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安:征收组里的“大喇叭”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2-08-24 14:56:47
阅读:991
今年46岁的王才良1997年4月调入赵店子镇财政所工作,至今已经整整15年了。王才良天生一副好嗓子,来赵店子镇工作的第一年,凭借一曲激昂、高亢的《小白杨》,王才良夺取了该镇歌咏大赛第一名。老百姓熟悉他,也正是通过他的那副金嗓子。只要他的身影不论出现在哪个村,老百姓就会说,“王大喇叭”来了,准又有大事要宣传。从上世纪90年代的计划生育工作,到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环境治理,每逢大事,王才良都是首当其冲的宣传员率先登场,把党和政府的政策宣传到千家万户,“王大喇叭”的美誉也不胫而走。<br />
刚开始入村宣传时,都是宣传部门准备的宣传稿,由他广播。事后他了解到,由于有些书面宣传稿群众理解起来有困难,他就在认真学习、吃透政策精神的基础上,打好腹稿,改用群众通俗易懂的语言广播,一下子拉近了群众的距离,宣传效果也立竿见影。久而久之,王才良练就了出口成章的演讲技能。特别是在每次广播后,他总是深入到群众中,注意倾听群众的反映。因此,“王大喇叭”的广播宣传风格也越来越受到老百姓的欢迎。<br />
今年5月22日,赵店子镇申刘庄村、赵店子村房屋征收工作正式启动,王才良再次被镇党委、政府任命为宣传组成员。然而,如何通过有效宣传,打开老百姓的“心锁”,王才良感到了巨大压力。这次房屋征收工作规模大、时间紧,如何让宣传说到老百姓的心坎上,必须认真研究。为此,他一方面认真学习有关政策文件,认真倾听记录领导每次讲话精神,一方面入村了解被征收群众的思想动态。回机关后,他与分管领导认真研究了宣传方案。帮助群众算好房屋征收经济账,全方位展示搬迁后的美好前景。“王大喇叭”入情入理的宣传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强烈共鸣,许多老百姓把广播室当成了政策咨询室,有什么疑难都到广播室找他来问问,他在广播之余都一一给予解答,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房屋征收工作启动两个月时间里,该镇机关干部放弃了节假日的休息,每天起早贪黑地入户工作。特别在几个关键节点上,都是早5点入村,一直工作到晚上10 点钟,在工作最紧张时期甚至彻夜不眠。期间,作为宣传员,王才良的广播每天总是第一个响起。每天工作结束后,他还要精心准备次日的宣传提纲。两个多月来,王才良记录笔记达15000多字,撰写宣传稿近30篇,一些临时性宣传内容,连他自己都已经无法计算。在房屋征收最紧张的阶段,老家正在盖房。81岁的老母亲几次打电话,让他回家帮着忙几天,王才良只能含泪请求母亲的原谅。<br />
如今,赵店子镇的房屋征收工作已接近尾声,王才良在此次房屋征收工作中表现出色,被赵店子镇党委命名为“先进党员”荣誉称号,“王大喇叭”那响亮、通俗的广播,至今仍深深印在群众的脑海中,那声音,让人熨帖、让人温暖。<br />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