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迁安信息港
移动端

信息港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H5

WAP端

信息港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H5

WAP端

首页 > 资讯 > 正文

“铁拐主任”——记唐山市级劳动模范段希军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2-12-07 09:06:19

阅读:897

“铁拐主任”
——记农行滦南支行个人业务部经理(原柏各庄分理处主任)、市级劳动模范段希军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杨书春、韩进良、孙美)

  不久前,中国农业银行唐山分行行长陈元良收到了一封不同寻常的来信,信中写道:“贵行柏各庄分理处主任段希军身患骨股头坏死病,但他以实际行动支持当地经济发展,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在他身上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农行与农民心贴心。我代表全村300多户村民向他及农行表示衷心的感谢……”落款是:河北省人大代表、梁各庄村委会主任常胜录。

  11月30日,笔者来到滦南县的几个镇村,采访到了段希军和他曾经帮助过的企业、农户。采访中,不管是企业经营者还是受益的农户,对段希军的称赞和感激之情无不溢于言表,他以患病之躯真情助农的事迹让人肃然起敬。

  今年43岁的段希军1988年跨入农行大门,2008年5月任柏各庄分理处主任。该行开展惠农卡、农户小额贷款业务后不久,段希军即患上难以彻底治愈的股骨头坏死。即使这样,他依然拖着病腿、拄着拐杖,坚持奔波在助农惠农一线,从没有退却。在他任职的三年多时间里,共为农户发放惠农卡7800张、农户小额贷款授信724户,授信总额3400万元;累计发放农户小额贷款6100万元,占当时滦南支行农户小额贷款总额的三分之一强,并且全部实现无逾期、无欠息。

  由于工作业绩突出,段希军被授予“唐山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荣获五一劳动奖章,并于近期荣膺中国农业银行总行服务“三农”主题竞赛活动先进个人一等奖。而在滦南县柏各庄附近的百十个村庄,因为看惯了他拄拐奔波的身影,当地老百姓都尊称他为“铁拐主任”。

  “哪怕累点、苦点,我也要咬牙坚持,绝不能因为我耽误向企业和农户发放惠农卡和贷款的大事!”

  2009年3月,惠农卡发放和农户小额贷款发放工作正式启动。4月,段希军便患上了股骨头坏死。他不顾病魔缠身,依然坚持工作,通过他的努力和带动,惠农卡推进工作在辖内5个镇得以顺利开展。

  走马上任柏各庄分理处主任后,段希军了解到柏各庄镇是全国著名的大米之乡,村民大都从事大米加工,优质大米让村民们迈上了致富路,这也坚定了他为“三农”做好金融服务、增加农行效益的信心和决心。

  正当他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病魔骤然降临,他患上了目前尚无有效方法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时常感觉右腿疼痛难忍,夜间辗转反侧,痛苦难眠。妻子多次催促他向领导申请照顾,但他考虑到支行缺乏基层干部,又正值全行上下推进惠农卡和惠农贷款等业务的关键时期,毅然放弃了3个月集中系统治疗,仅在短暂治疗后就咬紧牙关返回分理处,又一心扑在工作上。

  段希军不顾病魔缠身,带领全体员工集思广益,找准了当地经济发展与惠农卡、农户小额贷款业务的契合点,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量极大、耗时费力的农情调查之中。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他拄着双拐,忍着病痛带领两名客户经理走遍了周边辐射的3个乡60多个自然村,对其经济情况、农村金融服务及农民生产状况进行了详细深入的调查。从大米加工、水产养殖、工程运输业等当地主导产业中,筛选出年富力强、信用观念强的从业农户作为目标客户,优先选择民风淳朴、信用程度高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优势产业带动效果好的自然村作为整村推进客户群体。东黄坨镇梁各庄村民风淳朴、班子团结,是省级文明示范村。该村主要发展棚菜生产,供应唐山、曹妃甸新区等地。段希军来到该村,在村两委班子的大力支持下,利用中午和晚上深入农户家中走访营销,很快取得惠农卡资料300余份。回去后他组织员工连夜加班完善手续,第二天就将惠农卡送到农户手中,又及时将182万元农户小额贷款发放到42户农民手中。

  首战告捷鼓舞了士气,为支行全面推进“三农”工作进行了有益尝试。段希军又和员工们一起,利用业余时间率先学习惠农卡、农户小额贷款和操作规程、担保管理办法等文件和法规,掌握操作要领,逐步摸索出了简便、快捷、高效的工作流程,提高了发卡效率和工作质量,审查、审批通过率居滦南支行各网点之首。

  随着工作的逐步深入,梁各庄、守盐三村、荣各庄等村惠农卡整村推进顺利进行,农行惠农卡和农户小额贷款在当地叫响,品牌效应逐步显现。农行人认真负责、任劳任怨的精神风貌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认可,镇党委专门委派一名主管农村经济的干部配合分理处工作,不少村民主动当起了农行“三农”工作的义务宣传员。

  “平时咱多留点心,多花点心思、尽尽心,能让农户在致富路上少走点弯路,啥都值了!”

  柏各庄分理处服务半径辐射5个乡镇,100多个自然村。农民解决温饱问题后,纷纷寻找其他门路增收,段希军不遗余力支持他们致富,千方百计地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多亏农行的惠农贷款,为我提供了创业资金。”谈起对农行惠农的感受,柏二村村民周玉福非常感慨。周玉福是个心灵手巧的庄稼人,务农之余靠打零工赚点钱,但全家生活依然拮据。2009年5月,他想在镇上开个门市部加工铝合金门窗,但需要5万元启动资金,却找借无门。当听说农行发放惠农卡可以贷款时,他试着上门找到柏各庄分理处。段希军经调查了解到,周玉福为人老实本分,在村里口碑较好,符合惠农贷款支持政策,便决定予以扶持,他还帮助向周玉福的贷款担保人做了大量政策解释等工作,最终如期向周玉福发放贷款5万元。得到贷款后,周玉福租房开了门市部,由于诚实守信、经营有方,生意日渐红火,年收入达十几万元。

  在工作之余,段希军还多方搜集农业信息,尽力为百姓出谋划策,被誉为百姓致富路上的“贴心人”。柏各庄镇以种植水稻为主,近些年由于严重缺水,部分村子通过“稻改旱”转产。2010年4月,西榆坨村民赵月明承包了140多亩土地想种植棉花和萝卜,但付了土地承包费后种地却没了钱。得知这一情况,段希军主动上门介绍农行惠农贷款政策,为他家办理了惠农卡,发放农户小额贷款5万元,解了燃眉之急。赵月明种植萝卜50亩、棉花90亩,萝卜虽然产量高,没想到市场价格却持续走低,几乎没赚什么钱。得知这一情况后,段希军通过互联网了解到红薯非常畅销的信息,遂建议他改种红薯。2011年,赵月明试着种了50亩红薯,获得了大丰收,当年纯收入达十多万元。不仅建起了3间新房,还购买新车。

  谈起农行的网上银行、消息服务等新业务,柏各庄粮牛大米加工厂的老板赵宝波更是赞不绝口。过去银行下班后就没法结算了,加工厂也不敢发货。现在用网银转账没有时间限制,使资金周转无形中快了很多。在宣传惠农卡和农户小额贷款业务的同时,段希军总是不忘推荐网银、电话银行等业务,不会用的就上门辅导。农民从不了解到逐步接受,越来越习惯使用农行的网银、电话银行等业务。目前,当地几十家大米加工厂基本都使用农行卡和网银结算。到去年底,柏各庄分理处就累计办理个人网银446户、电话银行316户、消息服务962户,在滦南支行均居榜首。

  “虽然咱仅仅是一名分理处主任,分理处也只有七八名员工,但这里却是服务‘三农’离不开的窗口!”

  “三农”业务成果给员工们带来了喜悦,但也带来了繁重工作的严峻考验;病痛的折磨和工作上的巨大压力,使段希军疲惫不堪。股骨头坏死忌讳长时间工作,怕冷怕潮湿,发作的时候腰部以下没有一点力气,大腿根生疼。而办理农户小额贷款手续时,往往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疼痛时时都在折磨着他,但他就是靠吃药咬着牙坚持,始终忙碌在服务“三农”第一线。

  夏季的一天,大雨滂沱。梁各庄村农民崔守江、王保林急匆匆地跑到分理处,申请办理农户小额贷款。通过面谈得知他们从事淡水养殖业,近日听说饲料要涨价的消息后,想购入饲料,但资金不足急需贷款。段希军立即带领客户经理冒雨对借款人和上下游客户进行实地调查。由于养殖场道路泥泞难行,两人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近两个小时的路。此时,他病痛发作,几次瘫坐在鱼池埝上,两名借款人看着站在面前一身泥水的他,感动得直掉眼泪。当天,他们便为两位农民各发放农户小额贷款5万元,解了两家人的燃眉之急。

  段希军家在距柏各庄35公里外的滦南县城,为了搞调研、查农情,他经常工作很晚,夜里十一二点才回家。妻子担心他的身体,经常埋怨他“不要命了”,他却始终没能拿出时间进行系统治疗。他说,每当回家后躺在床上,想起农民们拿到贷款后洋溢在脸上的笑容,他内心的成就感油然而生,身上的病痛似乎也就不那么疼了。

  2011年9月的一天,段希军带客户经理到荣各庄进行贷前调查,由于村民白天不在家,只能晚上入户办理调查等手续,回单位又要整理资料。晚上11点多,当他拖着疲惫的身子到小区楼下,发现妻子还在等他,眼神里饱含着委屈。那天楼里的电梯坏了,他无法爬上位于12层楼的家,只好到亲戚家借宿了一夜。第二天,他又义无反顾地回到工作岗位。

  为尽可能多地拓展业务,在业务繁忙的时候,他带领全体员工连续两个月没休过一天。为缓解农民“贷款难”,他顶酷暑、冒严寒,披星戴月、走村串户,足迹遍布周边100多个乡村,汗水洒遍了近500平方公里的沟沟坎坎,他和员工们忙碌的身影深深地印在了农民的心坎上。

  在东黄坨镇梁各庄村村民中心,我们见到了给陈远良行长写信的省人大代表、东黄坨镇梁各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常胜录,他笑着对我们说:“在段主任他们支持下,全村300户农户已经有200多户领到了惠农卡,拿到了贷款。这对全村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畜牧、水产养殖业帮了大忙,村民年均纯收入从过去的3000元猛增到去年底的7800元。那封感谢信代表了全村1118名农民对段主任的真心感谢,希望他早日恢复健康!”

  在安各庄镇小薛各庄村张玉先家的后院,50岁的张玉先和几名工人正忙着往包装箱里装初加工后的白萝卜,将装船销往韩国。他介绍,原来只是种植白萝卜,是段主任拄着双拐来到他家,发放了惠农卡和惠农贷款,帮他建起了加工厂房,增加了收入,现在他种植的100亩白萝卜经过简单初加工,每亩效益就增加到千元左右。

  一名到支行实习的大学生,看到段主任日复一日、忍着病痛坚持工作,便不解地问他:“你每天这样辛苦,值得吗?”段希军笑了笑,指着一卷卷厚厚的资料说:“这里面的一家家一户户,随便拿出一份来,我都能说出他是哪个村儿的,从事什么产业,是谁担保的,把钱用到了什么地方,又有着怎样的收益,为他们提出更好的建议,我觉得很值!”几个月后,这名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发来短信:“段主任,我要以您为榜样,做一名兢兢业业、甘于奉献的农行人!”

稿源 唐山劳动日报 编辑 刘飞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评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