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核桃变身“金核桃”成迁安特色产业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2-11-28 13:46:51
阅读:930
<p> <strong>迁安信息港消息</strong>(记者雷汉发、通讯员李瑛 董玉阁 孟红艳)动感大气的帆船、精巧美丽的宝葫芦、玲珑剔透的围棋盒……走进河北省迁安市挂云山野生核桃楸手工艺品公司,看着一件件天然镂空、外形典雅、色泽古朴、形神兼备、姿态各异的工艺品,很多人都难以相信这些古朴考究、精致典雅的摆件、饰品居然是由看起来很不起眼、外表很不招人喜欢的野生核桃壳制成的。然而,河北省迁安市农民刘国辉竟然在不经意间把野核桃从生活中的“废品”变成一种资源,发展成为一个特色产业,让野生核桃变身为“金核桃”,野核桃壳也成了名副其实的“金”壳。</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upload/Images/2012-11-28/201211281351346622263.jpg" alt="" /><br />
核桃楸手工艺品让人爱不释手</p>
<p style="text-align: left"> 据了解,今年36岁的刘国辉是河北迁安镇于洪庄乡后坨村的一位普通农民,他从小就喜欢制作各种手工,搞设计一直是自己的梦想,带着这个梦想1996年他考入石家庄城市科技专修学院,2000年毕业后,自己又不断学习积累,研究摸索。2011年刘国辉经多次到外地考察取经下决心成立了一个集研发、生产、培训、销售于一体的迁安挂云山野生核桃楸手工艺品公司。</p>
<p> 挂云山位于河北省迁安市大五里乡,灵山秀水、清风瑞气,是国家野生核桃楸原生境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刘国辉把迁安市挂云山景区内贮藏量丰富的野生山核桃作为开发资源,把老百姓从深山中收捡的山核桃收购来做原料,充分利用了野生山核桃外壳质地坚硬、内部花纹优美、风格古朴的特点,将核桃壳、果分离,果实榨油,核桃壳切片,再经科技处理,通过精选、切片、磨光、加工、设计、手工粘结、细雕等十多道工序将一个个野核桃壳打造成了形象逼真,工艺精良的工艺品,一下子将这些“废品”变成了一种可以致富的资源。</p>
<p> 采访中记者得知,在今年10月底刚刚结束的首届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推介活动暨第八届农业嘉年华上,迁安挂云山野生核桃楸手工艺品公司用大小各异的核桃切片立体粘制而成的宝鼎、上善若水瓶、帆船等核桃楸工艺品,以镂空神秘的核桃切片、轻盈空灵的视觉效果、散发出自然的核桃清香以及华贵典雅的造型气势一下子就让评委们的眼前一亮,最终获得了产品创意金奖。刘国辉还告诉记者,他们的野核桃楸手工艺品远看栩栩如生,近看纹理优美,不仅给人带来赏心悦目、亲进自然之美感,而且具有深刻内涵和迁安特色,是一种集艺术性、实用性、收藏性于一身的核桃皮工艺产品,目前,已经成为馈赠亲友、商务交往、旅游纪念、家居陈列的上乘佳品。产品销售至国内各大城市及法国、德国等地。其产品走俏市场,已经成为迁安旅游产品销售的一道亮丽风景线。</p>
<p> “因为刚刚起步,目前我这个手工艺品公司规模还不算大,年制作手工艺品千余件,实现利润100多万,实现就业近20人。今后,我还要进一步扩大规模,挖掘深化挂云山野生核桃楸特色资源优势,依托挂云山景区建立厂房,广招、培训核桃工艺品爱好者到公司就业,发展手工艺品特色产业,力争让野核桃成为我们迁安转型路上的一大亮点,为当地百姓铺就一条致富增收之路,让野核桃成为名副其实的“金核桃”,成为迁安旅游一张富有特色的名片。”谈及公司未来发展,刘国辉信心满怀。</p>
<p><br />
</p>
<p style="text-align: left"><br />
</p>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