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万无一失的承诺 滦南防汛抢险保滦河安全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2-08-07 15:02:54
阅读:661为了万无一失的承诺
——滦南县防汛抢险保滦河下游安全
□姜伯静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前苏各庄的下一批人上来!”一位村干部嗓音嘶哑地喊着。通往滦河小埝的路上,几十位群众撤了下来,紧接着有几十位群众顶了上去。道路虽然泥泞,但来往的各种车辆整齐有序;被从埝上换下来的群众,虽然满脸疲惫,但情绪平和。
天空依然阴沉,但滦南,在滦河防洪抢险斗争中已取得了初步胜利!
7月31日下午,由于持续大范围降雨,滦河上游防汛压力大增。为了避免汛情加剧,滦河上游各水库开始泄洪,滦南境内滦河7.5公里小埝及涉及的马城、长凝、宋道口三镇面临极大的防汛压力。此次汛情,滦南段情况极为特殊:水量小,但水位很高;流速低,泄洪慢;不利因素太多,上游泄洪量大,下游入海口风暴潮又起着相反的作用,不利于顺利泄洪。滦河小埝滦南段的安危,将直接影响到下游乐亭10万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保护滦南县人民群众安全的同时,减轻下游兄弟县人民群众的防汛压力!让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在汛期万无一失!”滦南县委书记张国栋的话语掷地有声,滦南县委、县政府全面进入临战状态。
时间就是生命。
不让一名群众处于危险区域!滦南撤离滦河小埝内所有人员,加大宣传力度,将汛情宣传到村、到户、到人;在滦河大堤和小埝各入口处设置警戒线,24小时执勤,严防死守,杜绝群众进入;每15米设一名巡视员,24小时执勤定期换岗,及时发现险情,果断处理。
党员干部是防汛抗洪的旗帜!这县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临河的宋道口、长凝、马城调集2000名青壮群众上坝;县里组建了3个抢险应急分队,每队150人;唐山预备役七十二师高炮团双三七一营积极配合防汛,紧急抽调40名现役军人组成应急抢险队,军人铸就的钢铁长城在防汛抗洪中发挥了极大作用。政府相关部门组织督导组,24小时督导检查;以县委书记张国栋、县长许晓娟为首的县主要领导带队,与相关镇领导分时间段、不间断地在小埝值班。
做好最充分的物质准备!协调组织大量抢险物资和机械设备,目前已经到位草袋40000条、编织袋115000条、麻袋5000条、木桩10000多根、铅丝2000公斤、软料300公斤、挖掘机等各种车辆数百辆、木料1万方、钢锹近10万把,并仍在继续增加。
防汛抢险过程中,人民群众和各大企业积极主动参与,在大雨、泥泞和洪流中谱写了一曲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合力防汛抗洪的交响曲!
8月2日晚和8月3日早,水位涨至滦河小埝滦南段堤坝坝顶,两处出现管涌,大堤受到破坏,小埝情况危急,处于渗透的危险状态。千钧一发之际,负责这片小埝的长凝镇抢险队员田顺涛、李顺国、鲁胜勇、田小丰等几十名群众不顾生命危险,跳入时刻会将人卷走的洪水,用土袋堵塞管涌,为后续队伍赢得了宝贵时间,管涌得以及时抢修,防止了小埝的坍塌。
“大家不保,小家难存”,滦河流域滦南籍企业深深明白这一点。宋道口镇的唐山市腾骥锻轧有限公司、唐山燕南制锹有限公司、唐山合亿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唐山市仁和五金工具有限公司和唐山舒适五金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积极组织人力物力,投入到防汛抗洪一线,合亿、燕南、腾骥、仁和、腾飞5家钢锹企业还成立了700多人的应急抢险队,协助防汛抗洪。
洪水虽大,但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力量更大。在“让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在汛期万无一失”这个信念的鼓舞下,截止到8月3日,滦南滦河小埝已成功抢险20多处,小埝段仍安然无恙。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