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迁安信息港
移动端

信息港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H5

WAP端

信息港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H5

WAP端

首页 > 资讯 > 正文

迁安:2011年第三季度学雷锋“十佳”事迹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1-12-31 07:26:24

阅读:1497

1、民警李国默默救助车祸受伤群众。7月3日下午,市公安交警大队民警李国及家人驾车到人工湖游玩,行至迁擂路钢城大桥南侧时遇到一起交通事故,一辆面包车将一男孩撞倒,一位中年妇女怀里抱着受伤的孩子无助地哭喊着。见此情形,李国不假思索,把家人叫下车,他抱起妇女手中的孩子上车赶往医院。在赶往医院的途中,李国一方面与市中医院急救中心取得联系,让大夫提前做好急救准备,尽量争取抢救时间;另一方面,耐心地安抚母亲和孩子。到医院后,看着医护人员护送受伤孩子进了急救室,李国默默地离开了。(市公安局供稿)

2、荣信公司全体员工为患病职工点燃希望之光。7月21日,荣信公司为患病职工张静举行了献爱心捐赠仪式。张静是荣信公司烧结厂的一名普通职工,今年年初不幸患上了白血病。张静的父亲早已过世,母亲是脑血栓患者,还有一个不满周岁的婴儿,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再无力承担高额的治疗费用。公司领导得知后,及时号召全体干部职工献爱心,向张静伸出援助之手。仅公司董事长宫万勤一人就为张静捐款5000元。大家的点滴付出汇成爱心的暖流,仅半天时间,就为张静募得爱心款37679元。(沙河驿镇宣传办供稿)

3、8名受助寒门学子做义工传递爱心接力棒。7月24日,四通爱心基金受益者刘凤杰、李小强等8名大学生走进市中心福利院,利用一周的时间辅导孩子学习,为老人洗脸、梳头,看护脑瘫患儿,用志愿服务的形式感恩社会。2010年秋天,现就读于东南大学的刘凤杰正在为学费和生活费愁眉不展时,四通爱心基金将她列为结对资助对象,帮助她解决了燃眉之急。同年,现就读于天津科技大学的李小强因家庭困难即将与大学失之交臂的时候,四通爱心基金的4000元助学金实现了他的大学梦。接受过帮助、心存感恩的刘凤杰、李小强等8名同学,时刻寻找着帮助他人的机会,并积极参与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今年暑假,他们来到福利院做起了义工。8名大学生表示,今后会加倍努力学习,坚持多做好事,以优异的成绩和实际行动感恩社会,回报社会,将爱心接力棒永远传递下去。(市中心福利院供稿)

4、上庄乡中学教师李卫超13年为军营送“精神食粮”。8月1日,由上庄乡中学教师李卫超牵头组织的“走进军营”慰问演出团来到大山东庄村驻迁守桥部队,为驻地官兵送上精心编排的文艺节目。这已是他们连续13年走进军营,为驻迁部队送上丰富的“精神食粮”。1998年的“八一”建军节,李卫超组织身边的10多个文艺爱好者,第一次走进武警驻迁部队某营地进行慰问演出。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离驻地还有四五里地时,路旁每隔百米就有一名士兵站岗,部队以隆重的方式迎接他们的到来。虽然只有短短一个小时的演出,但演出现场爆发出的一阵阵掌声让李卫超感觉到了驻地官兵对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的渴望。从那以后,李卫超和其他文艺志愿者们,每年都利用“八一”、元旦等节假日,走进驻迁部队各个营地慰问演出,13年里,共慰问演出80余场次。同时,为了培养军营自身的文艺骨干,他还利用周末、寒暑假等时间,到军营进行免费的曲艺辅导,教快板、吹笛子、弹吉他,让广大官兵能够在业余时间自娱自乐。(上庄乡宣传办供稿)

5、89岁老党员刘勤12年如一日义务清街护路。刘勤,木厂口镇刘新庄村人,今年89岁,1947年参军,1948年入党。12年来,他坚持做清街护路的志愿者,为新农村建设增添了一道美丽的“夕阳红”。2000年,刘勤看到大街上散落的柴草、垃圾,主动拿起扫帚清扫大街、看护道路、整理花草。2003年,刘新庄村在生态村创建中实现了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街道亮化。老刘看到村里路硬了、街院干净了、村庄变绿了,干得更起劲了,还带动村里另一位老人刘文东也和他一起干了起来,两位老人早上四五点开始清扫,有时八九点也吃不上饭,白天随时清理,夕阳西下的时候,他们仍在大街上忙个不停,日复一日,乐此不疲,十年不辍。村党支部书记找到他们说,村里再穷也不能苦了老人,没多有少给点补助。可两位老人却说:“党和政府花这么多钱搞新农村建设,村干部没日没夜地干,我们干这点儿活算什么?要提钱,就找别人吧!”如今,在两位老人的带动下,村民们也自觉参与进来,讲究卫生、关爱健康、美化环境已成为刘新庄村人的自觉行动。(木厂口镇宣传办供稿)

6、宋雄飞6万元新校服为千名小学生圆梦。9月20日,阎家店乡提铃寨村青年农民宋雄飞来到阎家店乡完全小学,为新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送去了崭新合体的校服,实现了学生们渴望穿校服的梦想。自2006年以来,宋雄飞在自己创业致富的同时不忘家乡父老,不忘回报社会,6年里他累计捐款近20万元扶贫济困,拿出30多万元支持村民创业,自掏腰包10余万元关注慰问本乡困难老党员。今年“六一”儿童节,宋雄飞就给孩子们捐赠了价值5万元的校服,新学期开始后,他看到新入学的孩子们没有校服,又找到服装厂做了100余套校服送给一年级的孩子们。他表示今后会继续支持教育事业,送给孩子们更多、更好的礼物!(阎家店乡宣传办供稿)

7、沙河驿镇民营企业家“八一”前夕慰问部队官兵。7月31日晚,沙河驿镇民营企业家代表李小鹏对驻扎在沙河特大桥的河北省武警总队一支队三中队的67名官兵进行慰问。李小鹏代表沙河驿镇民营企业家为部队官兵送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歌舞晚会和一头重达200多斤的猪,并向他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自1992年以来,每逢“八一”,李小鹏都会亲自为部队官兵们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沙河驿镇宣传办供稿)

8、野鸡坨供电所全力服务驻迁部队受好评。7月28日,驻迁安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连长杨功名、指导员杨宇代表全连官兵,将一面写有“军民鱼水一家亲,共创美好新生活”的感谢锦旗送到野鸡坨供电所。这支部队是国防光缆通讯部队,对电压要求比较高。6月下旬,该部队的一台监控设备突然出现低电压反应,总部要求其迅速解决低电压问题。野鸡坨供电所所长安源闻讯后,立即带领有关人员赶到现场。经仔细分析查找,原来是其零线接触点老化所致,仅用半个小时就彻底解决了困扰他们十多天的低电压难题。随后,根据该部队的用电实际,进一步优化了三相负荷分配。自2007年野鸡坨供电所成立以来,不论白天夜晚、刮风下雨,对辖区内驻迁部队的用电需求,始终坚持“普事特办,只要一个电话,剩下的由我办理”的原则,先后50多次义务为部队排忧解难,建立了每季定期上门对部队自管的线路设备进行检查的制度。在拥军活动中,每逢春节、“八一”和中秋节,都带着由全所员工捐款购买的慰问品,深入军营走访慰问,几年来该所累计捐款2.3万元。(市电力公司供稿)

9、迁擂收费站职工伸援手救助过路受伤群众。9月1日晚9点多,大崔庄镇下金山院村村民张延庆骑摩托车在迁擂路由北向南行驶,当行驶到迁擂收费站南大约700米时,摩托车突然发生侧翻,张延庆被重重地摔在了地上,导致右肩和左手腕骨折,摩托车破损。稍稍缓过神来的张延庆费力地支撑起身体,他拖着受伤的手臂向收费站走去。这时,迁擂收费站监控室里的值班人员发现了他,副站长李向永迅速跑了出去,此时的张延庆已经晕倒在了收费站口。李向永立刻拨打了“120”,由于联系不上他的家人,他便带着张延庆去了医院,并垫付了医药费。李向永陪着张延庆做完身体各项检查时,他的家人也赶到了医院,李向永却悄悄地走出了医院,回到了迁擂收费站的值班岗位,当时已是深夜12:00。9月7日上午,张延庆在家人的陪伴下,将一面写有“德行天下助人乐,道通人和传美名”的锦旗送到了迁擂收费站李向永的手中,并对他的救助表示衷心感谢。(市交通运输局供稿)

10、志愿者为16位百岁寿星拍照送祝福。9月26日一大早,大崔庄镇肖家庄村百岁寿星张氏家里迎来了一群热情的客人。“老奶奶,我们又来看望你了!”志愿者万代红一进门便亲切地呼唤着老人。这次,他们专程为老人们送来了节日的祝福:除了一张制作精美的18寸老人生活照片外,还带来了根据老人属相制作的“长寿蛋糕”和各种营养品。活动的最初设想出于共同的爱好。摄影爱好者万代红在网上结识了本地同样痴迷摄影的“大兵”、“奇了卡”,重阳节前夕,万代红发出了寻找迁安百岁寿星,为百岁寿星送祝福的提议,三人一拍即合。他们先到市民政局搜集了迁安年满100岁老人的信息,又根据各方面信息补充,最后把目标锁定在16位百岁老人的身上。他们用了近2个月时间,逐户深入到16位老寿星家中走访,与老人及其家人聊家常,了解情况,用相机捕捉了老人生活中许多精彩片断,最后甄选出最好的作品,免费为每位老寿星制作了一幅精美的水晶照片。照片做好后,他们又购置了近万元的慰问品,来到16位老寿星家中,送去了节日的问候和祝福,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和称赞。(市文明办整理)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评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