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迁安信息港
移动端

信息港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H5

WAP端

信息港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H5

WAP端

首页 > 资讯 > 正文

生态日科学放生 将近千斤壮年花白鲢放生岗南水库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2-09-17 17:00:59

阅读:611

  科学放生有助于净化水质。

  新闻到底《太平河里“放生鱼”见水不游为哪般?》

  新闻闪回太平河里的“放生鱼”放到水里却不见游动。市民刘建辉先生看到报道后打来电话称,一些不规范的放生行为在岗南水库也同样存在,会对省会水源地水质形成影响。他通过本报寻找爱心人士一起规范放生,共同保护生态环境。

  关注生态,关注环保。在省会首个“生态日”当天,市民刘建辉发起了净化“城市水源地”水质的公益放生行动。近千斤被专家试验证明为放生首选的花鲢、白鲢鱼苗,经检疫检验后成功入流岗南水库。志愿者希望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能够加入到维护生态的行列。

  专门挑选“壮年”花白鲢

  昨日(9月16日)上午7时,鹿泉市鱼苗养殖场的老李,开始招呼大家拉网收鱼。为了能够让这批鱼苗顺利入流岗南水库,老李指挥着队伍认真操作着每一个环节。之前,他为这些鱼苗做了消毒处理,保证鱼苗在起运过程中减少创伤,增强愈合力。

  “收网”!随着老李的喊声,渔网在不断收缩,水面开始翻腾,鱼苗活蹦乱跳地在水中浮现。据老李介绍,这批近千斤的花白鲢正值“壮年”期,最适合投放到水中,每条约10厘米长的鱼苗在池塘里以最快速度被工作人员过秤、投放到装有氧气罐的活鱼运输车里。为了保证鱼苗在运输中保持活力,老李特意多加了一罐氧气。

  经过筛选,昨日上午8时40分,鱼苗全部运送上车。

  渔政站现场检验

  昨日上午9时20分,在岗南水库附近,响应市民刘建辉的号召,参与公益规范放生行动的志愿者们已经聚齐。大家筹划共同集资,购买这批鱼苗。“今天正好是生态日,我觉得能够参与这个活动,为提高饮用水的水质做一些事情,很有意义。维护生态不光是政府的行为,还需要大家共同去努力。”志愿者董女士说。

  为了能够保证这次鱼苗投放的正规性,本报记者此前联系到平山县渔政站。对方表示,将提供上门检验服务。上午9时40分,活鱼运输车到达放生地。约10分钟后,渔政站工作人员来到开始检验。工作人员随机选取了鱼苗标本,在腮部提取了体液,在显微镜下观察,养殖场方面按照规定递交了相关证件的复印件。结果检验合格,可以放生。“投放之前进行检验,目的是谨防鱼体有病菌。”渔政站工作人员说。

  一条鱼也不舍弃

  上午10点,放生正式开始。此前,刘建辉已经做好了准备,在水库边搭起了一个放生平台,并购得若干水桶。“之所以选购花鲢和白鲢,是因为这两种鱼能够摄食可造成水污染的藻类植物。大家在放生中,注意尽量将水源地的水事先盛放在水桶中,让鱼苗适应一下水温,提高成活率。”省水利厅水利技术试验推广中心高级工程师邢小光提醒说。

  志愿者们拎着水桶,围在运输车周围,将鱼苗倒入桶中后,小心提到水边,让鱼苗慢慢游到河里。有的鱼儿活跃,不小心掉到地上,志愿者不顾水湿,把手伸到车下,将鱼捡起。“这次就是为了净化水质,公益放生,每条鱼都是一条生命,绝不能舍弃。”志愿者高先生说。

  看着自己亲手投放的鱼苗回到自然,志愿者颇感欣慰。“与大自然接触,也会让我更珍惜身边的环境。”刘女士说。11点30分,放生结束。

  净化水质,也净化了心灵

  昨日下午2点,志愿者们在一起上了一堂“环保生态课”。除了普及一些水质环保知识外,大家在净化水质公益活动中,也收获到了心灵净化。

  “释放鱼苗,也是在释放自己,那一刻心灵就像鱼儿被放入广阔的水中一样自由自在,在这青山碧水之中找到了自己的本真。”志愿者刘女士说。

  “通过和另一种生命的接触,也让自己逐渐放下自己在社会中的一切,与自然融为一体,结识更多同道之人谈天说地,这种心底的宁静与舒畅在城市的娱乐场合中是很难体会到的。”志愿者董女士说。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评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