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迁安信息港
移动端

信息港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H5

WAP端

信息港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H5

WAP端

首页 > 资讯 > 正文

“儿子”,你在家乡还好吗?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2-09-17 17:01:19

阅读:936

  8月29日本报刊登《河北老太与四川无脚流浪汉的“母子情”》的报道,使邢台好心老太王爱梅照顾四川无脚流浪汉周贤全,并送他回家的故事为众人所知。近日,带着对“儿子”深切的思念,王爱梅第三次踏上通往四川的火车,前去看望已经回到家乡生活5年的“儿子”。

  带着思念,六旬老太赴川看望“儿子”

  8月24日记者到王爱梅家采访时,老人正为再一次去四川做着准备。“9月份我想再去一趟四川,也有3年没看到周贤全了,不知道他在家乡过得还好不。”王大妈一边收拾要寄往周贤全家乡的第18个包裹一边对记者说,“这些他过冬要用的棉衣,实在太重了就直接邮寄。可这轮椅,怕邮寄路上给弄坏,我还是自己背着上火车吧。”

  邢台通往四川眉山的火车只有一趟——— K117次,原本想9月初便出发的王大妈一直没能买上票。“女儿担心我,一定要买上卧铺票才肯让我走。买了几次都没买上,最后还是请石家庄的朋友帮忙才买上一张卧铺票。”9月8日,65岁的王爱梅终于带着对千里之外“儿子”的思念踏上了通往四川的列车。

  9月9日19时09分,经过近27个小时的颠簸,列车终于到达眉山站。长途颠簸让老人看起来有些吃不消。四公乡主管民政工作的副乡长鲁天然和其他工作人员接过王大妈手中的行李,一行人从眉山赶往周贤全所在的仁寿县。来到仁寿已经21时,王爱梅问什么时候去看“儿子”周贤全,鲁天然对王大妈说,“您放心,周贤全现在住在乡上的养老院里,生活有保障。您一路这么辛苦,先好好休息,我们明天一大早再带您去看‘儿子’。”王大妈小声嘀咕着:“3年没见了,不知道他还记不记得我。”

  时隔3年,母亲见“儿”泪如雨下

  9月10日一大早,经过90分钟的山路颠簸,王爱梅终于来到四公乡养老院。和一路上破旧的房子相比,这座养老院看起来干净而整齐,王爱梅欣慰地说,能住进这里也算周贤全有福气了。四公乡养老院刘院长带王爱梅来到周贤全的房间门前,王爱梅有些紧张,推开门看到“儿子”的那一刹那眼泪流了下来。周贤全见一下子那么多人进了房间,却并没有什么反应,眼睛痴痴地望着地上。王爱梅抱住儿子,“小周,你怎么瘦了?小周,还记得我吗?我是河北来的,我是王姨啊!”周贤全没有反抗也没有回应,像不记得王爱梅似的。刘院长说:“毕竟有3年没见了,他精神本来就不好,可能要给点时间才能想起。”

  王爱梅看到周贤全的指甲又长又脏,心疼地说:“这是多久没给修剪了啊。”拿起随身携带的指甲刀开始为“儿子”剪指甲,在场的所有人为之动容。已经入秋转凉,周贤全只穿一条短裤,膝盖露在外面,因没有双脚常年跪着走路,膝盖无数次磨破又愈合,长了厚厚的茧子。王爱梅摸着儿子冰凉的双腿担心地说:“这么凉了要给他穿长裤呀,膝盖也要戴上护膝才行。”在房间的衣柜里、床上,装满了这些年王爱梅寄来的衣物,有些归置好了放在柜子里,有些堆在床上都还没有打开。王爱梅把这次带来的一件崭新的T恤给周贤全穿上,并找了件衣服先搭在“儿子”的腿上。众人帮忙把王爱梅带来的轮椅抬进来,王爱梅扶着周贤全坐上轮椅,“有了轮椅,他就不用跪着走路了”。贫穷的山村里很多村民都没见过轮椅,一时间房间里挤满了人,乡亲们都说周贤全有福气,遇到了王爱梅这样的好人。

  王爱梅推着周贤全来到院子里,周贤全还不能用手掌握轮椅,王爱梅说,“这几天我得想办法教他学会用轮椅,还得开导他要好好在养老院住下来,照顾自己吃喝,在这里要比在外面流浪好得多。”午饭时间,工作人员特意把饭送到周贤全的房间,整整一大盆饭菜周贤全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王爱梅摸着“儿子”的头,“这才对,要好好吃饭才能有好身体啊”。

  “儿子”,你在家乡过得还好吗?

  照顾好周贤全午睡,王爱梅在养老院的小院里接受了四川卫视记者的采访,向四公乡的乡亲们讲起了她和7年前流浪邢台的周贤全的故事,四川乡亲们都为这位河北大妈的善行感动。王爱梅却说,“还是家乡政府的帮助,周贤全才能回到家乡在这里好好生活。尤其要感谢四公乡原党委书记朱云华,2008年把周贤全送回四川,多亏了朱书记的大力支持才能有这么好的安置”。

  朱云华现已调到仁寿县工作,得知王爱梅再次来到四川看望周贤全,他特地从仁寿赶到四公,对王爱梅的善行给予了高度的赞扬。朱云华说,“王大妈的品格很高尚,她的善行很多人都做不到。感谢她把四川儿子送回家,政府也会给予最大的支持,保障周贤全的生活。”2008年,政府为周贤全的母亲办理了低保,2010年底周贤全作为特殊帮助对象住进了新建成的四公乡养老院。

  四公乡养老院刘院长向记者介绍了周贤全现在的生活状况,“周贤全在2010年底搬进养老院,政府每月补贴160元,养老院额外给每个入住者每月发40元零用钱。周贤全基本可以生活自理,穿衣、上厕所、吃饭都不成问题,每周他的妈妈会过来一次给他换洗衣服,但其他家人几乎没有来看望过他。周贤全从未开口和别人说话,只是偶尔自言自语几句别人听不懂的话。”

  一直以来,王爱梅有两个愿望,一是能够为周贤全装上假肢让他重新站起来;二是能帮助周贤全的老妈妈刘花蓉将破旧的房子整修。但目前看来这两个愿望实现起来还有些困难。朱云华向记者解释,“原本答应过王大妈为周贤全装假肢,并且已经和县残联协商好由政府补贴8000元。但是,在对周贤全的腿部拍片分析后,医生并不建议为病人安装假肢,肌肉已经严重萎缩的周贤全即使装上假肢行走起来也会十分疼痛。”关于房子整修一事,四公乡副乡长鲁天然对记者说,“政府每年都有危房改造计划,但是今年的名额已经用完。山村里的乡亲生活都比较贫困,住房状况和刘花蓉类似的还有很多家,明年再有政策支持会优先考虑刘花蓉的情况。”

  “儿子”,让我再多陪你一会儿

  9月13日,记者再次致电王爱梅时,她正推着周贤全在养老院里散步,“这几天我天天带他去吃好吃的,陪他遛遛弯。他吃得多了,身体和精神都渐渐恢复了一些,但不能跟他提我什么时候走,他能听懂,一说要走,他眼里就噙着泪。我家里还有生病的老伴要照顾,不能在这里长住,只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多陪陪他,开导他,和他说说话。”

  王爱梅取来离开河北前邮寄的包裹,把这些年邮寄的东西整理分类,分发给这里有需要的其他村民,“能帮的就帮一把,大家都是乡亲,希望以后他们能多照顾一下周贤全”。

  另据记者了解,王爱梅在四公乡的几天里,四公乡党委书记和周贤全的哥哥嫂子都来看望了周贤全。周贤全的哥哥嫂子要启程到新疆打工,家中又只剩下老母和周贤全相依为命。“幸好有家乡政府的支持,至少周贤全有饭吃、有房住,不用再流浪了。就让我再多陪一会儿我这苦命的“儿子”,让他感受人间还有爱,还有帮助,还有温暖。”王爱梅说。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评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