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冶:搭建劳动竞赛平台 激发职工创新活力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2-09-10 09:45:36
阅读:739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搭建劳动竞赛平台 激发职工创新活力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许敏琪)为了引领广大职工在企业转型升级中建功立业,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劳动竞赛的平台作用,积极开展“六比一创”“三保一比”等多种形式的劳动竞赛、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活动,有效激发了广大职工的工作热情和聪明才智,创造了两年获得6项鲁班奖、6项国家优质工程奖的全国建筑行业新纪录。同时,通过开展“技能操作专家”为主的技能型竞赛,培养出了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职工队伍,吴振坤、苏晨光等6名职工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以全国劳模获得者钟秉锐命名的“钟秉锐电焊班”,以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鲁福利命名的“鲁福利创新工作室”,两级专家梯队已经建立,一批又一批的高技能人才不断涌现。
健全机制,增强针对性。集团公司专门成立了劳动竞赛委员会,负责竞赛活动的总体安排和统筹部署,每年根据施工生产形势和需要,制定全年劳动竞赛实施方案。各分(子)公司、项目部分别建立有行政领导参加的竞赛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劳动竞赛活动的具体实施。近年来,集团公司在分布全国20多个省、市、自冶区的施工现场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劳动竞赛。在集团承建具有国际水准的阿尔及利亚国家多功能体育场,钢结构总量5000吨,房盖为立面交错交汇、大悬挑空间扭曲桁架结构体系工程时,针对该工程结构复杂,工期紧,工序繁多、技术工艺严、产品质量要求高的特点,策划了详细的劳动竞赛方案、制定了严格的竞赛标准。从去年9月到今年5月,分三个阶段开展了劳动竞赛,对每个阶段取得优异的班组和个人给予表彰及奖励,累计评出优胜班组9个班次,先进个人100人次。参赛职工战胜了冬季施工寒冷天气的影响、克服了材料供应不及时的影响、解决了工程分包进度不到位的影响,努力践行“敬业、忠诚、团结、进取”的企业精神,以最佳的施工方案、高质量的产品构件、高效的工期赢得业主的信赖,打造出“中国二十二冶钢构品牌”。阿尔及利亚奥兰体育场工程,经过两次外方检查,得到业主与法国监理的认可,为中国二十二冶集团做大做强海外市场作出了贡献。
强化督导,注重实效性。为保证劳动竞赛的可行性,竞赛的内容、目标和方案由两级工会与项目部、业主单位、监理单位和参建单位共同商议制定,工会牵头,工程、质量、安全和监理单位参与,定期考核,及时发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对活动过程的指导,将工程要求的标准直接作为考核内容,使竞赛的内容更加贴近实际。集团工会还把技术创新作为竞赛活动的重要内容,发动职工在竞赛中创新、创效,每年将集团公司全年的经济技术创新项目分解,并全年跟踪、协调,确保任务完成。近年来,公司受省、市总工会表彰的50万元以上创新成果几十项,并代表河北省参加了第六届海峡两岸创新成果展。
完善激励,确保长效性。集团公司制定了《职工经济技术创新管理办法》和《科技创新奖励标准》,设单项竞赛奖励和年终集中奖励。每次单项劳动竞赛结束,由竞赛组委会围绕安全、质量、进度、文明施工等指标进行综合考核,并邀请业主单位、监理单位参与,最终确定评比结果。在施工现场召开总结表彰会,由行政、各级工会共同出资,对获奖的参建单位及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奖励标准最高20000元(单位),最低500元(个人),同时颁发锦旗和荣誉证书。竞赛结果还以流动红旗榜的形式及时在现场醒目位置公布,让参与竞赛的每一名职工及时知道劳动竞赛的情况,充分调动参赛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了一个浓烈的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据不完成统计,2010、2011年用于劳动竞赛的奖励近50万元。年终,集团公司还拨付专款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和获得“鲁班奖”等工程奖项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2011年集团拨付年终奖励资金153万元,其中奖励“鲁班奖”项目20万元、国家金奖8万元。健全的奖励机制,运用劳动竞赛的杠杆作用给予精神、物质奖励,既增强了参赛队伍和职工的荣誉感和归属感,又促进了施工生产,极大地激发了职工参加劳动竞赛的积极性和热情。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