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同港铁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迁安合利精选厂厂长宋雄飞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1-12-31 07:26:03
阅读:2341人物名片
宋雄飞,男,1972年生,阎家店乡提铃寨村人,现任同港铁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迁安合利精选厂厂长。他凭着勤奋好学、顽强拼搏的精神,1996年创建阎家店乡第一个拥有百头规模的养猪场;1999年开始承建铁路附属工程,2008年他注册资金500万元、创办了同港铁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创办了本村第一个精选厂——合利精选厂。
他所创办的同港铁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解决了当地30多位农民的长期就业问题,临时招用民工平均每年300人左右,合利精选厂解决了40多位农民的就业问题,为当地农民工就业作出了突出贡献。2010年宋雄飞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生产(工作)者,2011年被阎家店乡中心学校聘为校外辅导员。
伴随着动感的音乐,在响亮的口号指挥下,阎家店乡中心完小的操场上,孩子们正认真地做着广播体操,动作协调有力,脸上的笑容比花儿还要灿烂,身上漂亮、整齐的校服在阳光下格外耀眼。不知道的一定会以为这些是城里的孩子,但阎家店乡的父老乡亲都知道,是宋雄飞让孩子们身上有了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校服,让菁菁校园无处不张扬出春潮与活力。他为村里无偿修路,关心支持教育事业,为地震灾区捐款、捐物,周边的乡亲有个大事小情,他总是不请自到,帮着出谋划策、出钱出力。提到他,全乡的父老乡亲没有不竖起大拇指的,总是交口称赞:“有能耐、仁义,那可是个大好人呐。”乡亲们朴实的话语,刻画出他们眼中的宋雄飞,一个诚信经营、热心助人,致富不忘乡里、真心回报社会的企业家形象。
白手起家
初见宋雄飞,是在他设施简单的办公室里,一头乌黑的头发,魁实的身材,朴素的穿着,看上去十分淳朴而稳重,言谈话语简练、诚恳而热情,显得十分睿智与干练。谈起白手起家的创业历程,他说的十分平淡:“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只要有决心、有闯劲儿,踏踏实实,坚持不懈,诚信经营,就一定会趟出一条路来。”正是凭着这种勤奋好学、顽强拼搏的精神,宋雄飞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打拼出了自己事业的一片天地。
1990年,高中毕业的宋雄飞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刚刚步入社会的他,没有资金,没有经验,却满怀着创业的激情与梦想、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宋雄飞一边打工积累创业资金,一边勤奋学习、搜集增收致富信息,探索增收致富的门路。他先后尝试过摩托车修理、加油站、矿山配件等行业的经营,但由于当地经济、区位条件等因素制约,效益并不理想。
暂时的困难并没有羁绊住宋雄飞创业的脚步。功夫不负有心人,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乡里鼓励村民发展养殖业增收致富,新闻媒体报道的养殖致富的成功事例让宋雄飞很受触动。通过对当地实际情况的认真分析,他判断养猪业前景十分看好,是实现增收致富的好门路。说干就干,1996年,宋雄飞拿出了自己的全部积蓄,并多方筹集资金,几乎借遍了所有的亲戚朋友,投资十多万元,建起了阎家店乡第一个拥有百头规模的养猪场。开始不懂技术,他一边向乡畜牧站技术人员请教,一边买来大量书籍认真学习,在实践中摸索,很快就成了养猪的行家里手。由于他刻苦钻研、精心管理,养猪场当年就收回了建设成本。目前,该养猪场年收益达50余万元,宋雄飞尝到了创业的甜头,也收获了他创业的第一桶金。
养猪事业的成功助推了宋雄飞事业发展的脚步,一个偶然的机遇,又为他开辟了事业新的发展之路。1999年大秦铁路领导在检查防洪时遇上暴雨,热情好客的宋雄飞主动把铁路人员领到自己家中歇息。凭着农民的善良、质朴,宋雄飞赢得了铁路领导的感动和信任,当年他承建了村子附近的一个铁路防洪预抢护坡工程。敏锐的他意识到,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宋雄飞倾注全力,科学组织、认真管理,高质量按时完成了工程,得到了铁路方的高度赞誉。从此,宋雄飞的事业和铁路结下了不解之缘。随着铁路的快速发展和运力的增加,凭着自己的诚信,2004年以来,宋雄飞多次参加铁路抢修、抢险,每年按质按期完成上千万元的铁路附属工程。2010年5月的一天,凌晨1点30分,宋雄飞接到铁路方的一个电话,列车在迁西站出了事故,希望马上带人前去救援,但明确表示这不是利益事情,就是帮忙。宋雄飞二话没说,马上召集200多人租了7辆汽车,于凌晨3点40分到达现场,参与了两天的抢修,高质量完成了任务,铁路方面对他十分感谢。
由于宋雄飞的敬业精神和对工程的负责态度,在铁路附属工程市场,宋雄飞的路越走越宽。2008年,他注册资金500万元,创办了同港铁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业务扩展到曹妃甸、京唐港、秦皇岛和廊坊等地,年实现产值1000万元,利税60万元。就这样,宋雄飞凭着他的苦干、诚信和敏锐的目光,使企业从小到大,一步步走向成熟,不断发展壮大。
助民增收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提铃寨村是一个小山村,老百姓仅靠种地很难维持生活,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大多会选择外出打工。为乡亲们解决就业问题、增加村民收入,带领乡亲们共同增收致富一直是宋雄飞的一个心愿。
创业成功后的宋雄飞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招收村里的青壮年剩余劳动力,为他们增收搭建了平台。早在1996年创建养猪场时,宋雄飞就招收了15位村民。养猪的成功在全村及附近邻村产生了带动效应,在他的带动下,很多村民开始从事养猪业,仅提铃寨村就有30多户。为使村民们通过养猪真正走上增收路,宋雄飞对他们有求必应,从建猪舍、买猪仔到育肥管理,从技术到资金,全程提供帮助和服务。到目前,村里年出栏生猪3万头,村民增收近千万元。随着事业的发展,承建的铁路附属工程越来越多,宋雄飞又为30位村民提供了长期的工作岗位,每年还从本村和邻村招收临时工300多人,为乡亲们带去200多万元的劳务收入,从没有拖欠过工资。为实现村民就近就业,使更多的村民尽快富起来,2006年,宋雄飞打破惟资源论、惟条件论,回村里创办了本村第一个企业———合利精选厂,结束了本村没有企业的历史,安排村民就业40人,同时也带动了本村的运输业发展。目前,企业年产值达5000万元,年实现利税160万元。
扶持村民创业,带动村民增收。宋雄飞知道,仅靠自己一人之力想要解决村民的就业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他大力扶持村民们创业就业,并为那些无资金、无经验的村民无偿提供创业资金和创业经验,解决了许多村民的就业难题。自2005年以来,他累计支持村民创业资金已达到30多万元。
回报社会
不患位之不尊,只患德之不崇。在宋雄飞看来,做企业就要饮水思源,财富取之于社会,就要用之于社会。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致富不忘党恩,回报父老乡亲。宋雄飞富了,但他没有忘记多年来村民的支持,更没有忘记党的好政策。自2005年开始,他连续7年带着米、面、花生油等慰问品和慰问金看望乡里贫困老党员,累计自掏腰包10余万元。村里的大事小情村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宋雄飞,宋雄飞从没有犹豫,总是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提铃寨村宋小海在2008年突发脑出血,宋雄飞第一个走到捐款箱前捐出了1000元钱;宋年生从小就患上障碍性贫血,他两次捐出了1500元钱……几年来,他在乡间邻里扶贫济困累计捐出了将近20000元。今年春季的一天,本村青年宋海峰从九江焦化下夜班回家,由于有雾,撞在了停在路边修理的大货车后面,导致脑颅骨断裂。凌晨时候,宋雄飞听到消息后马上赶到医院和院方取得联系,由于手术及时,宋海峰的命保住了,但随着天气的变化有了术后感染,宋雄飞又与唐山、北京等大医院联系进行检查治疗,才使得病情基本稳定。在给宋海峰治疗期间,宋雄飞安排车辆接送,垫付治疗费用达13万元,并为宋海峰的父亲在自己的企业里安排了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了宋海峰家的负担,得到了乡亲们的盛赞。
“让孩子们快乐成长,学好本领,将来报效家乡。”宋雄飞一直关注教育事业。在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夕,他看到了阎家店乡中心完小校园整洁、教学楼明亮,但学生没有统一的校服,穿着显得很凌乱。经过和校方沟通,他投资5万多元,亲自和有资质的校服制作厂家联系。5月30日,宋雄飞亲自把1000套校服无偿捐赠给了阎家店乡中心完小,结束了该校没有校服的历史,圆了千余名小学生穿校服的梦想。“‘六一’儿童节,我们穿上宋叔叔赠给我们的新校服,心里高兴极了,以后我们一定努力学习、积极向上,将来要像宋叔叔一样报效国家,回报社会。”阎家店乡中心完小六年级学生全文慧喜悦之情溢于言表。9月1日新生入学后,宋雄飞为使自己的爱心延续下去,他又主动找到阎家店乡中心完小,拿出1万多元为新入学的新生发放了校服。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宋雄飞虽然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但在建设文明生态村和支持汶川地震灾区建设过程中他都主动捐款、捐物,在社会上留下了良好的口碑。“创业离不开党的好政策,离不开父老乡亲的支持,自己有责任有义务回报党和政府,回报为家乡作出贡献的老党员,回报社会上那些需要关心的人,这也是我今后的责任和义务。”宋雄飞动情地说。掷地有声的话语,折射出宋雄飞仁爱大义、奉献社会的高尚情操。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相关推荐
重磅!迁安这条公路将进行大修~
毒液堪比硫酸!迁安市民家中发现它?
广告推送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