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为人民服务共鸣曲———写在迁安市沙河驿镇成为我省“带头创先争优,争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联系点之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2-04-21 14:48:26
阅读:1407
<strong>迁安信息港消息</strong> 近日,沙河驿镇被河北省委组织部、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北省公务员局联合命名为“河北省带头创先争优,争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联系点。据悉,此次活动共命名了6个联系点,沙河驿镇成为我市惟一一个被省命名的镇乡联系点。自2011年5月,我省开展“带头创先争优,争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以来,沙河驿镇按照“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能力提升、服务提质、作风转变、发展惠民”的目标,紧密结合该镇实际,采取多种有效举措,扎实推进了活动的开展。<br />
强班子、带队伍,打造对人民负责的干部队伍。一是抓好党委自身建设。该镇按照“五个好”目标要求,牢固树立“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在新一届党委班子中实行了以“联系一个村、一个企业,分包一个重点项目”为主要内容的“两联一包”责任制,让每一位党委成员工作在为群众服务的第一线。在机关干部队伍中建立“一岗双职双责”制度,使机关干部带着责任深入下去,带着服务深入下去,带着好的作风深入下去,带着成果回来。在机关干部队伍建设上,实施“干部能力提升工程”,持续打造“学习、团结、干事”三位一体型机关。二是抓牢农村干部队伍建设。该镇在认真落实“一定三有”、“一抓三促”、“四权一体”等制度,激励村干部为民服务热情的基础上,采取“树、压、谈、督”四项措施,即树标杆、压担子、谈思想、督落实,提升农村党支部书记的工作水平和综合素质;开展“黄金搭档型两委班子”创建活动,理顺农村两委干部关系,增强两委班子的责任意识和班子成员的团结协作意识,让村干部心无旁骛,一心一意为民谋事、办事。三是抓紧党员队伍建设。该镇积极组织开展党员公开承诺,落实党员“亮牌示岗”制度,通过党员示范户、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等形式,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党性锻炼,切实提高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本领。<br />
建阵地、搭平台,构筑为人民服务的有效载体。一是发挥综合服务大厅的龙头作用。该镇为方便群众,在镇政府设置综合服务大厅,分别设信访、综治、司法、国土、规划、住建、社保、民政、计生等9个窗口,切实为群众提供了“一站式”服务。同时,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分别在综合服务大厅中设有职工信访代理中心、青年信访代理中心和妇女信访代理中心,形成了管理和服务群众的强大合力。二是突出群众工作站的纽带作用。去年6月份,该镇建立了群众工作站。每天安排2名固定人员办公;拨付专款万余元,制作了工作制度看板,做到了群众工作站的工作制度、组织结构、工作流程和工作职责上墙公布,更好服务群众的同时,方便了群众监督。三是强化群众工作室的基础作用。该镇在镇内19个村均成立了群众工作室,由市领导、镇乡包村干部、本村两委干部、大学生村官和老党员组成,覆盖率达到100%;各工作室由镇统一制作了规章制度和门牌,配置了有关办公用品,保证了群众工作室的正常运转。<br />
转作风、促廉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在深入开展“带头创先争优,争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以来,该镇突出转变工作作风,履职尽责,反腐倡廉,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努力树立作风过硬、廉洁自律、人民满意的公仆形象。一是推行“一线工作法”。该镇按照“力量在一线配置、情况在一线了解、问题在一线解决、情感在一线融合、干部在一线检验、形象在一线树立、政绩在一线创造”的要求,通过抓“五不让”的落实,即:不让各项工作在我这里延误,不让需办理的文件资料在我手上积压,不让来办事的人在我这里受到冷落,不让各种差错在我这里发生,不让共产党员的形象在我这里受到影响。坚持“白加黑”、“五加二”,深入各个村、各个企业,进行蹲点调研,根据实际情况,帮助群众、企业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二是实施岗位承诺。该镇探索建立了农村两委干部岗位承诺制度,并逐步拓展为“三级承诺制”,即:机关领导干部岗位承诺制,机关普通干部岗位承诺制,农村两委干部岗位承诺制。同时,又把各村妇联主任和村会计等农村干部纳入承诺范围,实现了岗位承诺在农村干部中的全覆盖,方便了群众和社会的监督。<br />
求发展、惠民生,创造让人民满意的发展成果。在深入开展“带头创先争优,争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以来,该镇坚持把产业优势转化为民生财富,让全镇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一是助民富。该镇注重政策的引导和服务的支持,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依托我市两大省级园区,大上富民项目。在此基础上,该镇扎实开展就业与再就业工程,从资金、项目、技术、信息等方面进行帮扶,促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2011年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826元,增速连续5年保持在15%以上。二是建新居。该镇以唐庄子村“六个一”模式新民居建设为代表的科学发展示范村建设实现了“农民富起来、农村靓起来、农户暖起来、农家乐起来、农村经济循环起来”。刘庄子村党支部积极支持京沈高速公路迁安支线建设,采用“异地迁建”模式实施的刘庄子社区一期工程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入住,使得广大拆迁户免受寒冬之苦。潘庄子社区让村民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让原来的村民变成了社区居民。三是解民忧。该镇主动关心群众疾苦,着力解决养老、就医、安全饮水、交通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增强“带头创先争优,争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效果。使得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制度得到了全镇广大群众的拥护,积极参保参合,实现了社会养老、医疗、生育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解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br />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