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共产党员、河北银水实业集团董事长赵利(图)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2-09-22 16:28:46
阅读:5340不忘父老乡亲
——记共产党员、河北银水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利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本报记者齐福臣)
他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靠艰苦奋斗和过人的胆量,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运输队发展成为有6500名员工、固定资产达58亿元、年上缴税金5.2亿元的企业集团;
他致富不忘回报社会和父老乡亲,始终履行共产党员公而忘私的责任:他垫资2.9亿元,在涝洼地上兴建了22万平方米高标准、现代化的新民居,以低于成本价分给村民;
他自己出资,为男年满六十、女年满五十的村民每月发放650元的养老金,为残疾人每月发放650元的生活补助;
他尊师重教,筹资2650万元为村里建起了一座现代化小学,为16岁以下的孩子每月发放百元的教育费;
他出资240多万元为村民安装暖气,出资380万元把村庄道路全部硬化,出资30万元建起浴池供村民免费洗澡;
他见困就帮,资助的困难群众数不胜数。几年来,他和企业用于公益事业、扶贫济困的资金就达1600多万元;
他就是河北银水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利。
艰苦创业
“梅花香自苦寒来”。上世纪70年代,赵利的家一贫如洗,向邻居借钱借粮度日是常事。因为家贫,赵利初中没毕业就回乡务农,拉排子车、卖豆腐,扫煤渣、当搬运工……各种苦累脏活都干过。有一年,他的大脚趾被砸掉,没等伤养好,又去拉排子车,一天下来,伤口浸出的血和鞋袜子粘在一起,脱下时伤口钻心地疼,当时的情形令他刻骨铭心。
1984年,赵利用靠拉排子车、卖豆腐攒下的钱与人合伙买了一辆小拖拉机搞起了运输,这就是他常常说起的半辆拖拉机起家。后来,组建了只有三辆拖拉机、几部旧汽车和二十几名工人的“银水运输公司”。公司始建之初,场地狭小,资金短缺,经营极度艰难。为了拥有客户,他和员工们从不挑挑拣拣,无论利大利薄,无论白天黑夜,不讲代价,随叫随到,有求必应。靠着永不言败的闯劲和坚强的毅力,靠着及时周到的服务,用汗水和诚信,赢得了业界的口碑,公司逐步发展壮大。在短短的十几年的时间里,使昔日不足十辆车的小运输队发展成拥有大型货车、吊车、推土机、挖掘机等200余辆(台)唐山地区最大的运输企业。
搞运输的成功,让赵利不仅拥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更锻炼出他敏锐的市场观察力,也坚定了再接再厉,趁势发展的雄心。1998年8月,他买断了濒临破产的村办水泥厂,投资兴建了年产烧结球近百万吨的3条竖炉生产线,为唐钢供应球团矿;2002年,投资3亿多元建成450立方米高炉和年产80万吨的带钢厂;2006年又与唐山钢铁公司合作共同出资23.6亿元,建设年产260万吨的唐银钢铁联合企业;2009年至2012年,投资3亿元,建成3条加细矿渣粉生产线,产品远销东南亚;2012年,投资5.4亿元的银水车轮有限公司,投资3.06亿元的焊接材料有限公司已经开工…… 28年,赵利用智慧和汗水,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运输队发展壮大成为集钢铁、运输、水泥、机械加工、商贸于一体的民营企业集团、河北省百强企业。
造福乡梓
“达则兼济天下”。赵利在市场经济中善于纵横驰骋,对待乡亲们更有颗金子般的心。他说:“自己富了,看到一些乡亲们还穷,心里不是滋味,总感到有责任没尽到。”
1997年,他就从自己的企业里开支,给贾庵子村的老人们每月发放养老补助,以后补助额不断上升。现在全村男年满60岁、女年满50岁的老年人每人按月都领到750元的养老金,人数达521人。其中650元由他出资。村民张焕兰谈及自己的晚年说:“赵利发的养老金年年增长,生活没有忧虑。”今年88岁的苏玉珍老太太常和家人讲:“冲着赵利我也得好好活着。”
贾庵子村原先冬季是各家自己烧小煤炉取暖,家家冒烟。2002年,赵利无偿投资240万元,给全村1000多户挨家挨户装暖气,实现了集中供热,每年为村民支付取暖费25万多元。为提高众乡亲生活质量,赵利在村内安装了热水站、蒸饭箱、打了深水井。2005年他拿出30多万元兴建了浴池,供村民免费洗澡。2006年他又出资380多万元,将全村道路全部硬化。2007年,赵利垫资2.9亿元,在原来荒芜的涝洼地内,为村民兴建了22万平方米、高标准、现代化的贾庵子新农村,2009年3月1日以成本价分给村民。新村里,自来水、暖气、煤气、闭路电视完备,音乐喷泉、人工湖、村民中心、灯光球场、超市、幼儿园、卫生院……设施齐全,村民们全部搬进现代化的新农村,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贾庵子村也一跃成为首届“唐山最美乡村”“河北省农村新民居建设优秀示范村”“全国特色村”。
“生活条件改善了,还得让村民个个有活干,能挣钱。”为此,赵利的企业对贾庵子村符合年龄的全部招录,共录用村民1100多人,各户中不够年龄的,就预留名额以后录用,以保证家家有在企业上班的。全村18名无劳动能力、达不到领养老金年龄的,赵利每人按月发放650元生活费。目前,贾庵子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15000元,汽车开始普及,小区的停车位几次扩建仍未满足需要。
2012年春节将至,节日气氛渐浓。贾庵子村的村民们每人高高兴兴地分到一大块纯天然生态猪肉。赵利将自己企业喂养的近百头纯生态猪,宰杀后无偿分给了全村村民。2011年的春节,村民们就开始享受这个待遇了。大伙儿说:“赵总连我们吃肉的事,都给安排好了!”
见难就帮
赵利常说:“以前我也受过穷,最困难时乡亲们帮了咱,咱不能忘本。现在日子好了,能帮就多帮助点。”富裕后的赵利,“感恩”二字始终萦绕心头,慷慨解囊、见难就帮、资助他人,成了生活信条。
贾庵子村的刘学贤是地震导致的截瘫病人,丈夫因病去世,20岁的儿子痴呆,女儿上小学。为解决刘学贤家的困难,赵利自己花钱把他们住房装修一新,安了电话,还每月花550元为其请保姆照料生活。其女儿毕业参加工作后,由她自己照顾妈妈,料理家务,但赵利一直担负着请保姆的费用。2009年,贾庵子新村建成后,又在赵利的帮助下,刘学贤一家搬进了新居。赵利10多年的无私援助,使这个即将陷于绝境的家庭享受到生活的阳光。每每念叨,刘学贤都感动得热泪盈眶,周围群众也无不称赞赵利的善举。2010年10月,刘学贤的女儿在自己的婚礼仪式上,讲述在赵利帮助下的个人成长经历后,向赵利董事长深深地鞠了一躬,表示谢意。
2006年3月,贾庵子村村民张永的儿子小浩然被诊断为“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昂贵的治疗费用,把该家庭逼上绝路。危难之际,赵利带头捐款6万元,并倡议公司员工献爱心。捐款仪式上,伴随着《爱的奉献》的旋律,不到两小时就捐了近16万元。张永夫妇对赵利和企业千恩万谢,赵利说:“救孩子重要。”由于张浩然及时做手术,恢复了健康,重新回到了学校。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后,赵利第一时间向灾区捐款50万元,并交纳了1万元的特殊党费。
在赵利感恩乡亲、回报社会行动的带动下,贾庵子村及周边一批企业、个人,也纷纷开展感恩、行善之举。东盛烧结公司的高东武为贾庵子村老人每人每月发放100元养老金,在贾庵子新农村和村小学建设中,他与别人一起积极捐献资金。
捐资助教
经营企业多年,赵利深感知识的重要。由于家贫,赵利只上了一年初中就回乡务农,没能上大学是他最难忘的苦痛。因此,他始终关注村里的教育事业。1996年至2004年他承担了贾庵子村小学生的书费和学杂费,2004年至今他为16周岁以下的孩子每月发放100元教育费。为鼓励学生刻苦学习,给国家培养人才,赵利和集团决定,村民考入唐山一中的,每人奖励1万元,考入大学一本的,奖励2万元。2012年,此奖励又分别提高到2万元和4万元。
始建于1917年的贾庵子小学,虽经1987年翻新改造,但校舍简陋、设施差,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要求。2008年,赵利无偿筹资2650万元,在政府支持下新建贾庵子小学。2009年9月1日,能容纳800人的新小学投入使用。多媒体微机教室、科学实验室、舞蹈训练厅、心理咨询室等设施功能齐全,塑胶跑道和足、篮、羽等运动场应有尽有。
有人曾问赵利“投这么多钱不心疼吗?”他说:“办学是大事,咱村的小学又是传统老校,拿再多的钱兴建改造,培养好后代,我也感到荣光!”
赵利一路走来,在创造企业辉煌的同时,始终伴随大爱之心、慈爱之举,他和企业得到了社会的公认。他经营的企业先后被评为“河北省百强民营企业”“唐山市私营企业纳税模范”“尊师重教先进单位”等多项殊荣,赵利本人也先后当选唐山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唐山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选举任免代表委员会委员、唐山市第九届党代会代表、河北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河北省第八届党代会代表、开平区政协常委、唐山市工商业(总商会)联合会副会长、唐山市民营企业家协会副会长,被授予“唐山市优秀民营企业家”“唐山市尊师重教先进个人”“唐山市劳动模范”“河北省优秀民营企业家”“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等荣誉称号。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相关推荐
最新进展来了!迁安南部片区,投资7个亿!
施工4个月,平青大线迁安城区段将全幅断交?
90天,2839600元!迁安这个小村庄将有变化!
广告推送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