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迁安信息港
移动端

信息港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H5

WAP端

信息港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H5

WAP端

首页 > 资讯 > 正文

教育感化寒冰 人性点燃希望———迁安市拘留所创新改革发展纪实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1-12-31 07:25:21

阅读:2315

核心提示

迁安信息港消息:市拘留所是承担着执行公安机关裁决的行政拘留和法院裁定的司法拘留人员的行政羁押监管场所, 2007年6月正式投入使用,占地面积3000余平方米。按照公安部要求,三区(办公区、拘留区、劳动区)设置分明,设置拘室12间,并配置值班室、监控室、医疗室、询问室、管教室、图书室、电教室、家属接待室、文体活动室、备勤室等功能用房。该所以安全工作为核心,以队伍建设为抓手,以管理教育为重点,以创建和谐监管为目标,大力推行管理教育新模式,落实人性化管理措施。连续3次被省公安厅评为教育转化工作先进单位,被唐山市公安局评为监管工作先进单位,连续2年被市公安局评为公安工作先进单位和优胜单位,并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10年11月被公安部评为全国贯彻落实《拘留所管理教育新模式》先进单位,并被公安部评为国家一级拘留所。


强力投入  合力攻坚

“因为无证驾驶被拘留让我觉得人生很灰暗,因为在我印象里拘留所肯定是个又脏又乱的地方,但是在我万念俱灰的被带到这个地方后,我看到的不是一个‘垃圾场’,而是整齐有序的。通过这么多天的教育,我养成了很好的习惯,学到了很好的法律知识,我决定出去以后再也不无证驾驶了。”被拘人员李某对记者诚恳地说。

这是我市拘留所以安全工作为核心,以队伍建设为抓手,以管理教育为重点的工作方式和方法成功教育感化一位无证驾驶司机的成功案例。市拘留所认真抓好民警队伍的规范化,打牢安全工作基础。一是围绕拘留所工作的性质、任务和工作特点,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结合工作实际,建立了30多种制度和规定,使民警队伍的管理有了依据。二是狠抓落实,使民警养成自觉遵守制度和规定的良好习惯。定期对民警进行全方位的考核量化,年终总评考核结果作为评优、立功受奖的重要依据。三是从优待警。为保证民警队伍以充沛的精力,旺盛的斗志,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在坚持“从严治警”的同时,党支部时刻把民警的冷暖放在心上。通过工作的开展,全所民警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各项工作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崭新气象。

认真抓好被拘留人员一日生活制度的规范化。一是强化行为养成。对被拘留人员一天中的活动进行合理科学的安排,使其养成行为举止规范、令行禁止的作风,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集体主义精神,转变懒散作风,使拘留所成为传播文明风尚的阵地。二是抓好法律知识的学习和思想道德教育,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被拘留人员,施行“分类施教、因人施教”的方法。在教育方法上采取集中上课、个别谈话、聘请律师讲课、邀请专家授课相结合的形式,并辅助以看电视新闻、读报、亲属帮教、组织召开演讲会等方法进行教育。三是开展好队列、体能训练,每天安排一至二个小时对被拘留人员进行队列和体能训练,使其养成服从命令、整齐划一的良好习惯。四是坚持奖惩结合的管理方法。摆正关与管、罚与教的关系,摒弃粗暴的粗放式管理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管教方法,在管理教育的效果上费心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人性化的管理方法去关心、帮助被拘留人员,从心理上消除被拘留人员对立的思想情绪,取得管理上的配合和主动。同时,对于那些故意违反所规屡教不改、对抗管理、预谋逃跑自杀的按照规定依法予以惩治。

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充分发挥了拘留所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职能作用,服务了我市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大局,努力把拘留所建设成为保障安全、传播文明、教育矫治违法的阵地和特殊学校。


拓宽渠道   创新运作

“你们看看这些交通事故,都是因为无证驾驶、酒后驾驶、不遵守交通规则引发的……”记者看到市拘留所正在为刚刚被拘留的交通违法人员上安全教育课。

拘留所所长常福元指着一块块展板语重心长地说:“这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活生生的例子,毁了多少家庭啊!”看着一幅幅惨不忍睹的交通事故画面,听着对事故原因的介绍,被拘人员面色凝重。

随后播出的教育片《母亲的眼泪》,以交通事故给家庭带来的伤痛为主题,其中交通事故遇难者家人撕心裂肺的哭声、痛不欲生的表情再次震撼了每名被拘人员。“看了这些画面,我才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想想真是后怕……”刚刚因醉酒驾驶被拘留的司机马某说,刚刚被拘的时候,他还没有意识到酒后驾驶的危害性,甚至感觉交警有些“多事”,“给我的触动太大了,以后我再也不会酒后开车了!”

据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样的教育课是每周都会上的。这是因为市拘留所采取管理教育工作新模式,即处罚与教育相结合,以教育矫治违法观念为根本目的,将惩教并举、教育为先促进和谐发挥到极致。提升矫治效能,不断探索,形成了一整套长效持久的工作做法:一是以惩警示。为发挥拘留所行政强制的震慑作用,在确保被拘留人员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充分依据法律法规,区分不同情况严格实行普通管理和严格管理,严格执行惩罚措施和期限,直至被拘留人员自由受到制约、心灵受到震撼。二是以教感化。为催发教育启迪作用,充分整合教育资源,积极拓宽教育渠道,创新推出了个别教育与集体大课教育相结合、法制教育与道德时事政策教育相结合、所内教育与所外帮教相结合的“三个结合”教育转化新模式,配合公安部制作的拘留人员教育系列片或其他教育影像资料,反复播放和教学,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活跃了教学氛围,更大大提高了教育感化效能。三是以情促改。以情才能感人、交心才能治人。严格落实对每名被拘人员入所谈话、期间谈话、个别谈话、出所谈话等“四谈”制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情用心实施感化。同时充分利用家属会见等时机,视情安排部分被拘留人员的家属走进课堂,进行现场亲情倾述。每季度开展一次拘留人员家属座谈会,以亲情帮教等形式,抚慰被拘人员心灵,督促其认真诚恳改造,收到了很好的教育启迪作用。

正是这样的改革和创新,我市拘留所在2010年11月被公安部评为全国贯彻落实《拘留所管理教育新模式》先进单位,并被公安部评为国家一级拘留所(河北省获此殊荣的拘留所只有3家,我市拘留所是唯一一家县级拘留所)。 


围绕核心   强化宣传

2009年,法院执行迁西县李某的判决案时,我市拘留所在与之谈话中了解到由于两地法院判决时效问题,执行有偏颇,遂与法院联系沟通,使此案得以妥善解决。为此,李秀春一家春节刚过,便制作了一幅“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警察”的锦旗送到了拘留所,表达了一家人对拘留所细致工作的感激之情。

以教育矫治违法人员是拘留所管理教育的核心,旨在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与办案单位协作、化解矛盾纠纷。一是坚持以廉政树形象。先后开展了素质和形象系列警示教育;严格制定了被拘留人员财物代收代管和返还物品等项制度;适时开展了打击“牢头狱霸”专项查处、绿化美化监所环境和跟进帮教有思想包袱或生活困难的被拘留人员活动。二是以“阳光执法”树形象。坚持每月召开一次被拘人员家属座谈会,每季开展一次拘留所开放日活动,扩大社会宣传、征询社会建议、接受社会监督。2010年6月,首次实现了对社会的开放,邀请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执法监督员及部分被拘人员家属进行了全方位的观摩和座谈,这项工作的开展不仅解除了家属对监管场所的误解,而且通过家属的宣传,使社会对监管工作有了更新的认识。三是以“出所人”宣传树形象。充分运用“出所人”这一社会“代言人”的特殊身份,坚持做到入所时写一封家属信、出所时带好一张明白卡、回访时帮助解决个人难题,不间断与其家庭成员取得联系,延伸教育宣传触角,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宣传效应。2010年4月份一名张姓被拘人员因无证驾驶肇事入所,因责任赔偿和家庭矛盾,其妻打算离他而去,对管教抵触极大,经管教民警多次谈心感化、反复与其家庭接洽相关事宜,最终使其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在民警例行回访时,他紧握民警的手不禁潸然泪下,动情地说:“拘留所我没白去,是你们给了我痛改的力量,让我知道了守法重要,现在我的妻子也回来了,我一定听你们的话,知法守法,过好日子!”在场的一家人也无不为之感动。

谈到上任四年的工作体会,所长常福元不无感慨:“自2002年以来,所里共收拘教育各类人员5145人,重新违法率低于10%。我所的硬件建设不断提升;管理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建设了高素质的监管民警队伍;管理教育渠道不断拓宽,构建以人为本的管理教育模式;落实人性化管理教育措施,实现了和谐监管。”

“我们将继续推进管理教育新模式,加大对社会开放力度,深化人性化管理措施,为迁安的经济和谐稳定发展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贡献自己的力量!” 谈到未来的工作,常所长更是信心百倍。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评论

更多评论

热门资讯

广告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