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钢城中的“幸福乐园”———写在迁安市民政局福利院建设5周年之际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2-09-08 08:27:32
阅读:898
“环境如公园,休养如乐园,生活如家园”,这是我市市民对全市福利院的真实评价。在这里,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绿树成荫,鲜花盛开……恰似一幅山水画。老人在这里生活得悠闲自得,孤残儿童在“妈妈”们的精心护理下健康成长,宛如一个特殊的大家庭。优美的环境,和谐的氛围,让人心情舒畅,暖意融融。走进全市各个福利院,映入你眼帘的都是温馨而感人的画面:老人们或安详地围坐在院子里,喝着茶、拉着家常,享受灿烂的阳光;或在音乐声中扭着大秧歌;或吼唱着民歌和戏曲;或在娱乐室内下棋、打扑克、玩麻将……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我市高度关注民生,连续多年,把福利院建设管理工作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将福利院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和基地,无论是对人员调配还是供养经费的保障都给予了大力支持。“疑是民生苦,枝叶总关情”。我市原有19所镇乡敬老院大都建于80年代初,共有床位500张,且存在着布局分散、设施陈旧老化等问题,五保对象的生活状况令人堪忧。为此,我市根据全市人口的分布情况,按照建设全省乃至全国一流敬老院标准,本着资源共享、适当集中、便于管理的原则,先后投资7585万元,将原有19所镇乡敬老院整合为5所,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2007年4月,5所集功能齐全、设施完备、服务一流、环境优雅于一体的新型老年人乐园如期竣工投入使用。它们如同五朵竞相争艳的奇葩在“魅力钢城”的发展中尽显芬芳,使全市社会福利机构建设管理工作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全市福利院先后收养五保老人1982名,弃婴及残疾儿童51名,孤儿26名,社会养老48名。“全国模范敬老院”、“河北省三星级五保供养服务中心”、“省敬老文明岗示范单位”、“唐山市敬老先进单位”等国家、省、唐山的各种荣誉接踵而至,见证着福利院5年来光辉而曲折的历程。同时,一大批先进典型相继涌现,21位同志先后受到市政府记功嘉奖或荣获十大孝星、十佳敬老好儿女等荣誉称号,在他们中还有“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先进个人”、“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唐山市劳动模范”……<br />
扶老工程助推孤寡老人颐养天年 <br />
“以前我在村里靠种地为生,自己做饭。现住在福利院里,新衣新被新枕头,一周的饭菜荤素搭配不重样,吃、穿、住都不愁,生活真舒服,党和政府的政策真好啊!”谈起在福利院里的生活,市第二福利院的赵瑞祥老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我市的5所福利院全部采用符合老年人疗养院建筑规范的无障碍设计,共五层,配有客用和医用电梯。老人居住双人标准间,室内配有卫生洗浴、彩电、沙发等生活设施,楼内建有医疗室、棋牌室、图书室、康复室、怀旧室及太阳能、紧急呼叫、闭路监控等附属设施,实行楼层分餐制。休闲广场健身器材齐全,院内青草如茵、绿荫如盖,鹅卵小径、休闲广场、蔬菜苗圃,漫步其中,心旷神怡。<br />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敬老院的管理,让老人们都愿意住进来,使这个社会群体的基本权益得到有效的保障。”这是市委书记胡国辉视察福利院时作出的重要指示。建院以来,5所福利院全面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通过引进社会工作理念、专业知识、工作方法和技巧,实现为老服务由传统的身体照料、生活护理模式向“医疗护理、日常生活照料、康复保健、娱乐学习、心理治疗和临终关怀”六位一体的社会工作专业化服务模式的转变,真正使老人获得身心全方位的关怀和照料。<br />
民政局副局长李志平介绍说:“五保对象是最困难的群体,是我们社会各阶层中的短板,他们的基本生活无法解决,我们的和谐社会便无从谈起,福利院给这个群体一个家,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吃、穿、住、医、葬,让他们生活得更有亲情,更有尊严,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快乐幸福。”为此,福利院在日常工作中,护理员按护理级别和消化能力安排好老人的普食、软食、流食,按季节制定食谱,每月召开2次膳食会,征求老人的意见,根据老人的营养需求和身体状况调剂饮食,做到粗粮细作,细粮精作,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干稀搭配,严把食品采购关,从而确保了老人的饮食生活质量,使老人吃得营养,吃得健康。<br />
此外,护理员还从吃、穿、住、医等各方面基于不同护理级别制订个案的护理方案,从每次的喂水、喂药、擦身、整理内务等细节中悉心照料每一位老人,用责任与奉献践行着养老服务的宗旨。“我们始终秉承‘老人为本、以爱相随、用心服务’的服务理念,服务孤寡、病残、智障的弱势群体,我们将其视为党和政府赋予的神圣使命。视老人为父母、视智障病人为兄弟姐妹是我们一贯的准则。我们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为院民提供最优质的贴心服务。”市第二福利院院长贾秀云,一语道出了福利院里众多护理人员服务的真谛。<br />
任成云是市第四福利院里一位因得了脑血栓导致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治疗期间,护理员孟庆新照顾左右,每天接20几次小便,隔一小时翻身,做一次按摩,每天喂水、喂饭、擦身子、换床单、小垫。由于长期卧床,老人便秘严重,憋得满脸通红,老孟就用手抠,帮他排便。夜里10点多,老人说想吃流食,老孟立马来到餐厅,亲自熬了一大碗加了菜的小米粥,然后一口一口地喂他。以上这个事例,仅是我市福利院院里,广大护理人员周到服务的一个缩影,5年来,在各个福利院里,这样感人的服务事例真可以说是不胜枚举。 <br />
福利院就是老人的家,工作人员视老人为亲人,他们不仅要让老人生活得健康,更要充实、快乐。为此,各院着重树立老人的主人翁意识,大力推行院民民主管理机制,各院均成立院务管理委员会,调动他们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积极性。还通过为老人过生日,共同庆祝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活动拉近与老人之间的距离。为了满足他们的心理和精神需求,定期组织开展文体娱乐活动,聘请老师对院民传授太极拳,组建秧歌队,开展各种有益的竞赛活动。同时,在我市各个福利院里有一个特殊的房间———临终关怀室,这里全天候有人值守,给予临终老人亲生儿女般的人性化生理和心理护理,努力满足老人临终愿望,让老人有尊严无遗憾地离世。各福利院还大力发展院办经济,开展种植、养殖、加工等项目,走出了一条“以副补院”的路子,做到了农副食品基本自足,并向规模化经营方向发展。5年来,5所福利院每年平均年收入达10余万元,在改善老人饮食结构、提高老人生活水平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br />
温馨家庭撑起孤残儿童一片晴空 <br />
他们是不幸的,因为他们大多身体有缺陷,或被父母遗弃,或因命运波折沦为孤儿。他们过早地失去了温暖,饱受磨难。然而他们又是幸运的,因为他们被福利院这个大家庭接纳了。<br />
市第四福利院小孤儿罗佳林,刚入院时还是个懵懂可怜的孩子,多年来,从小佳林的学习到生活,福利院里的叔叔阿姨们都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把她视如己出,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教育和培养。2010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迁安一中,如今已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罗佳林告诉记者:“今后,我一定要好好学习,考上重点大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回报党和政府的关怀。”罗佳林仅是众多孤儿中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市福利院在完成五保敬老职能的同时,还拓展了儿童收养服务,建院至今共收养社会弃婴及残疾儿童51名,常年在院供养17人。配备专业护理人员7名,辅导教师2名,接送司机1名,内设婴儿室、生活室、康复室、特教室、学习室等设施,在这里,孩子们能享受到生活照料、学习辅导、康复训练、医疗服务等全方位呵护,使那些曾被人遗弃或因家庭变故沦为孤儿的孩子们,重新找寻到了久违的温暖。<br />
“把孤残儿童当作自己的孩子,做孩子们贴心妈妈,让他们重享母爱的温暖”是各福利院儿康科工作人员的共同心声。他们认真做好孩子的日常护理,吃、穿、住、玩、便、睡,细致周到、体贴入微;孩子病了,嘘寒问暖,端水送药;休息日带孩子外出游玩开拓视野,登山远眺、湖上泛舟、丛中游戏;给孩子添置衣物、为孩子购买篮球、布置房间,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温暖的家,以填补孩子失去父母而缺失的那份爱。<br />
残疾孩子小福妞一出生就被父母遗弃了。刚到福利院时,她整日整夜的哭泣,就是不喝一口奶粉。大家心急如焚,眼看着孩子奄奄一息,是正在哺乳期的护理员刘任英,让自己的孩子吃奶粉,用自己的奶水,喂养了这个可怜的孩子,使这个残疾孩子,得以健康成长。福尧,尿道下裂的弃婴,需手术进行矫正治疗,于是爱心妈妈唐学颖多次带福尧奔赴北京儿童医院,做各种详细的术前检查。今年5月20日,福尧正式接受手术,唐妈妈细心地为福尧做各项准备工作,涂抹开塞露进行排便,带其抽血化验、测量体重……6月1日,经过二期尿道成形手术的小福尧安全回家,从此,这个被父母遗弃,身患重度尿道下裂合并多重畸形的小福尧终于拥有了正常生活的能力。以上这两个事例,仅是儿康科工作人员真情服务的一个片段,在日常的工作中,像这样感人的事例还很多很多……也正是有了他们细致入微的照顾,孤残孩子的天空里没有了阴霾,他们才能得以健康的成长。<br />
转型提升倾情破解社会养老难题 <br />
为让社会上更多老人共享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破解社会养老难题,各个福利院不断加快改革创新步伐,探索福利院管理由救助型向普惠型转变。各院普遍开展社会养老服务,注重在硬件建设、规范管理、服务质量、社会信誉等方面再下功夫、精益求精,用一流的服务、良好的口碑吸引老人入住。目前,已接收社会养老48名。<br />
广大家属们为福利院热情周到的服务感激不尽,纷纷送来锦旗以表感激之情;周边的中小学校将其作为德育基地,市第五福利院与当地初级中学、卫生院、电力所成立的“1+2”爱心志愿者联盟让更多爱心人士走进、了解福利院,搭建了爱心平台,5年来志愿者们为老人服务、义务就诊、检修电路从不间断。迁安市义工联盟、迁安市基督教协会、河北电网爱心服务队、天籁琴行……在各个节假日及普通的清晨或傍晚里,时常会有社会团体、私营业主、爱心人士来院搞卫生、演节目、送慰问品、义务服务……福利院里不时有慈善行为在发生,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饱含着敬老的热情和仁慈的善心,为老人们的桑榆晚景涂上了绚丽的色彩。四面八方的真情如潮涌、似雨露滋润着每个孤寡老人与孤残儿童的心田。<br />
面对未来的工作,市民政局局长张金铭掷地有声: “我市福利院建院5年来,得到了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这是福利院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今后,我们将继续本着‘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积极鼓励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事业,不断探索多种孤儿养育方式,努力提高管理服务人员素质,持续促进转型提升,在新的起点上再接再厉,奋发前进,把社会福利机构建设管理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br />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