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迁安信息港
移动端

信息港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H5

WAP端

信息港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H5

WAP端

首页 > 资讯 > 正文

“奶牛司令”亲历现代牧业兴起 承德丰宁绿色崛起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2-09-18 13:58:27

阅读:902

  宁满族自治县位于承德市西部,总面积8765平方公里,其中坝上草原旅游核心区350平方公里。南邻北京,辖9镇17乡、309个行政村,总人口39.9万人。按照国家实施的人均2300元新扶贫标准,丰宁有163万人处于贫困线下,初步确定贫困村157个,省批复启动重点扶贫村56个。

  开篇语

  承德丰宁、滦平、兴隆,张家口赤城、沽源、蔚县,保定涞水、涞源、易县,河北的这9个县,如同9颗璀璨的珍珠环绕着首都北京。多年来,它们为北京作出了突出贡献,但由于生态政策制约、自然条件恶劣等客观原因,目前仍比较贫困。

  如今,脱贫的号角已经吹响!2012年初,河北省委、省政府启动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工作,将这9个县确定为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全力推进扶贫开发。河北团省委也推出了“1+1+N”共青团助力扶贫开发活动。而2011年“环首都经济圈”与“京津冀一体化”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后,北京也在努力反哺这些地区。

  机遇降临,这些地区将如何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探索之路?即日起,本报与《北京青年报》共同推出“京冀青年记者环京行”大型系列报道,探访9县及其他环京地区,相信您一定能从中找到答案……

  清晨六点,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土城镇的牛国军便早早来到牧场。这时候,他是个名副其实的“奶牛司令”——背着手,像检阅部队一样走过每一个饲养舍,看看他牧场里的3500头奶牛。牛国军说,这是他每天“最享受”的时刻。

  这位四十多岁的农民,是离家20多公里的五道营乡缘天然乳业有限公司第一牧场的场长。由于天气原因,牛国军家的玉米,今年至少要减少一半的收成。但他对此表示并不担忧,因为,只能“靠天吃饭”的日子对他而言早已成为了过去……

  牛国军

  丰宁五道营乡缘天然乳业有限公司第一牧场场长

  一场冷冻灾害来袭奶业帮农民挡住了天灾

  今年8月底,一场突如其来的低温冷冻灾害横扫承德丰宁满族自治县,许多种植了玉米的农民损失惨重。加上8月以来的干旱,整个丰宁有71万亩耕地受灾,经济损失达3.7亿元。

  但记者发现,在五道营乡,不仅仅是牛国军,很多农民对今年的霜冻灾害都表示并不担忧。原来,通过土地流转租金收入、奶牛入股保底分红,这里的很多人都已从传统的农民转变成为了现代牧场的产业工人,这其中,更有些人通过公牛犊育肥、草腐菌种植等形式为自己增加了收入。

  牛国军是学兽医出身的,相对于以前种玉米,如今他似乎更加“专业对口”,而且他也对过去和现在很有比较:“过去种地,按一亩玉米单产一千斤来算,10亩地也就收入四五千元,如果遇上年景不好,收入会更少。可是今年,虽然天气不好,我也没啥影响。要我说,是五道营乡的奶业替这里的农民‘挡’住了天灾啊!”

  现代化牧场里,奶牛饲养更科学,农民收入也更有保障

  和牛打了十几年交道牛国军仍被现代化牧场震惊

  牛国军姓牛,也和牛打了近20年的交道,1994年,他从当时的承德职业技术学院兽医专业毕业后,便开始到牧场工作。他也经历了从传统牧业衰落到现代牧业兴起的全过程,一点一滴的变化,他都看在眼里。

  之前在其他牧场,牛国军管理的奶牛最多时在300头左右。“那时也是原始放养,一个人能看好10头牛就不错了,产量低,一头牛10多公斤的产奶量。”牛国军回忆说。

  牛国军2007年加盟缘天然乳业有限公司第一牧场时,眼前的一切让他感觉到有些“惊奇”,他直言,以前没见过牛能享受这样的“待遇”——全天24小时可以自由进食,而单只牛的产奶量也让他咂舌——平均高达27公斤。

  “奶牛小区”概念提出迎来迈向现代化牧业转折点

  牛国军说,丰宁曾是传统的畜牧业强县,但传统的放牧方式导致土地沙化严重。

  每年春天,从北方席卷而来的风一路携沙南下,丰宁的沙尘,甚至进入了北京。2000年开始,《丰宁满族自治县政府5号令》实施全县全年禁牧。丰宁全县淘汰山羊35万只,马驴骡3万匹,农民每年直接减少收入近4亿元。

  与此同时,现代牧场开始全面兴起。2006年3月,丰宁中兴农牧股份有限公司建立,2008年4月又成立了缘天然乳业有限公司,利用自有的草场、牧场、工厂生产“缘天然”牌高端有机纯牛奶。牛国军也由此走进了现代牧场。

  “政府开始实行禁牧,‘奶牛小区’的概念被提出。”牛国军回忆,那或许是丰宁走向现代牧业的转折点。

  每个镇都能有个牧场“牛司令”的梦想逐渐变现实

  于是,从最初的奶牛繁殖员干到分管技术的副场长,再到场长,牛国军终于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牛司令”。有周围同事告诉记者,别看牛场长话不多,但他是个名副其实的“技术控”。牧场里的3500头奶牛,是牛国军最大的“宝贝”。这里的很多奶牛他都认识,甚至在心里给它们取了名字。

  牛国军笑呵呵地指着前方的奶牛说:“它叫茉莉,它叫格桑……”尽管三千多头奶牛在记者看来长得都差不多,但牛国军知道,哪头牛有点儿挑食,哪头牛容易生病。每天早上上班,牛国军都向牛棚里的奶牛挥挥手,“喊一嗓子,它们冲我‘哞哞’两声,我就很开心了。”

  “和牛打了一辈子交道,越干越高兴。谁让咱姓牛呢?”牛国军憨厚地笑道。

  “奶牛司令”牛国军也真是赶上了好时候。今年,丰宁确定了靠奶业和蔬菜业带动全县脱贫的战略。

  对于牛国军来说,他也认为自己牧场的模式错不了,“我们主打有机奶,已经通过了国家有机认证,奶牛粪便全部无害化处理,一部分用于双孢菇栽培,一部分加工有机肥改良土壤,种植青贮玉米和有机蔬菜。”

  现代牧场的发展,催生了苜蓿与全株青贮玉米的种植,五道营乡农民不怕冰冻灾害,也与他们大面积种植订单式青贮玉米有关。

  “不管做啥,能实实在在让农民挣上放心钱是最主要的。丰宁处于‘坝上奶源带’,如果每个镇都有个牧场,农民的日子就有保证了,今年就是个例子嘛。”牛国军说。

  如今,随着丰宁扶贫攻坚的开展,牛国军“镇镇有牧场”的梦想正在渐渐变为现实……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评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