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迁安信息港
移动端

信息港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H5

WAP端

信息港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H5

WAP端

首页 > 资讯 > 正文

肥乡残疾农民获殊荣 自强创业开发绿色“金矿”</h1> 2012-11-28 16:14:39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2-12-01 09:46:47

阅读:1049

  近日,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县农民刘卫昌从第三届中国残疾人创业之星表彰大会上载誉归来,一举荣膺“全国残疾人自强创业之星”称号。据了解,刘卫昌是河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人,这也是刘卫昌继“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全国自强模范”之后获得的又一项国家级荣誉。

  今年46岁的刘卫昌是肥乡县卜寨村残疾农民,从小因患小儿麻痹症致使右腿残疾,但他身残志坚,热心公益事业。从1991年起先后办学校、创企业、植树造林,21年来,他先后免费培养残疾学生180余名,帮扶82名聋哑学生接受正规教育并实现就业,帮助333名残疾人实现就业,累计出资150多万元救助了630余名贫困学生圆梦大学。

  从自家的承包地到承包沙荒地,从河沟路边绿化到乡村公路绿化,植树造林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近年来,刘卫昌投资一亿多元,创建了18个残疾人扶贫就业基地,种植各类苗木9500余亩600多万棵,辐射全县9个乡镇170多个村庄,带动了全县2300多户群众走上致富道路。2003年,他承包了城北郊300多亩荒地建立七彩园艺花木合作社,经过精心经营,如今已生产法桐、国槐、塔柏等各类苗木20多万株,年产值400多万元,让绿色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金矿”。

  “现在的绿化苗木俏极了,我这1亩地今年收入超过1万元。”说起自己的造林计划,刘卫昌豪情满怀。他的种树事业起步于2007年,家里的宅基地满足不了他,承包地匹配造林也满足不了他,他就盯上了河道、公路、干渠沟。只要听说哪里有沙荒地、路边或沟渠没有绿化,他便去查看,找人洽谈承包绿化事宜。为了确保树木成活率,在栽植树木过程中,刘卫昌还根据平原地区特点,大胆探索,几经实验成功后,采取了用生态环保纸袋栽植树木的种植方式,这在当地极为罕见。刘卫昌介绍,“我使用从广东运过来的纸袋,不但生态环保,而且利于树木成活。一个袋子的成本是15元,但将来产生的价值要远远超过15元。”种树容易护树难,刘卫昌专门成立了护林队,昼夜24小时巡逻值班。

  刘卫昌有一个梦想,就是用10年时间植树1万亩,把肥乡打造成全国最大的花卉苗木基地,让更多的群众从种花种树中收获财富,共同走上富裕之路。(李运强)

编辑:石利平 来源:邯郸新闻网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评论

更多评论

热门资讯

广告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