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安市城市管理局打造城市管理新局面纪实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1-12-31 07:26:32
阅读:2365当我们徜徉在繁华的城区,体验着美丽繁华、文明有序的城市生活时;当我们漫步于夜晚的街道,沉醉于流光溢彩、火树银花的城市夜景时;当我们在安静的家中,白日尽享温馨舒适,夜晚恬然入梦时,你是否想到良好的城市风貌和市容环境背后的他们,那些管理我们城市的“大管家”?
迁安市城市管理局就是管理我们城市的“大管家”。成立1年来,迁安市城市管理局打破通常观念,践行 “大城管”理念,坚持向城市管理社会化、综合执法人性化、日常管理常态化、部件管理精细化发展,形成“统一指挥、综合执法、部门联动、全面覆盖”的城市管理模式。多管齐下,打造城市管理新局面,城市管理工作亮点纷呈,城市真正净起来、美起来、亮起来,塑造了良好的城市形象、维持了井然的城市秩序、打造了净美的城市环境。城管人也以文明、真诚、爱民的新形象赢得群众的交口称赞。
思路创新 让城市动起来
迁安市城市管理局成立伊始,局长霍志国就敏锐地意识到,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管理工作已远远不止于维持市容市貌、保持环境卫生那么简单,城管工作对塑造城市形象、维持城市秩序、打造城市环境至关重要。如何将城管工作打造成一个系统的、多向联合、有机结合的城管体系和城管网络,成为新时期摆在城管人面前的重要课题。霍志国打破通常观念,认真谋划如何做到“社会管、管社会”,践行“大城管”理念。在他的推动下,我市成立了城市管理委员会,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发挥统筹协调、检查监督、综合议事等作用。城市管理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共下发各类文件20个,召开包括“关于2011年城市亮化水平整体提升工程”、“关于架空弱电管线全面整治”、“关于开展礼仪庆典规范治理行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联合工作制度工作”等会议5场次。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组建检查考核组,定期对各成员单位的城市管理工作进行考评,排查问题,提出工作意见。共下发3次存在问题整改文件,督导有关单位设计公交站点、地名标识、厂企环境、河道污染、工地噪声、车辆停放、小区管理、绿化水平等整改问题233项,真正实现了网格化管理,逐步形成了“大城管”体系,有效推动了城市管理工作。
为了让城管工作中的各项问题能够及时得到处理,市城管局精心抓好数字城管工作,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中心。目前已完成人员配置、场地整合及硬件整合等工作,软件平台正在建设中。同时启用了“12319”临时指挥中心。信息采集员通过城管通录入的事部件上报“12345”市民服务热线的同时,将所录事部件记录并由巡查员上报“12319”临时指挥中心,临时指挥中心每天安排2名坐席员值班,将巡查员上报事部件统一分类,与有关单位联系并予以解决。今年1至9月份共收到巡查员上报事部件1035件,办结724件,办结率为70%。其中井盖丢失及破损174件、路灯损坏92件、广告牌破损49件,让老百姓日常琐碎小事都有人管,真正实现了数字化管理。
雷霆治脏 让城市净起来
迁安市城市管理局成立以来,以雷霆之势,开展治“脏”行动,净化城区环境。加大“门前三包”责任制的督导力度,向各商户重新发放2800多块“门前三包”责任牌,并严肃处理了60余家不认真履行“门前三包”责任制的商户;加大对乱堆建筑垃圾、车辆抛洒滴漏等违法行为的巡查力度,在燕山大路绿化工程和滦河大坝等城区内重点部位安排专人蹲守,查处滦河大坝、昌盛路、阜安路、现代装备制造业产业聚集区、明珠街等乱堆建筑垃圾等行为42起;查处燕山大路、惠民大街、丰安大路车辆抛洒滴漏、污染路面等行为25起;清理现代装备制造业产业聚集区、祺光大街、崔庄路口、龙胜花苑路口、阜安路南头、滦河大坝及大坝南侧等处无主垃圾万余立方米,让城市净起来。如今,穿行在城区的大街小巷,山水园林城市的气息扑面而来,整洁干净的街道,绿意盎然的生态景观,无处不体现出清新宜居的崭新风貌。
打造夜景 打造夜景
城市街景亮化工作是今年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之一。为把街景亮化工作做好,打造迁安崭新夜环境,树立“不夜城”形象,市城管局经过现场调查,制订了《迁安市城市亮化整体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共确定全市重点区域及节点建筑亮化项目29个,其中由市城管局负责实施的有26个亮化项目。之后,该局多次组织召开迁安市城市亮化整体提升工程会议,积极协调、督导亮化工程的施工。目前,亮化工作进展顺利,河畔人家、财富中心、燕钢小区3家亮化工程已完工,市博物馆、会展中心已完成设计,网通工行大楼已完成点光源安装,凹槽投光灯已安装80%,洗墙灯已完成80%。交通大厦、广电大厦、市信用联社大楼、金水豪庭、颐秀园、左岸蓝郡6家施工图纸已完成,三里河生态走廊已进场施工。在此基础上,该局今年还主要实施了砼杆路灯改造、滨湖路亮化东延、亮化节能改造、市区亮化修缮等工程。对丰吉路、惠安大街、滨湖路东延3条道路的节能改造工作已完成。抢修钢城大桥亮化,对兴安大街、燕山大路、迁安锦江饭店对面进行重点维修。共更换LED灯管480余延长米。修复破损路灯1400余盏,玉兰灯罩300余个。对全市的破损灯杆进行更换,筑墩子,更换灯杆12根。组织人员更换4处破损电缆共560余米,让城市真正亮起来。每到夜晚,城区灯光璀璨、流光溢彩,“夜迁安”成为“魅力钢城、绿色迁安”的形象名片。
街景改造 让城市美起来
迁安市城管局严把死守,开展治“乱”行动。该局加大了对三轮车和违停车辆的治理力度。在上下班、节假日等客流高峰时段在各主要路口布署执法人员对违规营运的三轮车进行治理,扣留并进行拆棚处理三轮车101辆;整治流动摊贩280多个;对城区内主、次干道和重要节点的占道行为加强管理,以平青乐线机械市场为主,治理占道经营店户150多家。前后共治理占道修理、占道加工、占道装修、占道堆放、店外占道经营、占道洗车等违规现象1740多家;查出违规广告牌匾和灯箱等273块,全部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要求限期修复或拆除,对没有按期修复或拆除的137处广告牌匾,进行了强制拆除。查处沿街散发小广告40余起,没收小广告5万多张,粉刷清除小广告2万余处。
重拳出击,开展治“违”行动。在全市区内开展违法建设专项整治活动,对查出的违规建设,全部责令停工,并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截至目前,已拆除违规建设35处,拆除面积达1800余平方米。该局配合阚庄村、挪河村等5村征收改造和建筑废墟清运工作,还全力配合迁安镇政府和西里铺党工委对“抢栽、抢建、抢修”行为进行整治。为有效遏制村民“抢栽、抢建、抢修”及非法打井等行为,仅西里铺村,该局就出动执法人员465人次,车辆124车次,不分昼夜对7万亩耕地进行巡查督导,暂扣非法树苗万余株、铁锹10把、电焊机3台,为征收改造评估工作扫清了障碍,为滦河生态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扎实推进燕山大路街景立面改造工程。对店铺牌匾进行设计改造、建设文化墙、打造街头小品,进行绿地提升,将燕山大路打造成样板街,准备参加“河北省样板示范街”评选。同时开展“弱电管线”、“大型通勤车辆停放”、“城市公交站点站牌全面更新”、“混凝土等大型工程车辆专项治理”等多项专项整治活动。
如今的迁安街面整洁了,门店牌匾空间整齐了,“空中蜘蛛网”不见了,集贸市场、机械市场和餐饮夜市规范了;乱搭乱建、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的减少了,乱贴乱画的城市“牛皮癣”消失了,城市真正美了起来。
和谐城管 让形象树起来
迁安市城管局局长霍志国说:“城市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社会性的大课题,在实际工作中,仅靠城管部门一纸‘拆除令’、几场‘取缔’行动、几声‘罚款’吆喝,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必须转变观念,寓管理于服务,向‘服务型城管’转变,切切实实坚持以人为本,多给那些流动就业者人性关怀。”组建之初,市城管局就明确提出构建和谐城管的理念,把权力当责任,变管理为服务,把和谐理念渗透到城市管理每一个环节中去,让每一个市民都真正理解并参与城市管理。
要想形象树得住,先要自身素质硬,为了提高城管队伍素质,该局加大了对员工的培训力度,加强队伍建设。他们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和考核,今年以来,对4批次新上岗人员和原执法人员进行多次综合培训,局长霍志国和副局长刘友芳亲自授课,讲解城管历史和新形势下对城管新要求及各种有关业务知识。为提升学习效果,还邀请市住建局法制科工作人员讲解法律法规,请武警中队士官进行军事训练,使新队员明确掌握了工作的职责、内容、程序及方法,提高了业务水平和团队意识。同时,他们组织队员到外地学习先进经验,多次到唐山、邯郸、乐亭、滦县等地城市管理局学习先进经验,真正做到了学政治,坚定理想信念;学政策,提高执法水平;学准则,筑牢思想防线;学业务,提高服务水平;学制度,明确行为规范;学法律,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执法素质,形成了一支作风过硬、专业过硬的优秀团队。
打造城管文化,增强城管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该局举办爱岗敬业诵诗会、开展军训、业务练兵、典型事迹报告会、慰问城管人员家属、定期深入小区走访等多种活动,开通迁安市城市管理局官方网站,谱写局歌《迁安城管之歌》,参加“钢城之夜”文艺演出,增加文化内涵,用文化的力量来感染人带动人,凝聚队伍,团结人心,提振士气。
柔性执法,树立亲民形象。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城管一直是个毁誉参半的职业,市民对城管人员的理解和支持度普遍不高,形象一度不佳。市城管局就从树立城管形象入手,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局长霍志国说得好:“把权力当责任,变管理为服务,用文明、真诚、爱民的服务形象赢得群众理解和支持。”工作当中,他们变刚性执法、机械执法为文明执法、柔性执法。按照“疏堵结合”的思路开展工作,努力建设和谐城管。流动商贩和违法占道经营问题,是城管工作中的难点。因其流动性大,往往和城管人员打“游击战”。它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治安隐患、安全隐患,而且严重影响城市形象,阻碍城市整体发展的步伐。该局在严格清查的同时,为其寻找出路。在加强对小摊贩和街头烧烤治理的同时,在合适地段设置临时市场和专门烧烤夜市,对个别老弱残疾弱势群体还帮忙去找市民政局申请救助。
城管工作难度大、辛苦程度强、社会压力大,市城管局就积极开展“四心”服务,即拿出全部的耐心、信心、恒心、责任心来开展工作。一次劝服不行就反复劝导,店主搬运货物困难,队员就帮助搬运。摊主态度恶劣,甚至侮辱谩骂、人身攻击城管队员,城管队员依然面带微笑说服教育,还设身处地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在春节前交通秩序综合整治活动中,该局执法人员暂扣了建昌营镇残疾老人吴学义违规营运的电动三轮车,并告知相应的处罚规定。他开始对此非常不理解,态度强硬,情绪激烈。经过执法人员的耐心解释,他最终认识到自己的违规行为。在接触过程中,执法人员了解到他一家4口人,其中有3位残疾人和1位在校生,无其他经济来源,生活极其困难。城管队员深表同情,对他进行安慰,为他买来午饭。督察科将情况及时反馈给局领导。局长霍志国当即作出决定:交通整治的统一规定不能破,吴学义老人一家的生活也要管。在要求老人拆除非法加装车棚、写下不再营运的保证书的同时,组织全局干部职工进行捐助,共捐款900余元,衣服、物品124件,还为其免费提供做小生意的经营场所,保障其经济来源。吴学义抚摸着捐助的衣物,感激得热泪纵横,连连说:“你们真是咱老百姓的好城管啊!再不支持你们工作都说不过去。”随后将一面题有“心系百姓,排忧解难”的锦旗送到该局。
回首20年的城管生涯,霍志国感慨万千。从最初12人的城管中队发展到现在强大的城管队伍,城市管理工作取得飞跃性发展。成绩的取得,源于领导重视,建立健全机构,壮大城管队伍的同时,市领导还多次就城管工作进行检查指导。源于部门支持,城市管理工作涉及到的交通、规划等部门鼎力支持、全力配合。源于城管人上下同心、并肩战斗。有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才有了城管工作的亮点纷呈。
背景链接
迁安市城市管理局成立于2010年11月,其前身是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1990年11月,迁安县城建局(住建局前身)正式成立了由12人组建的城管中队,为局属股级科室。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市民人口数量不断增加,1998年6月,由政府组织成立了50余人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从公安、工商、爱卫会、迁安镇4个单位抽调部分人员充实进来,仍为局属正股级科室。2002年初,升级为副科级单位,2003年由政府组织又从公安、工商、卫生、交通、环保等10多个部门抽调人员充实队伍。2010年12月21日,经迁安市委、市政府批准,迁安市城市管理局正式挂牌。
迁安市城市管理局为市政府负责城市管理实务的工作机构,主要负责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城市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规章;拟定并组织实施全市城市管理方面的发展战略,起草城市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统一行使涉及城市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负责指挥、调度、协调城市管理执法队伍,集中开展综合治理工作,并对相关行为实施行政监察、检查、处罚及依法强制执行职能。负责组织实施对城市管理工作的考核;负责监督管理市区环境卫生保洁工作;指导、检查迁安镇、城区办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城中村、居民小区环境卫生的考核评比工作;负责督促相关单位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负责制定市容市貌标准,组织开展市容市貌整治。负责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关于城市照明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编制城市照明管理办法;负责城市照明设施的日常维护,负责对市区街景灯光、公共场所、城区建(构)筑物外墙、空间、桥梁等各类城市照明设置进行统一管理。负责全市夜景亮化方面、维护维修作业的综合管理及专项资金计划的编制、监督和管理工作。负责受理城市管理工作的投诉、举报的处理和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答辩、应诉工作。组织并协调有关部门开展城市管理及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法律、舆论宣传活动;组织、指导城市管理执法人员和迁安镇、城区街道办事处城管人员培训工作。新时期新形势下,城市管理工作成为一个系统的、多向联合、有机结合的城管体系和城管网络,城管工作对塑造城市形象、维持城市秩序、打造城市环境至关重要。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相关推荐
重磅!迁安这条公路将进行大修~
毒液堪比硫酸!迁安市民家中发现它?
广告推送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