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迁安信息港
移动端

信息港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H5

WAP端

信息港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H5

WAP端

首页 > 资讯 > 正文

“学校就像家里一样” 平乡县特教学校蹲点报道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2-05-21 22:21:37

阅读:860

  5月18日,农历四月二十八。曹清香早晨从菜市场回来,买了25公斤猪肉。“怎么买这么多?”记者诧异地问道。“孟杰过生日呢,也给孩子们改善改善生活,包顿韭菜肉馅饺子吃!”曹清香笑着说。

  村里的七八个妇女来帮忙,择菜,洗菜,剁馅,包饺子。

  穆孟杰的手机响个不停,几乎全是已经毕业的学生打来的,祝他生日快乐。一些毕业生还特意赶来给他过生日,周立良从石家庄市赶来,翟小松和张占岭从邯郸县赶来,史华朋从北京赶来……院里堆满了各种礼物:生日蛋糕、核桃露、白酒……

  “我娘没想到现在能享我这个瞎儿子的福,我姐家不宽裕,外甥上大学都是我供着……”周立良说,他现在自己开个按摩店,每月能净赚五千多元。记者和这些毕业生们聊天,得知他们大多在各地从事按摩职业,每月少则收入一两千,多则六七千。

  12时,大家都坐了下来,一起举杯,感念穆孟杰的培育之恩,并为他祝寿。

  穆孟杰匆匆敬了一圈酒,表达对学生们的期盼和祝愿,然后转身离席:“你们先吃着,我去瞧瞧孩子们吃上饺子没有。”

  食堂里,孩子们端着一碗碗饺子吃得正香。穆华飞、穆华鑫几个人一边忙着给孩子们碗里添饺子、盛饺子汤,一边提醒他们慢点吃、别烫着。厨房里,直径足有一米的大铁锅,还在热腾腾地煮着饺子。

  “在学校里好不好?”记者问。“好!”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

  “哪里好?”记者又问。孩子们有的回答“吃得好”,有的回答“老师好”,有的回答“有朋友”。

  “大多数孩子还小,还在长身体,所以伙食上不能亏了他们。”食堂的徐保春师傅说,食堂一天大约要用25公斤面粉、50多公斤蔬菜、10公斤肉。他还得隔三差五换着花样做。

  “穆老师,你生日好呀!”这时,一名60多岁的大妈走上前来,给穆孟杰问好。记者原以为这是学校的一名勤杂人员,后来得知老人家是一名盲孩子的陪读。说起孙子陈家豪,老人不禁悲从中来:“我这孙子不比其他孩子,生活不能自理,适应能力太差,离不开人,他爸爸妈妈又忙,我只好跟着来。”记者赶忙劝解,老人抹了两把泪,哽咽着说:“多亏了学校啊,不但不嫌我老婆子累赘,还让我白吃白住。你说,我咋能不感激人家穆老师?真是个好人哪!”

  记者注意到,在学校里,学生们几乎不用盲杖,因为每一处都设计得体贴入微。宿舍门前的盲道上,每隔一段路就埋着凸出地面的铁管。“埋两根管的地方,是通向水龙头的;一根管,通向宿舍门;盲道尽头,一拐弯,就是厕所。”穆孟杰告诉记者,这是他想出来的主意,为的是保证学生们的安全。

  盲孩子们从家来到完全陌生的地方,如何让他们尽快适应,迈好这走向社会、自立自强的第一步?穆孟杰说,学校一方面要求老师们悉心照顾他们,另一方面尽力安排好他们的生活,多组织开展一些有趣的集体活动,大多数孩子过一阵儿就适应了。“刚来时确实很想家,但现在,我更喜欢学校。”今年20岁的女孩儿李杰说。因视网膜脱落,她在小学毕业后逐渐失明。四年前,她来到该校,先后学会了盲文、按摩、用电脑,还交了一帮好朋友。她说,刚来时她几乎天天往家打电话,父母也因为不放心而经常主动打过来;但现在,她常忘了给家里打电话,父母也是因为多日没听见她的声音才来个电话问问。

  吴世宁是个白净的小男孩。穆丽飞老师说:“这是个十分惹人怜爱的孩子。他多才多艺,尤其喜欢唱歌,而且唱得不错。常常是人走到哪里,歌声就飘到哪里。可他刚来的时候,因为想家几乎天天掉眼泪,而且谁也不理。”记者问吴世宁是这样吗,他不好意思地笑了。吴世宁是如何转变的呢?穆丽飞说:“我们一方面是照顾好他,经常帮他洗脸洗头,他尿床了帮他晒被子,另一方面是多鼓励他,渐渐地他就阳光起来了。”

  记者请吴世宁唱首歌,他想了想,唱起来:“星星的眼睛眨呀眨,星星在寻找它的家……”“你现在想家吗?”“不想,学校就像家一样。”小世宁说。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评论

更多评论

热门资讯

广告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