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迁安信息港
移动端

信息港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H5

WAP端

信息港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H5

WAP端

首页 > 资讯 > 正文

河北今年新报告艾滋病例599例 累计报告3088例</h1> 2012-11-30 20:27:18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2-12-01 09:54:46

阅读:1105

  95.5%的感染者经性传播 青年学生感染呈上升趋势

  燕赵都市网讯(记者王丽实习生郝少波)12月1日是25个世界艾滋病日。河北省卫生厅发布全省艾滋病疫情,截至今年11月底,全省累计报告本省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3088例,累计报告病例数位居全国第22位,持续保持低流行态势。

  -发布:艾滋疫情波及全省169个县

  据悉,1989年我省发现首例艾滋病毒感染者,截至目前,现住址为河北省的病例达3088例,其中感染者1606例,病人1482例,死亡829例。今年全省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599例,专家估计全人群感染率为0.01%,继续保持低流行态势。

  累计报告病例感染途径主要为性传播,占68.9%,其次既往有偿供血传播占18.8%,注射吸毒传播占9.9%,母婴传播占2.4%。艾滋病毒的传播已经完成了经血传播到经性传播的过度,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同性性接触感染占60.6%,异性性接触感染占34.6%。

  疫情区域也在不断扩大。2003年全省有54个县(市、区)报告艾滋病疫情,2006年达到123个县(市、区),目前已波及我省11个设区市、169个县(市、区),全省172个县(市、区)中仅有广平、大厂和鹰手营子无疫情报告。 从年龄分布来分析,新发感染者中,21—40岁青壮年占66.9%,50岁以上感染者占10.3%。从职业分布来看,以农民、工人、商业服务和青年学生占比例较高,尤其是青年学生感染呈上升趋势。

  -挑战:青少年受感染比例大幅上升,达30%

  虽然我省艾滋病疫情总体处于低流行态势,但是由于性传播已经成为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并且同性性行为群体及其感染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遏制艾滋病疫情蔓延依然面临巨大的挑战。

  省疾控中心副主任陈素良介绍说,目前男男同性恋人群感染形式严峻,哨点监测显示,我省男男性接触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已达到中等以上流行水平。由于该人群的特殊性,基数庞大,干预措施很难到位,并极易造成家庭传播,将成为我省疫情发展最主要的推手。

  其次,艾滋病毒感染者呈多元分布。感染者既有农民和工人,也有干部职员和教师,尤其是近年来青年学生受感染的比例呈现较大幅度的上升趋势,每年增加幅度达30%,青年学生感染的情况令人担忧。 其三,艾滋病早筛查、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也面临挑战,目前我省累计发现报告的感染者仅占到估计存货感染者的1/3。由于艾滋病的长期潜伏特点,一般发病后才能被发信,意味着其潜伏期过程中极可能造成传播,对控制疫情极为不利。同时,由于歧视问题,发生危险行为后,相当数量的人不主动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测,因此大量病例不能早筛查、早干预,疫情控制难度加大。2010—2011年,我省发现时即为病人的占29.3%。

  -干预:今年全省累计检测艾滋病毒2768025人份

  据介绍,2005年我省建立了艾滋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对疫情病例及相关信息实施电子化管理,适时分析疫情并掌握流行态势。2012年网络直报及时率达100%,随访干预完成率达98.6%,全年共监测32206人,检出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130例,丙肝抗体阳性524人,梅毒抗体阳性407人。

  同时,我省的检测咨询网络和医疗救治网络也在不断完善,截至今年11月底,全省累计建立咨询检测门诊497个,艾滋病检测实验室达到527个。2012年全省累计筛查检测各类人群共2768025人份,接受自愿咨询检测服务人数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一。自2003年10月实施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以来,目前全省已累计治疗人数1437人。2006年启动儿童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目前累计治疗儿童39人。2008年启动二线抗病毒药物治疗,目前累计实施二线治疗261人。 在全省实施高危行为干预“三个一”,即每年以县为单位开展一次摸底调查,每月一轮次深入场所实施干预,每场所至少设立一名同伴教育员。截至目前,全省敢于人群类别逐步扩大到包括暗娼、男男性接触者、性病病人、吸毒人群、长卡司机等多种人群,干预场所逐步扩展到浴池、歌厅、会所、酒吧、洗头房等,干预地域由城市逐步深入到农村。

  -目标: 2015年底艾滋病病死率下降30%,

  记者还了解到,省政府今年出台了《河北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明确我省艾滋病防治总目标:到2015年底,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艾滋病疫情快速上升的势头得到基本遏制,艾滋病新发感染数比2010年减少25%,艾滋病病死率下降30%,存活的感染者和病人数控制在15000人左右。

  行动计划还提出了4项工作指标,包括提高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知晓率、提高高危行为干预覆盖率、提高艾滋病病毒抗体监测检测覆盖率、提高抗病毒治疗覆盖率。其中,高危行为人群和青少年对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要达到90%以上,监管场所的被监管人员达到95%以上。 高危行为人群有效干预措施覆盖率达到90%以上,接受艾滋病检测并知晓检测结果的比例达到70%以上;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率达到80%以上,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及所生婴儿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应用比例达到90%以上,接受综合干预服务后的孕产妇艾滋病母婴传播率降低到5%以下; 100%县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主动为有艾滋病感染风险的就诊者提供必要的艾滋病和梅毒检测咨询服务,70%以上感染者和病人的配偶每年至少接受一次艾滋病检测;90%以上的感染者和病人每年至少接受一次结核病相关检查,符合治疗条件的双重感染者接受抗结核菌和抗艾滋病病毒治疗比例达到80%以上。

  -措施:艾滋病监测、干预、治疗都要扩大覆盖面

  为了继续保持我省艾滋病的低流行态势,实现艾滋病防治目标,今后我省将全面落实艾滋病综合干预措施,扩大艾滋病检测监测覆盖面,扩大高危行为干预覆盖面,扩大预防母婴传播覆盖面,扩大抗病毒治疗覆盖面。

  把预防母婴传播作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优先领域,以妇幼保健网络为平台,逐步将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和先天梅毒防治工作扩展到全省,提高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抗体、梅毒抗体和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率。对感染艾滋病、梅毒的孕产妇及所生儿童,免费提供治疗服务、预防性用药、随访服务等系列干预措施,阻断母婴传播。

  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提供便利、可及的医疗服务,只要发现感染者符合治疗条件就要及时进行免费抗病毒治疗,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和生存质量。

  同时,努力消除对感染者和病人及其家庭成员在就医、就业、入学等方面的歧视,对生活困难的病人提供帮助,将符合条件的感染者和病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并保护他们的隐私。

  链接:我省艾滋病防治工作成效

  ◇艾滋病疫情从全国第7下降至第22位

  1995年,我省发现有偿献血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疫情,艾滋病疫情位于全国第7位,2004年下降至第14位,2009年和2012年又分别下降至第22位,保持了艾滋病疫情的低流行态势。

  ◇在全国率先发现有偿献血员中艾滋病爆发流行

  1995年,在全国率先发现有偿献血员中HIV感染线索病例,并对重点地区献血员进行普查检测,发现该人群艾滋病爆发流行,政府当即取缔全省非法采供血活动,极大地遏制了艾滋病在更大范围的鲜血人群中传播。截至2012年11月底,全国单采血浆供血HIV者近4万例,我省仅占367例。

  ◇在全国率先对受血人员艾滋病流行状况进行调查

  2003年和2005年,我省在沙河市开展大面积受血人群普查工作。2003年,共筛查沙河市9个乡,169个自然村,44297户,180641人,确证实验阳性36人。2005年,在沙河市及临近的武安市进行受血人群筛查,共筛查出阳性确证艾滋病病毒感染11例。

  ◇2003年在全国及早开展了免费抗病毒治疗,并保持高覆盖率,极大降低了艾滋病病毒传播风险。

  ◇2005年在全国较早实现了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筛查实验室全覆盖,为发现艾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提供保障。

  ◇2005年,省市县三级组建了高危行为干预工作队,并在全省范围内开展100%安全套推广使用。

  ◇开创农村地区“四位一体”艾滋病治疗管理模式 形成以县级CDC为中心,以乡镇卫生院为纽带,以村卫生室为实施主体,以县级专家组成技术知道的农村地区“四位一体”抗病毒治疗管理模式。该模式成效显著,艾滋病病人依从性由实施前79%提高到98%,退出比例由17%降低到0,病人CD4细胞计数在治疗1年后,85%的患者达到200/mm3,最高达到723/mm 3,平均1年能提高100/mm3以上。70%的病人病毒载量检测在检测线以下。绝大多数患者体重增加,各种机会性感染降低,身体素质比治疗前明显提高。96%的病人实现生活自理,并能从事生产劳动。

编辑:石利平 来源:燕赵都市网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评论

更多评论

热门资讯

广告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