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涉县平调落子剧团“庄户剧团”俏山乡(图)</h1> 2012-11-29 19:25:25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2-12-03 09:52:12
阅读:1963成立近60年每年演出400场次以上
邯郸市唯一一家长年坚持活跃在乡村舞台的县级戏剧团
燕赵都市网驻邯郸记者陈正 通讯员张晓芳 文╱图
锣鼓铿锵,弦乐声声。11月20日,在河北省邯郸市涉县东坡村的小广场上,一场别开生面的平调落子剧演出正酣。台上唱得不亦乐乎,台下看得津津有味,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几岁孩童,从十里八村赶来的村民把这个临时舞台围了个水泄不通,唱到高潮阶段,有的屏息凝神认真倾听,有的随声轻哼附和,人群中不时爆发出叫好声……。
这是河北涉县平调落子剧团在乡村演出的一个缩影。



当下,在戏曲艺术日渐萧条和危机,不少地方剧团处在瘫痪甚至解体状态时,涉县平调落子剧团却声名鹊起,他们走乡进村奉献精彩演出,将戏曲文化事业经营得红红火火,成为邯郸市唯一一家长年坚持活跃在乡村舞台的县级戏剧团。他们创作演出的戏曲电视连续剧《彩云》和大型现代戏《山娃》荣获省第九届“五个一工程奖”。成立近60年来,剧团保持每年演出400场次以上,成为邯郸全市戏剧演出市场的一棵“长青树”。
作为一个县级剧团,取得这样骄人的成绩,这沉甸甸的荣誉背后,凝聚着多少人的心血和汗水,以及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政府支持注入“不竭动力”
涉县政府每年定额补贴30万元作为剧团专项经费,用于设备更新、剧目创新、人员培训;县财政列支50万元资金,补贴送戏下乡演出资金;设立“涉县文艺创作振兴奖”,对优秀剧目给予重奖……。
一组组数字,反映了涉县县委、县政府对剧团发展给予的资金扶持;一项项举措,印证了涉县县委、县政府发展戏曲、繁荣戏曲文化的强大决心。
“剧团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县委、县政府的关怀,没有这些支持,平调落子剧团不会发展到今天……”谈起涉县平调落子剧团的振兴,剧团团长王晓燕激动地说。
近年来,涉县大力实施“文化强县”战略,积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文化事业不断繁荣发展。平调落子剧团于1954年组建至今,已走过了近60年的历程。作为县域戏剧文化的主要传播者,几十年来,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当下,作为政府部门,怎样支持剧团发展,让其更好的服务百姓,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为此,涉县专门制订了《关于扶持县剧团生存发展实施办法》,《办法》规定,县政府每年定额补贴16万元作为剧团专项经费,用于设备更新、剧目创新、人员培训等方面对剧团进行全面扶持,确保剧团正常运转。实施“百场大戏送乡村”文化惠民工程,财政专门列支15万元资金,采取“政府买单,百姓看戏”的方式,每年为乡村送去100场戏曲,满足基层群众文化需求。截至目前,剧团已在50多个村演出90余场大戏,进一步丰富了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该县还设立了“涉县文艺创作振兴奖”,每三年评定一次,对优秀文艺成果进行重奖。成立了“文艺创作中心”,整合人才资源,开展演名剧、谱名曲等文艺创作活动,每年还评选一批“优秀剧目奖”并给予物质奖励,激发文艺创作人员的创作热情和积极性。
与此同时,涉县还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实施“民心工程”,在改善职工生活,改善办公环境、树立剧团形象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全团职工办理了人身保险;购置了办公桌凳、电脑等办公设施,改变了职工的精神面貌,温暖了职工的心,激发了全团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