉,为社会带来可以“知兴替”,可以“明得失”,甚至可以“正衣冠”地体现鉴往知来的“大镜子”的影响。
这就是政协文史资料的特点所在,长处所在,魅力所在。《全书》共收入各类史料7000多篇,基本上都是“三亲”回忆录;这部书图文并茂,收入各个时期的历史照片近4000幅,非常珍贵。书中对同一历史事件和同一历史人物的忆述,每个亲历者当时的身份地位不同,接触面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视角,甚至观点上也有差别。这样,读者就能从不同的侧面,看到一个立体的历史事件和一个生动的历史人物。譬如战争,有司令员的忆述,有士兵的忆述,还有敌对方人员的忆述,这就完全不同于历史教科书的简略介绍和单方评断。现在国际史学界大力提倡和积极开展的“口述史”,在我国实际上已经以政协文史资料为载体开展了半个世纪,而《全书》正是其集大成者,在我省史学发展和文化建设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庆黎批示说,《河北文史资料全书》是了解河北近现代历史,认识河北省情的百科全书,是进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的好教材。省委副书记、省长张庆伟发来出版贺信指出,编纂《河北文史资料全书》是一项重大的修史工程,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建设、文史学术研究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历史借鉴。这体现了对《全书》的总体评价。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相关推荐
定了!迁安这所中学将有新变化~
定了!迁安这所小学将有大变化~
广告推送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