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迁安信息港
移动端

信息港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H5

WAP端

信息港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H5

WAP端

首页 > 资讯 > 正文

火柴逐渐消失 “泊火”有望住进博物馆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2-09-07 08:30:03

阅读:1057

  中国最大的火柴生产企业——泊头火柴厂,这个曾与“洋火”抗争了近百年的“泊火”面对熄灭的宿命。就泊头火柴厂工业遗产保护问题,泊头市文保所负责人透露,当地将设专门的火柴博物馆。

  “泊火”熄灭后,车间内一片破败

  “泊火”未进工业遗产名单

  有着百年历史的泊头火柴厂在“熄火”之后,会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吗?记者采访得知,2009年河北省文物部门曾对全省工业遗产进行摸底调查。泊头火柴厂有百年历史、有很高的价值,但因其一直处于工业生产运营中,未被列入文保单位、工业遗产名单。

  “我们曾建议当地部门将其作为一处工业遗产加以保护、利用。”省文物部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介绍,“由于它不属于文物保护单位,因此文物部门没有相应的法律依据,只能提出相应的保护建议,但具体如何保护、处理是由当地政府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的。”

  就泊头火柴厂工业遗产保护问题,泊头市文保所所长李元华日前透露,当地将设立专门的火柴博物馆。“目前因实际条件不成熟,火柴博物馆做到何种程度还无法估计。”

  被定为几级文物保护待批

  “打火机的出现使得泊头火柴销声匿迹,但保护工业文化遗产显得尤为重要。当前首要问题是把泊头火柴厂的工艺、设备尽量保存下来。”负责封存、清点原泊头火柴厂生产设备的李元华昨日告诉记者,目前当地文物部门已对“泊火”主要火柴生产设备进行了保护,将在泊头市博物馆设立专门的展馆进行展示。

  据了解,被保护、封存的工业文物包括研磨火柴头主要成分氯酸钾等设备。至于这些工业文物被定为几级保护文物,尚在等待上级文物保护部门的批示。

  那些年,引以为傲的河北名牌

  小小一盒泊头火柴承载着几代人记忆,随着“泊火”熄灭,我们也看到了烙刻时代印记的河北老名牌的没落。

  昨日(9月6日),河北省品牌战略促进会秘书长武志辉接受采访时,细数多年来河北老名牌的没落与重生——

  旭日升:盲目扩张拖垮“冰茶大王”

  说起河北享誉全国的轻工名牌,不能不提到“旭日升”。武志辉介绍,河北旭日集团在上世纪90年代初率先提出“冰茶”概念,全国市场份额曾达70%。

  但随着“统一”、“康师傅”等茶饮料的推出,旭日升集团盲目扩张问题开始显现,随后如流星般陨落。

  三利:伸出扩张“触角”再创辉煌

  武志辉说,上世纪90年代,河北三利集团生产的毛线曾是“妈妈族”织毛衣的首选。但三利集团并没有局限于毛纺业,而是不断向金融证券业、投资咨询业、乳业、家居制品等领域发展,最终成就了今天的辉煌。

  乐凯:不做“胶卷之王”后路更宽

  武志辉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媒体曾报道“当今世界只有四个国家生产彩色胶卷——美、日、德、中。中国只有乐凯。”1995年,乐凯以“中国胶卷之王”姿态登上行业宝座。

  时过境迁,今年9月5日,乐凯公司发出公告:停产彩色胶卷。胶卷完了,乐凯还能干什么?“目前我们的双面像纸技术在世界上具有唯一性,同时仍在研发3D像纸技术。”乐凯上市后第四任掌门人李跃昌面对质疑表示。

  采访临近结束时,武志辉给出了老企业“葆青春”秘方:维护品牌,多业发展,通过企业整合实现发展。

  特写

  “火柴艺术,画上句号了”

  孙祥鹤看着火花评点“泊火”

  “内地火柴厂在上世纪80年代达到鼎盛期——火柴厂达130余家,年产量达3000多万件。”昨日,石家庄市博物馆“中外火柴火花展”展厅内,72岁的河北收藏爱好者孙祥鹤告诉记者,收集火柴火花50多年的他“最后一次去泊头火柴厂是15年前,本希望收集一些艺术火花,但‘泊火’以普通火柴为主,并没有收获。当时的‘泊火’已出现衰败迹象,单一性是让市民忽略它的一个重要原因。”

  “火柴厂如今大部分转产或倒闭。火柴的逐渐消失,使火花收藏变得更有价值。”望着火花展品,孙祥鹤轻轻叹息,“收藏火柴、火花艺术该画上句号了。这是大势所趋,是好事,后人只能通过藏品了解火柴了。”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评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