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芬芳花满园———记迁安一中高三应届九、十班教学组合教师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1-12-31 07:25:06
阅读:3377迁安信息港消息
核心提示
2011年,迁安一中高考成绩又传佳音,再创历史新高,再次实现本二升学“破千”的目标,达到了1037人,圆满完成了确保千人大关的任务。尤其是高三应届生,本二批以上上线人数达572人,升学率51.06%,超出2010年上线数63人,为迁安高考本二批以上升学人数位居唐山第一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近日,记者走进了迁安一中,采访、感受了该校高三应届九、十班教学组合教师,深入探究了他们的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平凡而又突出的教育教学理念、经验及做法,以飨读者。
六月的迁安一中,草木葱绿,鲜花竞放。记者漫步在校园中,一排金黄色的2011年高考光荣榜整齐地摆放在校门口里侧广场的前方,让人感到无比振奋和欣悦;一条宽广平坦的水泥甬路呈弧形从东西两侧伸向校园的深处,两旁的草木郁郁葱葱,充满生机;楼前的月季花争奇斗妍,浓浓的花香沁人心脾。这不禁让人深深体会到迁安一中“园丁”们悉心培育栋梁、倾心助学成才的强劲势头和良好的环境氛围 。“今年的高考,我们打了一个漂亮仗,尤其是应届生考出了水平、考出了成绩,高三36个班就像36朵花,朵朵开放、朵朵鲜艳。这完全得益于我们有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教育教学队伍,特别是应届生九、十班的教学组合非常优秀,高三(9)班本二上线26人,高三(10)班本二上线33人,两班超高考指标15人。切实为迁安一中成功跨越,豪迈挺进‘一年形成新气象、做好迁安高中教育旗帜’的年度目标作出了贡献。”谈起2011年高考,校长周育合喜形于色。
高三应届九、十班教学组合,由 6名老中青教师组成,年长博学、年少有为,互敬互爱、亲如兄妹,一年来真正用心、用情在三尺讲台上谱写了一曲精诚团结、无私奉献的赞歌,成为了迁安一中全体教师的一个缩影、一面旗帜。
领导带头 教学相长
“这次高考,我们非重点班,却考出了比重点班还优秀的成绩,完全得益于学校的英明领导,尤其是校领导深入教学的率先垂范,更得益于我们任课教师的精诚团结、密切配合。”高三(10)班班主任全立元十分认真地说。的确,校风正,则教风浓;教风正,则学风浓。“我们严格落实校领导入班听课讲评制度,校长周育合身先士卒,每天听高三的课不少于2节,并要求中层以上领导每月深入班级听课不少于6节。而且,每次领导例会时,校长都亲自逐一详细了解领导所包管年级学生的成绩、名次等情况。”主抓教学的副校长梁义敏坦言。事实的确如此。2010年,全少飞由原来理科复课班转到现在文科应届数学教学,在教学内容和速度上很难把握,这时梁义敏、张彦青、窦贵臣及时帮助其分析学生情况、转变教学方法。“校长周育合亲自入班听课,并给我作了精辟、宝贵的课堂指导,让我受益匪浅。”全少飞感慨万千。谈起这些,李中玉深情地说:“我非常敬佩各位领导,因为他们身先士卒,关心教师,关心学生,有的领导的孩子也上高三,他们却牺牲陪自己孩子的时间,和老师、学生摸爬滚打在一起,让我们特受感动。我们只有尽全力去做好自己的工作,否则,愧对领导。”一席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全校教师的心声。
强化学习 提高素质
善学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教师如果不学习,教育、教学活动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这是九、十班组合教师的共识。老师们以自学的方式,自觉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新课标,了解教改信息,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大胆进行教学改革,互相听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努力做到由“教书型”向“专家学者型”教师转变。为了追求最佳的教学效果,他们讲究教学技巧,注重实效,集体备课,互帮互学。“我们基本上每天都学习、每天都讨论,教研学习气氛很浓厚。”谈起这些教师们一本正经地说,我们坚持用人格魅力和教学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做到课上讲透讲明,科学教学;课余研究高考动向,有的放矢,不做无头苍蝇。
立足本职 无私奉献
三年如一日,三年磨一剑。九、十班组合老师深知,只有做好常规工作,才能立足岗位。于是,他们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月考等每一项工作都认真对待、倾心准备,一直没有懈怠过。工作中,他们务实奉献、拼搏进取,舍小家、顾大家,日常家中带孩子、陪老人等生活责任几乎都落到了妻子(丈夫)的肩上。谈起这些气氛明显凝重,老师们感慨万分。因为,每一名教师都有一段令人欣慰而又心酸的经历,欣慰的是,在学校、学生面前,他们都尽职尽责了;心酸的是,在家里亲人面前,他们有的只是太多太多的失职。年幼的孩子经常对他们说:“妈妈(爸爸)陪陪我吧,给我讲讲故事吧……”自己的孩子要高考了,无暇顾及,无时辅导……这时,面对孩子,他们只有自责;面对父母,他们又只有愧疚;而面对学生,他们却敢骄傲地说:“我们对得起一批又一批学生,一批又一批别人的孩子。这是我们最大的欣慰,也是我们工作的动力与追求。”全少飞患有类瘤性甲状腺结节及颈部淋巴炎症,全立元的母亲因腰椎骨折住院,邓立平的爱人经常出差、孩子又小,刘义文儿子出生不久,廉会芝公爹患脑梗塞住进了医院……生活中的件件琐事、桩桩实事儿都现实地摆在了老师们的面前,然而他们在身体极度不适、家中亲人极需照顾的情况下,没有耽误一节课,并且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
老师们的种种行为无不体现了迁安一中教师的奉献精神,也正是老师们奉献出的点点滴滴才铸就了他们的成功之路、续写了迁安一中新的辉煌。
团结协作 爱生敬业
以团队的总体目标为目标,不凸显自己,不抢占时间,始终坚持合作才能共赢。这是九、十班教学组合教师的共识,也是迁安一中教师的共鸣。
“我们深知,一个班集体要取得好成绩,离不开各位教师的密切配合,尤其是高考,单靠哪一科是绝对不行的。”教师们坦诚地说。“这说起来容易,要真正做到,是对所有任课教师素质、能力、情怀等多方面的考量,需要的是所有任课教师的宽容与默契。”年级主任张彦青郑重地说道。为此,他们上半年主攻语、数、英三科,史、地、政就尽量少留作业,给三大学科留出足够的时间,下半年侧重史地政,真正做到了打整体仗,不为个人私利去抢、去占、去争,积极配合,突出重点。工作中,作业批改认真负责,全批全改,必要时,面批面改;入班辅导,守时守点儿,切实和学生融合在一起;所有教师经常在一起研究一个学生,帮助学生整体提高成绩,而不是打个人的小算盘。同学因病住院,老师把习题和答案给她留着,让同学带给她……老师把每个学生都当自己的孩子对待,学生也都把教师当亲人敬仰。
民主治班 全面发展
“感触最深的是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民主治班,确保学生全面发展。”谈起班级管理班主任全立元、刘义文若有所思地说。在班级管理中,他们对学生多鼓励、勤沟通,从来都是宽容理解学生。每次大型考试之后,都淡化成绩意识,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面对差生,从没有放弃,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为他们补习,给他们做思想工作……和孩子们交谈时,讲究技巧,坦诚相待,或是循循善诱,或是引经据典,或是和风细雨,或是据理力争……不断的面对面或是笔下的交流使师生相处甚欢。同时,注重与任课教师之间的配合,做到大考大沟通、小考小沟通,全面掌握两个班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态,一直都是和任课教师共同确定推进名单,保证每个学生的所有学科均衡发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营造了九、十班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学风,两班在日常的大型考试中都名列前茅,高考更是创造佳绩,高三(9)班本二上线26人,高三(10)班本二上线33人。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我们坚信,迁安一中有勤奋务实的校领导,有科学高效的教学制度,有团结奉献的教师队伍,有积极上进的学生,必将创造一个又一个新的更大的辉煌。
九、十班包管校领导及教师情况简介
梁义敏,男,46岁,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主抓教学副校长。
张彦青,男,46岁,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高三年级主任。
窦贵臣,男,46岁,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高三年级一部主任。
殷建久,男,44岁,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高三年级二部主任。
全立元,男,41岁,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任历史教学,高三(10)班班主任。
刘义文,男,34岁,大学本科学历, 中学一级教师,任地理教学,高三(9)班班主任。
全少飞,女,33岁,大学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任数学教学。
李中玉,女,34岁,大学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任语文教学。
廉会芝,女,46岁,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任政治教学、备课组组长。
邓立平,女,37岁,大学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任英语教学。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更多评论