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施若:24岁的她最牛音乐学府女博士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2-09-26 14:52:33
阅读:843她叫陈施若,今年25岁,17岁时考入俄罗斯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成为世界著名钢琴大师施达尔克曼的首个亚洲籍学生,并留校读博。她是咱省会的姑娘。

她是世界“最牛音乐学府”——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以下简称柴院)的女博士,她是世界著名钢琴大师收下的第一个亚洲籍学生,她是省会80后姑娘陈施若。
昨(9月25日)晚7点,陈施若在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的音乐厅内举办了一场主题为“感恩回报”的演奏会,用优美的琴音传递对恩师们的感激和对家乡的热爱。
听众里有她的20多位钢琴老师
昨晚7点,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的音乐厅里坐满了人。舞台上,灯光在一位身着蓝色吊带裙的姑娘身上聚焦,她静静地坐在钢琴前,随着手指在黑白键上跳动,悠扬的琴音开始在大厅里飘荡,时而欢快,时而舒缓。她就是从柴院归来的钢琴女博士陈施若。
一个多小时的音乐会里,陈施若演奏了舒伯特的《A大调奏鸣曲》、肖邦的《降A大调波兰舞曲》、李斯特的《钟》等共计9首世界钢琴名曲。
演奏结束,陈施若躬身谢幕,大厅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她从小就很安静,一碰到钢琴就像被艺术‘附体’一样,这是咱石家庄走出来的钢琴家啊。”陈施若的小学老师李艳一边鼓掌一边激动地说。陈施若的母亲胡红告诉记者,这次前来听演奏会的听众里,有从小学到高中所有给过女儿指导及帮助的20多位老师。
从5岁起学琴到现在,20年过去了。如今在世界著名音乐学府学有所成,她希望能用自己的琴声,感谢曾经给过她帮助、教育的老师们。
17岁考进柴院成大师首位亚洲学生
陈施若出生于1987年3月,是位典型的80后女孩。因为喜欢钢琴,从小到大,她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黑白琴键上度过。
2004年,17岁的陈施若在跟随中央音乐学院的陈比纲教授苦学6年后,决定报考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当时,我的对手是来自英国、韩国、马来西亚等全世界的钢琴天才,近百个人只能留下5个。”陈施若回忆说,“只有我丝毫不懂俄语,无法跟评委沟通,但音乐没有国界,我用一曲《李斯特的弄臣》打动了柴院老师,竟被世界钢琴大师施达尔克曼相中,成为他的第一个中国学生,也是第一个亚洲学生。”虽然如今导师施达尔克曼已经去世,但回忆起成为他学生的那一刻,陈施若还是很激动。
下一站在俄罗斯举办个人独奏会
在柴院,陈施若的成绩年年满分,并从预备系顺利升入硕士班。去年,她迎来了被誉为俄罗斯“国考”的毕业考试。陈施若选择了《D大调左手钢琴协奏曲》,这首只能用左手演奏的高难度名曲被她演绎得淋漓尽致,并再次拿到满分,留校读博。
10月5日,陈施若将返回俄罗斯。今年年底,她将在柴院举行独奏音乐会。陈施若说,自己有信心把精彩的表演献给听众,给石家庄人争光。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相关推荐
最新进展来了!迁安南部片区,投资7个亿!
广告推送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