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迁安信息港
移动端

信息港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H5

WAP端

信息港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H5

WAP端

首页 > 资讯 > 正文

邢台两姐妹因病结缘成亲戚互相鼓励战胜死神</h1> 2012-12-04 15:55:49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2-12-04 17:03:31

阅读:1148

  邢台近郊,天梯山上,随着天气逐渐转暖,来这里的游客日益增多。

  3月30日,往来的游人中有一群人,其中有两位,都梳着短发,看起来岁数都不小了。她们两人你递给我一根黄瓜,我递给你一个西红柿,步伐虽已不再矫健,互相鼓励着走走歇歇,还是登上整个山上最高的地方。山顶上的小饭店里,她们还一起吃着大锅菜,宛若亲姐妹。

  实际上,她们并不是一家人,却有一个共同点,都曾经是宫颈癌患者,也正因为如此,在战胜癌症死神的过程中,她们互相鼓励,互相打气,成了比亲姐妹还亲的姊妹。

   这两个姊妹岁数稍大的叫王新春,年岁小点的叫李秋云。王新春家住邢台市农资小区,而李秋云则住在桥东区东南角的楼下道村,两家离得并不远,在2004年以前,两个人根本不相识。

  说起两人认识的经过,李秋云告诉记者,她是2004年住进的邢台一家医院,之前总是觉得腰疼,家人告诉她是宫颈糜烂,“很多人都有这个病,治疗一段时间就好了。”

  一段时间治疗后,总是不见好。李秋云说,我正在发愁、怀疑的时候,王新春大姐也住进来了。

  “当时我的病情比她严重,”王新春对记者说,“住到医院时,我已经是宫颈癌晚期,当时什么也吃不下,一天连一个鸡蛋也吃不下,即使勉强吃下去,最后也都吐出来,只剩下皮包骨头。王新春用手比划了一个小圆圈,“当时我的小腿只有这么细,人已经很虚弱了。”

  来了一个病友,李秋云终于有了个伴,觉得自己好像有了力量,但看到王新春的病情,她对自己的病情更加怀疑了。

  巧合的是,王新春和李秋云都不识字,双方的家人都没有告诉她们是什么病,看着病房里白漆漆的墙壁,听着对方不时发出的呻吟,两个人不约而同产生了一种不祥的预感,她们得的病,恐怕是一种不好的病。

  值得庆幸的是,他们的丈夫非常爱她们,他们早已知道妻子是什么病,看着妻子痛苦的样子,他们下定决心,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她们治好。

  王新春的丈夫老石已经退休,他告诉记者,妻子一辈子辛苦劳作,没享过什么福,眼看着日子好过了,谁知道竟得了癌症,“我给家里人下了死命令,要去看你妈,一定要笑着去,不能让你妈看出来,谁要是在病房里哭了,我就把他赶走。”

  然而,得知妻子病情的丈夫们其实心里更难受。李秋云告诉记者,“我们心里怀疑自己得了不好的病,但他们不告诉我们,整天神神秘秘的,经常看见他俩在楼道里嘀嘀咕咕,而且还非常小心,有一次,我们俩躲在门口想听听他们说什么,叫他们发现了,两个人就跑到厕所里说是去抽烟,又嘀咕去了。”

  王新春的病情愈发严重,李秋云心中愁云密布,两个人都有一种感觉,估计是活不了了,能多活一天就算一天了。

  这时,有人对老石和老王说:癌症这种病,没治,什么时候,钱花完了,人也就没了。

  无论是病人还是家属,如有磨盘大的石头,沉沉地压在所有人的心中,让他们感觉,末日就要来了。

  尽管李秋云和王新春已经认定自己活一天算一天了,但他们的丈夫并没有放弃,他们四处打听,希望出现奇迹。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听说在火车站,有一个卖面条的女老板,得了宫颈癌,但吃了石家庄华光中医肿瘤医院的药以后,现在已经没事了。

  这个消息让两个人兴奋不已,他们立即相约跑到了火车站进行“实地考察”,亲眼看到了那位女老板正在做抻面,女老板的身体一点不像曾经得过癌症的患者,将近200斤的体重,面条在她手里抻来抻去,灵活自如,一会儿往锅里一甩,还忙不迭地招呼客人。

  想起妻子日渐消瘦的身体和疼痛难忍的表情,看着眼前女老板壮硕的身体,两个人眼睛顿时亮了,他们看到了希望。

  2005年1月份,在丈夫们的搀扶下,李秋云和王新春来到了石家庄华光中医肿瘤医院。

  王新春对记者说,我们俩真是有运气,一来就碰到全国名老中医张士舜教授,看了我们的病历资料和检查结果,张教授直截了当地对我们说,你们也别瞎猜自己是什么病了,我告诉你们,你们俩得的都是宫颈癌,王新春的病情要重一些。

  看着我们两个人猛然呆滞的目光,我记得张教授笑说,你们别害怕,到了我这里,你们就算找对地方了。

  这时,丈夫们在旁边连忙问,大夫,能治好吗,只要能治好,我们砸锅卖铁也要治。

  这时候,我们听到了这个世界上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声音,“放心吧,只要坚持治疗,有很大的希望能治好。”

  带着对张教授的信任,带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带着张教授亲手调配的15天的药,李秋云、王新春他们返回了邢台。

  这药真是管事啊,王新春对记者说,吃药没多久,她就能吃得下饭了,这对我来说太重要了,以前吃不下饭,整个人没精神,身体也没有抵抗力,只能任由癌细胞肆虐,现在总算有了盼头了。每天早晨一碗饭,一个荷包蛋,我心里有盼头了,家里人也都有了笑脸。

  李秋云向记者讲了自己身体的情况,以前也是吃不多,吃了药以后,感觉明显有了食欲,有一次我吃面条,吃了整整一盆,我自己都害怕了——自己怎么这么能吃了。

  从此以后,李秋云和王新春两家开始了石家庄之行,五年来,无论酷暑寒冬,他们一直坚持来华光医院拿药。

  李秋云说,张教授的药是纯中药,每次我们去以后,他还要看看我们的情况,详细询问我们服药后的反应,根据自己的经验,可能随时再对药量或其他方面进行改变,尽量使药适合当时的身体状况。

  就这样,随着病情的逐渐好转,从一开始每半个月拿一次药,到后来每两个月、每三个月、乃至半年取一次药,取药次数越来越少、药量逐渐递减。寒来暑往,五年下来,有一天,张教授对她们说,行了,你们以后不用来了,你们的病,完全好了。

  听到这句话时,悬了这么多年的心终于落了下来,一下子轻松了很多,我们觉得自己真是又捡了一条命啊。王新春、李秋云感慨地对记者说。

  然而,即使听到张教授说以后不用来了,俩人的丈夫还是不放心,此后每年树发芽,树落叶的时候,他们依然带着她俩来到华光肿瘤医院,看看张院长,然后再复查一次,直到确定没事后才放心回邢台。

  由于记者的采访,王新春和丈夫都聚在了李秋云家。

  看得出来,王新春对这里非常熟悉,一进门,就抱起李秋云的外孙女逗了起来,李秋云的女儿看起来也和他们非常熟,见面就喊“大大过来了”。

  我们现在两家都成了亲戚了,把王新春一家让进屋,李秋云对记者说。

  我觉得我们之间的感情是经历生死考验的,王新春对记者说,想当年我们都是差点死掉的人,经历过那么一次之后,我们更珍惜我们的情谊,更珍惜生活的美好。

  李秋云对记者说,自己家里做着卖菜的生意,平时比较忙,我就招呼王大姐他们到我家来,没事就唠唠,觉得可亲了。

  王新春说,你别看秋云现在可能说了,当时我认识她的时候,她可内向了,很少说话,后来都是因为这个病,我当时症状比较严重,她就一个劲地安慰我,劝导我,结果把她练出来了,加上我们现在的病都治好了,心情也好了,现在她比我还外向,还爱说话。

  李秋云的丈夫忙着招呼大家吃水果、喝茶,他对记者说,现在不光她俩好,我们老哥俩也非常好,从给媳妇看病也就看出来了,老哥哥是个重情义的人,我最敬重这样的人。

  记者问他们是不是每年过年都要聚一聚,李秋云说,聚是要聚的,但一般都是正月十六以后,从初一到十五,两人家里都有自己的事,人来人往的,都嫌人多。我们年前都约好,等忙完了再聚,我们现在比亲戚还亲呢。

  临出门时,记者听见李秋云对王新春说,大姐,咱们现在在邢台周边旅游,等以后,咱们再一起出去到更远的地方旅游,好好看看美景,好好享受生活。

编辑:刘巍 来源:牛城晚报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评论

更多评论

热门资讯

广告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