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把“三关”从源头上保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迁安市杨各庄镇实施党前教育“摇篮”工程强壮党的后备力量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2-04-17 14:20:33
阅读:1607
<p> <strong>迁安信息港消息 </strong>“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了从源头上保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解决目前农村中普遍存在的党员老龄化、年轻党员外流化、党员发展家族化、党员作用群众化等问题,2011年初,杨各庄镇党委探索实施了党前规范化教育培养“摇篮”工程。“未入党的门,先做党的人”,严把“三关”,强化管理。</p>
<p> 严把积极分子确定关,能不能进门群众说了算。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是决定党员队伍素质和水平的首要关口。如何将群众中特别是青年人中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增收技能,而且热心大众事业、群众威信较好的优秀人才吸纳到党员后备队伍中来,进行重点培养和规范教育,是党员队伍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首要任务。为此,该镇在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上引入了公选机制。党支部组织召开全体党员和群众代表大会,按照“自己说、大家问、现场答、投票决”四步工作法确定入党积极分子。从根本上杜绝了靠关系入党和靠人情入党,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公开、公平和公正发展党员。目前,全镇22个党支部新确定的85名积极分子全部通过公开竞选程序产生。</p>
<p> 严把培养教育关,是不是成熟事实说了算。人选确定后,杨各庄镇党委又在强化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提升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服务发展能力上狠下功夫。在培养过程中该镇坚持“德行并举,诺践并重,坚持教育与考核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以三项机制为核心,全面培养锻造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的能力和水平。把积极分子能否吸收为预备党员,预备党员能否如期转正的主动权交给他们自己,把评判权交给党员群众。</p>
<p> 一是素质提升机制。为了保证这支队伍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同步提升,该镇确定了“两日两会”制度,即:每月一个奉献日,每季一次学习日,每半年一次思想交流汇报会、每年一次综合表彰会。除了每月的党日活动中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要参加学习外,该镇每季还要专门组织一次集中学习活动,镇党委书记亲自上党课,请上级组织部门领导讲党史,聘请专家讲经济、传技术,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全面武装头脑、净化心灵。同时,该镇建立了徐流口景区开发等10个创先争优示范基地,各支部则根据镇村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设立不同的流动基地。将集中上党课与进基地上劳动课有机结合起来。一年多来,全镇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参与全镇活动2000多次,景区植树1.2万株,修路5000多米,清运垃圾近500吨。今年3月学雷锋活动中,全镇239名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清理迁徐路沿线卫生10公里。徐流营村入党积极分子胡小伟公选确定为积极分子后,不负党员群众厚望,积极带领本村群众致富,解决了全村30多名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同时,在镇组织办的倡议下,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还发起成立了“摇篮”爱心基金,对镇内贫困家庭、困难学生等弱势群体进行帮扶。目前,该组织已募集资金5000多元,对阎官屯村李金鸽等两户贫困家庭和高小松等25名贫困学生进行了帮扶。</p>
<p> 二是公开承诺机制。每名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在身份确定的同时,都要与所在党支部签订一份《入党承诺书》,根据自身实力和村情民情确定联系一户贫困户,就参加义务劳动、全力支持党务村务工作等具体事项进行承诺,并在党务公开栏内公开,接受党员群众监督。党支部每半年组织一次履行承诺考核,通过查阅台账、入户走访、党员群众测评等方式给每个人一个公正评价和科学定档。公开承诺制的推行在给每名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添责加担的同时,更为他们服从大局、服务为民、履职尽责习惯的养成创造了条件。到目前,全镇已有152名积极分子和41名预备党员进行了公开承诺。桲林村入党积极分子孟凡星帮助联系户刘继怀耕种4亩土地,并拿出2300元现金支援其女儿上学;东高庄村积极分子郭又铭帮助残疾老人李德祥收割6亩多地麦子;森罗寨村预备党员冯宝军义务修理全村水冲厕所30多个,并主动帮助孟庆雨等20户抽排沼液。全镇有60多户贫困户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帮扶和照顾。东高庄村群众李维贵看到积极分子帮助困难户干活,意味深长地说:“年轻人帮助困难户干农活,虽然事小但意义很大,党的形象在他们身上得到了体现,什么是先进性?这就是最好的例子。”</p>
<p> 三是动态考评机制。严进宽出、能进能出的动态考评机制,是党员队伍能够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有效保障。为了全面系统准确地掌握每名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的思想动态和平时表现,保证评价科学、处理有据、当事人信服,该镇党委和各村党支部为每个人建立了一本基本信息台账。将每个人参加镇村组织活动情况,平时学习、工作、生活表现,落实承诺以及党员群众评价进行全面记录,做为档次评定和入党、转正考察的依据。对无故不参加活动或参加活动表现不积极、不支持镇村工作、不落实入党承诺事项的,2次诫勉谈话,3次给予组织处理或清除出队。2011年以来,全镇共建立台账231册。先后对3名同志进行了诫勉谈话,有1名入党积极分子因连续3次无故不参加镇村组织的活动而被取消了资格。</p>
<p> 严把持续关注跟踪推进关,始终保持党员纯洁性。党员的培养、党性的形成、先进性的展示、纯洁性的保持都非一朝一夕之功,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摇篮”工程不但保证了向党组织输送合格的党员,转入正规的党员管理,而且还“扶上马送一程”,制定了联责培养、责任追究机制,保证了党员的持续进步。该镇党委和农村党支部找每名预备党员的培养联系人进行谈话,分析每个人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培养重点和要求,并与培养人签订《培养承诺书》,及时调换党性观念弱、平时表现差、先锋作用不明显的党员培养联系人。特别是明确提出了预备党员在培养期和转正后两年内出现违法违纪问题,镇党委将对所在支部和培养联系人同时问责。加大了培养责任、延长了培养期限,保证了党员健康成长。青山院村预备党员杨志伟的培养联系人玄江介绍说,“培养承诺书给介绍人加了担子,制定了责任,如果新同志出了问题,我们对不起同志,对不起组织,责任可不轻啊。”杨志伟转正后镇村党组织,特别是培养联系人培养关注丝毫不放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今年的村党支部换届中,杨志伟得到了广大党员的认可,当选为村支书。“摇篮”工程将镇党委的监督考核责任、支部的教育管理责任和联系人的培养帮带责任有机统一起来,更大更好地保证了党员纯洁性。</p>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