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安滦河综合开发工程:舞起城市建设的龙头计划总投资118亿元 预计工期2年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2-03-29 09:28:50
阅读:2971
<p><strong> 迁安信息港消息</strong> 备受全市人民瞩目的滦河综合开发工程于3月11日举行了开工典礼。该工程是今年迁安市的一号工程、龙头工程,开启了迁安市城市建设新篇章。</p>
<p> 滦河给迁安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但历史上滦河也曾多次洪水泛滥。为解决水患问题,迁安市在2003年实施了滦河治理一期工程,总投资25个亿,修建了两岸大堤,形成了现在的黄台湖景观,城市行洪安全问题得到解决,但西里铺地区还存在着行洪隐患。该地区现有5个行政村、14个自然村,2700农户,8700口人,由于村庄布局分散,村庄内宅基地较低,虽然修建了撤退路和避水台,但遇有大的洪水,人民的生命财产仍会受到严重威胁。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在充分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高站位对滦河进行了重新谋划,决定对滦河进一步进行规划开发,并把滦河综合开发工程定位为今年我市的一号工程、龙头工程。</p>
<p> 滦河综合开发工程北起一号橡胶坝,南至四号橡胶坝,两个大堤之间,总面积49.6平方公里内,通过继续修建橡胶坝、挖湖、筑岛,结合现代化标志区建设,提升景观效果,形成24平方公里的水域和湿地面积、17平方公里的绿化面积、2平方公里的旅游开发面积和7平方公里的综合城市建设用地。工程估算总投资1180854.77万元,其中工程部分投资486309.77万元,移民环境投资694545万元,主要内容包括河道工程、拦蓄工程、湿地公园等。河道工程主要扩挖、疏浚滦河迁安市段河道,实现滦河迁安市段梯级蓄水。拦蓄工程包括溢流堰、橡胶坝,为使河道形成梯级蓄水水面,并结合两岸交通,修筑溢流堰,一方面可形成蓄水水面,堰顶溢流向下游人工湖补水,另一方面堰顶连接两岸滩地,解决两岸滩地非汛期交通问题;为了右支形成水面,修建右支2号和3号橡胶坝,拦蓄雨洪水,在坝前形成蓄水湖区,改善河道景观,钢城大桥下游,河道右岸为规划的迁安市新城区,为了改善新城区周边环境,在左支和右支水流汇合后,在左、右支3号橡胶坝下游约5km处修建燕山橡胶坝,形成燕山橡胶坝蓄水区。为了改善滦河生态环境,建设湿地公园,在滩地形成浅滩和小溪等景观,通过改造现状地面,由上游1号橡胶坝通过管道引水至湿地,上游湖区蓄满水之后,溪水水流通过溢流堰工程流向下游湖区,达到湿地浅水蓄水景观要求。</p>
<p> 滦河生态防洪工程本着安全、生态、融合、和谐的原则,是集河道整治、湿地建设、城市建设、文化建设和环境建设于一体的系统整治工程,是我市实施“四五”转型攻坚计划的重要内容,是继“四点八村”及市区南部五村拆迁改造后实施的市属重点工程,也是“大城区”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魅力钢城、绿色迁安”,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与宜居性,提升城市幸福感与景观度的需要。工程建成后,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空气质量和人文景观,带动沿河商业及娱乐、旅游、休闲等相关产业,使滦河市区段成为城市发展转型的启动区、城市风貌和自然生态的展示区、城市品位的提升区,把滦河市区段打造成为水城相融、和谐自然、功能齐全的滨河新区。</p>
<p> 目前,各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全力推进工程建设。《滦河迁安市区段景观总体规划》由北京东方艾地景观设计有限公司进行编制,已通过了专家评审;《滦河迁安市段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由河北省水利水电第二勘测设计院编制完成;市政设计由深圳市市政设计院正在编制;居民房屋、企业拆迁工作已经开始,土地及地上附着物补偿资金已发放到位;滦河迁安市段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已在我市发改局立项;钢城大桥上下游8个标段、爪村大桥上下游5个标段已开工建设。</p>
<p> 滦河综合开发工程由瑞腾公司作为开发主体,预计工期2年。</p>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