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障女孩自立自强,渴望工作为父分忧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2-12-04 10:02:57
阅读:1370
燕赵都市报冀东版记者 么思齐 师源文/图
记者来到孙艳敏家里,发现整个房子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陈旧而简陋是记者的第一印象。家中的电器只有一个电冰箱和一台彩电,进门的地方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杂货。
今年18岁的孙艳敏,是一个不太爱说话的小姑娘,记者见到她时,她很害羞,站在一旁,怯怯地说了句:“姐姐坐。”
说起自己的家,艳敏的父亲孙百明有些心酸。艳敏的母亲在她六岁的时候就出车祸离开了他们。十多年来,一直是艳敏和自己85岁的老妈组成的“三口之家”一起生活。艳敏的奶奶行动不太方便,眼睛得了白内障几乎看不见,艳敏平时在家就负责照顾奶奶,操持家务。
多年来,家里就靠孙百明卖一些杂货维持生计,原来门口记者看到的那些杂货便是孙百明一家生活的唯一来源。孙百明说:“卖得好的情况每天能挣五、六十块钱。每月收入一千左右,勉强能维持生活。”孙百明说自己的牙都掉了,但是镶不起,全家人都没有医疗保障,所以更是不敢生病。

有这样一个女孩
孙艳敏是个善良的小姑娘,然而命运却有些残酷。她有先天的智障,基本上只有十岁左右孩子的智力,但是记者跟她的交流不成问题。从她父亲孙百明那里了解到,艳敏小时候发烧让脊椎变形。孙百明拿出数年前在医院拍的片子,片子看起来非常陈旧,但是能明显看出艳敏的脊椎弯曲程度比较严重。那时候医生说要治病需要十万,“我们连吃饭的钱都不够,哪有十万块钱拿出来治病。”孙百明无奈地说。
来到艳敏的屋子,映入记者眼帘的就是几件灰黄的家具,唯一的一抹亮色就是墙上挂了一张电视剧《一起来看流星雨》中四位男主角的海报。记者问她:“你喜欢他们吗?海报是你自己买的吗?”艳敏说:“我非常喜欢他们,这张海报是自己攒钱攒好久才买的。对于一个从小没有买过一件新衣服,没有去过一次服装店,连自己喜欢吃的西瓜都舍不得买的艳敏来说,这是她唯一的一件奢侈品。
艳敏告诉记者,自己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写日记和看书。说着就带着记者走进她的房间,将她平时写的日记拿给记者看,日记本上的字迹很工整,看得出写得时候认真。艳敏说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回去写日记。父亲每天早出晚归,奶奶因为白内障眼睛看不见,自己的朋友就是日记本。记者问她因为什么事情伤心,艳敏却有些语塞,她怕说出自己的伤心之处会让父亲难过,她沉默了。她的这种善良懂事让记者有些心酸。当记者问到她还想上学吗,孙艳梅犹豫着摇了摇头说道:“爸爸赚钱很辛苦,我不想他有太多的负担。” “我们家里几乎都不吃肉,大概有一年的时间了吧。每年只有去姑姑家里的时候才能吃上一顿肉。”孙艳梅说,“家里的买菜的任务都是我来做,平时我就看哪种菜便宜就买哪种菜。有的时候也不买,看到卖菜的小贩有些要烂的菜不要了,我就跟他们要过来。他们人很好,一般都会给我。今年家里几乎每顿饭都是白菜、土豆和胡萝卜,没怎么换过样,吃习惯了觉得也挺好的。” “买菜的次数多了,我还总结出了省钱的小妙招。每次爸爸给我十块钱或者五块钱买菜,我都不要整钱,就要一块一块的,这样可以花的慢一点。”孙艳梅很骄傲地和记者说着。

有这样一个愿望
当记者问艳敏未来有什么心愿时,艳敏说:“就想找个工作,给家里挣钱。这样我爸也不用那么辛苦”记者问她想找什么类的工作,她说能挣钱的就行。在培智学校上了七八年,自从今年毕业以来,艳敏一直在家里照顾奶奶,仅有的户外活动就是买菜以及带着奶奶去公园转转。现在的艳敏已能独立操持家务,她说自己虽然干不了什么体力活,但是做些基本的家务活丝毫没有问题。
艳敏对工作没有特别要求,能帮家里挣点钱就是她唯一的心愿,记者问她:“挣钱之后想买什么东西吗。”艳敏说:“帮奶奶买药,然后我想买个电脑,以后用电脑来写日记。”说完自己就笑了一下。
问及艳敏的奶奶,奶奶笑呵呵地说:“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艳敏能有个工作。我一个人在家也不成问题,让她放心去工作。”
孙百明告诉记者:“就希望女儿能找个活养活自己,苦一点累一点的工作都没问题。这样等我们都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她不会活不下去。如果有好心的人能帮艳敏找份工作,我们真的感激万分。”这应该就是辛苦一辈子的父亲对自己女儿的唯一期盼。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